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回顧》2021的重要國際大事

年度大事回顧(圖/Tumisu @Pixabay)

白俄羅斯向歐盟點燃「難民戰爭」,數千名難民陷入冰天雪地中;中國、俄羅斯近距離挑釁日本,艦隊橫越日本本州、北海道之間⋯⋯這篇我們將來聊聊過去一年的重要國際大事。在 1% Style《明日速寫》系列,我們會以短新聞的模式關注「攸關未來」的重要事件,而國際、商業將是其中的首選。

歡迎訂閱電子報,快速接收《明日速寫》的後續內容。

點此》免費訂閱電子報

在本週《明日速寫》的國際角度,我們將回顧2021年度國際大事: 

 

美國撤軍阿富汗,塔利班重新掌權,拜登表示:「台灣是盟友,和阿富汗不同」

一圖看懂

美國撤軍阿富汗,塔利班重新掌權,拜登表示:「台灣是盟友,和阿富汗不同」(圖/Military_Material @Pixabay)

分享本圖

風傳媒報導: 誰說美國不可靠?拜登親自掛保證:台灣若遭中國入侵,美國會回應! 

美國駐軍阿富汗長達 20 年,但美軍閃電撤離阿富汗,導致原阿富汗政府垮台、塔利班重新掌權。

面對「台灣可能是下一個阿富汗」的說法,拜登清楚表態:對於北約、台灣、日本、韓國等盟友,美國會信守承諾,對任何入侵盟友的行為採取行動。

這是拜登上任以來,對防衛台灣做過最清晰的表態。

針對美國撤軍,《美聯社》進行一項民意調查,重點數據:

  • 62% 民眾認為阿富汗不值得美國一戰。
  • 51% 民眾認為拜登的外交表現不佳。

塔利班政權上台,讓數百萬阿富汗人民逃入鄰國。目前光是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境內難民就超過 460 萬;在聯合國的紀錄中,這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難民人口。

2015 年超過百萬敘利亞難民湧入歐洲,對歐洲帶來極大衝擊,如今法國、德國等歐盟富裕國家正擔心當年情境再次重演,因此已有多個歐洲國家表態,會驅逐尋求庇護的阿富汗難民。

 

白俄羅斯向歐盟點燃「難民戰爭」,數千名難民陷入冰天雪地中

一圖看懂

白俄羅斯向歐盟點燃「難民戰爭」,數千名難民陷入冰天雪地中(圖/A_Matskevich@Pixabay)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報導: What’s Happening on the Belarus-Poland Border?

波蘭和歐盟指控,白俄羅斯刻意把數千民來自伊拉克、敘利亞的難民引入邊界,甚至拆除波蘭用來隔離邊界的鐵絲網,讓大量難民自波蘭流入歐盟、擾亂邊界。

白俄羅斯夾在歐盟和俄羅斯之間,被視為「歐盟最後的獨裁政權」;2020 年白俄羅斯在國內鎮壓了大規模抗議,這讓重視人權的歐盟開始對白俄羅斯進行各種制裁,白俄羅斯和歐盟間的關係大幅惡化。

難民人數眾多,究竟是如何抵達白俄羅斯邊界的?歐盟官員認為白俄羅斯教唆了人口販子,將難民騙至白俄羅斯、前往邊界;白俄羅斯則否認這個說法,表示這些人是持有簽證的旅客,想在歐盟尋求庇護。

在白俄羅斯和波蘭邊境,每晚氣溫都會降到零度以下,對難民而言非常危險;歐盟打破先例,把邊界圍牆納入預算花費中;歐盟也在對航空公司施壓,土耳其航空公司已明確阻止敘利亞人、伊拉克人搭機前往白俄羅斯。

 

中國、俄羅斯近距離挑釁日本,艦隊橫越日本本州、北海道之間

一圖看懂

中國、俄羅斯近距離挑釁日本,艦隊橫越日本本州、北海道之間(圖/俄羅斯國防部推特)

分享本圖

新頭殼報導:日津輕海峽遭中、俄10艦「穿頸而過」 網民怒喊 : 必須修憲 開發核武器 

10 月份中國、俄羅斯做了一次聯合軍演,而在軍演後,中俄海軍共 10 艘軍艦一路穿越日本本州、北海道之間的津輕海峽,進入太平洋。這種近距離挑釁的舉動,讓日本大大不滿。

不過,中國表示,這一切都遵守國際法規定,並沒有進入日本的領海。

這認知上的差異,跟「津輕海峽」的特殊狀況有關。根據日本法律,領海的寬度是 12 海浬,但是津輕海峽等五條水道被制定成「特殊海域」,領海寬度只有 3 海浬,變成各國都可以自由通過的國際水域。

這個特殊的劃分,據傳跟日本和美軍之間的密約有關。日本對國民承諾「不擁有、不製造、不引進核武器」,但同一時期又和美軍協議,要保證擁有核武的美軍艦隊能行動便利,因此有了津輕海峽的特殊設計,讓美軍不必大老遠繞道,就可穿越日本東西側。

如今,中國和俄羅斯就是以此海峽的特殊設計,穿越了本州、北海道之間。日本表示,這是第一次兩國海軍同時穿越津輕海峽。 

 

美國聯準會首次承認:通貨膨脹來了,升息循環被迫提早啟動

一圖看懂

美國聯準會首次承認:通貨膨脹來了,升息循環被迫提早啟動(圖/wiggijo @Pixabay)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投資人請綁好安全帶!聯準會首次承認,通膨怪獸將持續;升息循環被迫提早啟動!

過去一談到通膨,美國聯準會往往會用「這是暫時性的」這說法淡淡帶過;不過 11 月底,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會時,第一次正式承認通膨來了。

鮑威爾的發言一出,立刻引起美股暴跌近 2%,而美聯儲的重心也將從「推動勞動市場復甦」急轉向「防止物價上漲」。

 

美國、歐盟成立新委員會,解決晶片短缺、鞏固技術優勢

一圖看懂

科技產品高度仰賴晶片,歷經2021年晶片大短缺,以及中國大幅投資半導體產業,美國、歐盟成立新委員會,解決晶片短缺、鞏固技術優勢(圖/Apple官網)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報導: Supply-Chain Crunch, Chip Shortage Focus of White House Meeting

美國和歐盟成立了一個新的委員會,最主要的任務:解決缺晶片的問題、鞏固美歐的技術優勢。雖然沒有明說,不過委員會的目的被認為是要抗衡中國,尤其中國以政府力量大力補貼重點產業、創造競爭優勢。

2020 年全球半導體的製造能力,美國、歐盟相加約佔 21%,經歷了疫情的晶片荒後,目前美國和歐盟都計畫要大力增加對半導體的製造及掌控能力。

 

美國在撤軍阿富汗後,開始騰出手對付中國:拉攏了英國、澳洲成立軍事聯盟「AUKUS」

一圖看懂

美國在撤軍阿富汗後,開始騰出手對付中國:拉攏了英國、澳洲成立軍事聯盟「AUKUS」(圖/Caleb Russella @Unsplash)

分享本圖

風傳媒報導:李忠謙專欄:讓中俄跳腳、日韓羨慕,東南亞還在觀望—AUKUS的地緣政治五問

從阿富汗撤離兩週後,美國總統拜登宣布成立了全新軍事聯盟 AUKUS(發音為歐克斯)。這個名字取自澳洲(Australia)、英國(UK)、美國(US)三國的國名。

成立新聯盟的最重要任務,是強化在印太地區抗衡中國的軍事力量。美國的軍事力量分散在世界各地,不過若能長期強化澳洲的軍事力量,就能補足在太平洋地區的空缺。

目前唯一確認的合作細節:美國、英國將提供建造核子潛艇的敏感技術給澳洲,讓澳洲有能力在未來 20 年打造出 8 艘核子潛艇。

 

習近平喊出「共同富裕」後,大公司紛紛花錢消災

一圖看懂

習近平喊出「共同富裕」後,大公司紛紛花錢消災(圖/Mitchell Luo @Unsplash)

分享本圖

風傳媒報導:習近平強調「共同富裕」,阿里巴巴砸錢力挺:將投入1千億人民幣「促進社會公平」

中國從鄧小平時代的經濟思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如今習近平要進行重大修正,成為「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邏輯被大公司們認為意在「殺富濟貧」,第一個做出反應的就是騰訊:就在習近平發表演說的隔日,騰訊就宣布啟動一項「共同富裕」計畫、捐出 500 億人民幣。據報導指出,騰訊這波花錢消災的規模,幾乎是公司去年的利潤。

緊跟在騰訊之後,也有越來越多公司走上相同的路線:撥出預算、以「共同富裕」之名進行社會回饋。這其中包含阿里巴巴捐出 1,000 億人民幣,還有其他公司和個人以數十億元為單位,挪出資金支持「共同富裕」。

 

中國號稱要「塑造下一代中國人」:限制網路遊戲時間,打擊花美男、補習班

一圖看懂

中國號稱要「塑造下一代中國人」:限制網路遊戲時間,打擊花美男、補習班(圖/Florian Olivo @Unsplash)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報導:為何批判「娘炮」、嚴打補習班、連網遊都要管?這是中國的「全面社會改造計劃」,習近平要塑造社會主義接班人

中國頒布了世界首見的網路遊戲禁令:未成年人週一到週四不能玩網路遊戲,週五到週日也只能玩一個小時。

中國的主張是這樣的:兒童正在被一種有毒的文化淹沒,毒害他們的思想,使他們與社會隔絕,並使男孩失去陽剛之氣。

延續著同一個脈絡,或許可以理解中國其他和青少年有關的激烈新方針,包含打擊校外補習,還有將某些類型的男偶像抨擊為「娘炮」審美。

中國官方認為,這是更積極地塑造下一代中國人。

 

新一代太空望遠鏡升空,人類能看見更遠、更古老的宇宙

一圖看懂

新一代太空望遠鏡升空,人類能看見更遠、更古老的宇宙(圖/NASA)

分享本圖

BBC報導: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lifts off on historic mission

價值 100 億美金的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已經成功升空,離開地球執行任務。韋伯太空望遠鏡是哈伯太空望遠鏡的下一代繼承人,由美國、歐洲、加拿大航太機構共同打造,功能比哈伯太空望遠鏡強大 100 倍。

有了韋伯太空望遠鏡,人類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能更深入、更遙遠地觀察宇宙,可以探索宇宙更早期的樣子,還有探測遙遠的行星大氣層,尋找可能適合居住的不同世界。

歡迎訂閱《明日速寫》電子報,以短新聞追蹤攸關未來的重要大事。

點此》免費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照片資料來源:花蓮縣文化局官方資料)

隨「太平洋花蓮溫泉季」裊裊輕煙,走入秋季湯花之戀

當城市的氣溫開始微涼 ; 當樹梢的枝葉浮現紅、黃、橘三種色彩 ; 當花東縱谷間灑落的陽光,褪去猛烈,而變得溫柔可人 ; 當花蓮瑞穗溫泉公園,亮起了一盞盞燈籠...

把遲到視作理所當然的民族 首圖

把遲到視作理所當然的民族:凡事講求慢慢來的義大利人,如何享受「Slow Living」帶來的喜悅

想像著某一個週末午後,滿心期待一整個早上的浪漫飯局總算如期而至,準時甚至提早出現在餐廳門前等候的你,卻乾坐了五分鐘、十分鐘,甚至半小時都不見對方人影,...

資料來源:花蓮觀光資訊網

跨越時空,花蓮原古的島嶼語言,串起太平洋的珍珠項鍊

曾經,海洋是人類通往世界唯一的道路,而島嶼,則是一顆顆被細心安排的珍珠,「南島語系」就如同那根串起太平洋珍珠項鍊的線,用文化和語言,...

圖片來源:花蓮觀光資訊網

花蓮「台灣原住民慢食博覽會」,擁抱大地的美味節奏

慢食,走入大自然的豐盛 壯闊的高聳山陵,碧綠的波光粼粼,這裡有山的堅定沈穩,也有著河水的溫柔綿延 ; 這是大自然豐沛的累積,也是人們自在心靈的土地。...

作為石頭的故鄉,近三十年來,花蓮以不間斷舉辦的石雕藝術季,致力推廣著石雕藝術,試圖從岩石剛冷的切割線條中,尋找柔性的文化能量。(圖片來源: 2023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形象影片)

從石頭剛冷的切線中,尋出的柔性文化能量—— 2023 花蓮石雕藝術季

「風的輕咳和水的吻痕/在立霧溪兩岸的山壁上/塑出最完美的曲線/讓山川河海全都匯聚於花蓮/寫下夢與愛的諾言/讓整個臺灣驚艷」,這是詩人向陽筆下峻嶺深壑的花蓮,...

1_太巴塱_展覽第二區_續存.jpg

以口傳探尋部落起點,花蓮太巴塱文物館首展《TAFALONG 太巴塱》盛大開展,四大展區傳承遠古文化

秀水明山的花蓮縣光復鄉,亦是阿美族最大且最古老的部落「TAFALONG 太巴塱(塱,音同「朗」)」部落的所在地,「太巴塱」實為原住民語中的「白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