啟發自學生時期接觸的美國雜誌《紐約客》,故事背景設定於20世紀法國的“虛構小鎮”。偏執狂導演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新作《法蘭西特派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上線!以招牌的置中場景、調色美學結合手繪插畫和“法國新浪潮”電影美學,巧妙串聯四段報社員工與報導內容的趣聞軼事。但哪裡才能符合鬼才導演心中的城市形象?追求真實感的魏斯安德森,排除萬難也要帶劇組到法國西部古城安古蘭進行拍攝,只為了讓影迷能感受完美的視覺饗宴。網羅全球魏式美學奇幻場景的「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AWA)網站,這次更與《法蘭西特派週報》合作,準備帶大家一探究竟!
化腐朽為神奇的記者魅力,孕育出《法蘭西特派週報》
魏斯安德森從小就是《紐約客》雜誌的忠實讀者,甚至收集了大量的《紐約客》雜誌,因此《法蘭西特派週報》又被稱作是「獻給記者的一封情書」。魏斯在電影中虛構了一個不存在的法國都會區,命名為 Ennui-sur-Blasé。Ennui 為無聊、乏味之意,Blasé 則為冷漠,二字組合成一種「無聊厭煩」。作為城市之名,除了暗示了這時空的乏善可陳,更凸顯了記者、作家在此世道背景下,爭取寫書自由的過程、寫出精彩絕倫報導的神奇能力。電影中大量的「魏氏」風格符碼、逼近雜誌的 2D 閱覽效果,讓電影成為一場協調的視覺饗宴。
充滿文化的法國古都擄獲魏斯安德森的心
根據幕後團隊所說,劇本中前30頁的每一個句子皆為不同場景。劇組走遍法國各地城鎮,最終選定法國西部小城鎮「安古蘭」(Angoulême)。有著悠久歷史的安古蘭,同時也被稱作“Ville de l'Image”(漫畫之都、圖像之城),製作了法國一半的動畫作品,自 1974 年以來,國際漫畫節在這裡舉辦,每年吸引 200,000 名遊客。完美展現過去與現代文化間碰撞出的創新火花。 除了取景,幕後團隊更將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典城市化身為一座片廠,甚至邀請當地多達1000位市民擔任臨演、聯手創作電影中的動畫片段。
網羅全球魏式美學奇幻場景的「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AWA)網站,這次更與《法蘭西特派週報》合作,以城市攝影帶大家漫步在安古蘭的街道上。
有著悠久歷史的安古蘭,完美展現過去與現代文化間碰撞出的創新火花(圖/取自網路)
分享本圖安古蘭市政廳——抵禦維京人的要塞
Angoulême Town Hall (圖/取自AWA)
分享本圖於9世紀所建造,法國歷任伯爵和公爵都以此為家,安古蘭城堡起初是為抵禦維京人入侵的堡壘。17 世紀後,總督們取代公爵住進城堡。直到1840 年,城堡出售給安古蘭作為市政廳,並對建築進行現代化改造。最終留下12世紀呂西尼昂王朝的建築和法蘭西帝國-瓦盧瓦王朝的塔樓。這座風格多樣的華麗歷史建築擁有宏偉的樓梯和配備齊全的宴會廳,吸引安德森可說是不足為奇。
安古蘭影像高中——藝術思維的發跡地,如中古世紀教堂的設計殿堂
Lycée de l’Image et du Son d’Angoulême(圖/取自AWA)
分享本圖外牆上裝飾著方尖碑、希臘羅馬柱、棕櫚樹和日本橋,這棟如漫畫書中會出現的鮮豔建築,實際上是安古蘭影像高中((Lycée de l’Image et du Son d’Angoulême,LISA)。這所學校將自己比作一座中世紀的大教堂,他們認為學生可以透過接觸這樣的象徵性建築,以激發、豐富藝術思維,同時成為安古蘭的代表性景點。 LISA 有一個地區電視台和 250 個座位的劇院,供學生在圖像、聲音、編輯、平面設計、後期製作。
安古蘭造紙廠——抵擋時代推移的工藝古蹟
Moulin du Verger造紙廠被列為安古蘭古蹟(圖/取自AWA)
分享本圖早期的印刷革命期間,對紙張的需求激增,安古蘭周圍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水的純度,讓該地區成為了一個工業中心,在生產高峰期曾有多達 66 家工廠。但由於 19 世紀的工業革命,造紙過程變得機械化,許多舊工廠被迫關閉或轉向捲菸紙等特種紙產品。直到對手工紙的需求復甦,安古蘭造紙廠(Moulin du Verger)才回到它的根源,重新生產高品質紙張,並與遊客分享工藝。
這座造紙廠於 1991 年被列為歷史古蹟,是該地區最後的造紙廠之一。造紙的時代可能正在大範圍消退,但造紙大師兼廠長Jacques Bréjoux為了保有安古蘭高品質的傳統,持續使這項技藝保持活力。
安古蘭博物館——收藏西歐最早煉金器物
Musée d’Angoulême(圖/取自AWA)
分享本圖1981 年,在安古蘭附近的一個洞穴中,發現了大約公元前 350 年凱爾特人高階軍事首領的頭盔,但這對於戰鬥來說太珍貴了,據推測,它在數百年被故意破壞並埋葬作為獻給凱爾特諸神的展示祭品。經過精心修復後,現在被稱為 Casque d’Agris,坐落在安古蘭博物館(Musée d’Angoulême),作為西歐最古老的精煉金器物之一。博物館在評估藏品時,不禁提出”是什麼促使我們古老的凱爾特工匠製造出一種不能在戰鬥中佩戴的頭盔?“的疑問
公元前 350 年凱爾特人高階軍事首領的展示用頭盔(圖/取自AWA)
分享本圖安古蘭大教堂——用故事築起的羅馬式建築
Angoulême Cathedral(圖/取自AWA)
分享本圖安古蘭大教堂(Angoulême Cathedral)現在的建築建於 1128年,作為拉丁十字形和羅馬式建築風格的典範,這確實是座有故事的教堂。在法國廣泛信奉基督教前,位在同個地點的第一座教堂,因被當時的克洛維國王視為異教而摧毀。巧合的是,克洛維國王後來也皈依了天主教,因而鞏固了該宗教在法國的地位。在他去世僅僅 50 年後,另一座大教堂又建在了同個地方,持續五個世紀。
如同所有古老世紀建築一般,安古蘭大教堂也進行了擴建。19 世紀後期,教堂在忠於其原始面貌的前提下,由主持了安古蘭城堡的修復建築師Paul Abadie開啟了重大修復工作。大教堂宏偉的建築、雕塑、圓頂和都來自羅馬式風格。內部中殿延伸了整個建築,左右的附加物則位於中殿的兩側,從天上看呈現出一種拉丁十字形結構。
教堂宏偉的建築、雕塑、圓頂和都來自羅馬式風格(圖/取自AWA)
分享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