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北約大幅增加歐洲駐軍、G7 集團啟動新計畫,以及其他國際大事

美國大幅增加歐洲駐軍 以及其他國際大事(圖/DimaLiss@pixabay)

因應俄羅斯侵略野心,美國、北約在歐洲大幅增加兵力;G7 集團啟動新計畫,要和中國的「一帶一路」爭奪開發中國家⋯⋯在 1% Style《明日速寫》系列,我們會以短新聞的模式關注「攸關未來」的重要事件,而國際、商業將是其中的首選。歡迎訂閱電子報,快速接收《明日速寫》的後續內容。

點此》免費訂閱電子報

在本週《明日速寫》的國際角度,我們關注以下事件對未來的影響:  

 

歐洲角力》因應俄羅斯侵略野心,美國、北約在歐洲大幅增加兵力

一圖看懂

因應俄羅斯侵略野心,美國、北約在歐洲大幅增加兵力(圖/ Iwona Castiello d'Antonio @Unspalsh)

分享本圖

風傳媒報導:對抗俄羅斯侵略威脅!美國大幅擴增歐洲美軍戰力,強化北約東翼防衛態勢

因應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美軍先前已安排部隊進駐德國,如今將進一步擴大戰備:部署在歐洲的常態軍隊增加至 10 萬人,並且將會在波蘭設置常態指揮部。

除此之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北約快速反應部隊」,也將從 4 萬人大幅擴編至 30 萬人。

 

G7 集團啟動新計畫,要和中國的「一帶一路」爭奪開發中國家

一圖看懂

七國集團會議地點-埃茂宮(圖/Wikipedia)

分享本圖

風傳媒報導:砸6000億美元與中國爭搶開發中國家!七國集團推出「全球基礎設施與投資計畫」

由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組成的「七國集團」(G7),宣布在 2027 年斥資 6000 億美元,投資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國家,避免這些國家向中國靠攏。

G7 所推出的「全球基礎設施與投資計畫」(PGII),其對手是中國從 2013 年開始提倡的「一帶一路」計畫;目前「一帶一路」已投資約 70 個國家,旗下的「絲路基金」規模合計約 550 億美元。

 

歐洲能源命脈把持在俄羅斯手中,卡達是歐洲的最大希望

一圖看懂

歐洲能源命脈把持在俄羅斯手中,卡達是歐洲的最大希望(圖/Deepak Siva @Unsplash)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俄羅斯光靠一句話切斷天然氣,全歐洲就快吃不消!西方真的可能制裁嗎?

歐洲長期仰賴俄羅斯提供天然氣,全歐洲 40% 天然氣來自俄羅斯,如今雙方關係因戰爭而十分緊張,這個月俄羅斯以「機組零件維修延誤」為理由,減少了輸送到德國的天然氣,天然氣價格立刻大漲 67%。

目前歐洲最大的替代選項是卡達,但雙方條件尚未談妥,而且即使全卡達的天然氣都提供給歐洲,也還不如過去俄羅斯的供應量。

等到冬季日漸接近,用電量將大增,無法應付工廠和民生用途,能源價格將會全面滲透物價,大幅削弱歐洲消費者的購買力。

 

中國解除防疫封控、經濟回溫,但經濟學專家態度保留

一圖看懂

中國解除防疫封控、經濟回溫,但經濟學專家態度保留(圖/ Ralf Leineweber @Unspalsh)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報導:防疫封控解除,中國經濟重回成長模式

根據中國官方調查,中國經濟活動在連續三個月萎縮後,終於在 6 月份重回成長模式,表示放鬆疫情封控確實有對經濟帶來正向影響。

不過,由於全球形勢黯淡,加上疫情隨時可能再次爆發,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回溫還是持保留態度。

歡迎訂閱《明日速寫》電子報,以短新聞追蹤攸關未來的重要大事。

點此》免費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照片資料來源:花蓮縣文化局官方資料)

隨「太平洋花蓮溫泉季」裊裊輕煙,走入秋季湯花之戀

當城市的氣溫開始微涼 ; 當樹梢的枝葉浮現紅、黃、橘三種色彩 ; 當花東縱谷間灑落的陽光,褪去猛烈,而變得溫柔可人 ; 當花蓮瑞穗溫泉公園,亮起了一盞盞燈籠...

把遲到視作理所當然的民族 首圖

把遲到視作理所當然的民族:凡事講求慢慢來的義大利人,如何享受「Slow Living」帶來的喜悅

想像著某一個週末午後,滿心期待一整個早上的浪漫飯局總算如期而至,準時甚至提早出現在餐廳門前等候的你,卻乾坐了五分鐘、十分鐘,甚至半小時都不見對方人影,...

資料來源:花蓮觀光資訊網

跨越時空,花蓮原古的島嶼語言,串起太平洋的珍珠項鍊

曾經,海洋是人類通往世界唯一的道路,而島嶼,則是一顆顆被細心安排的珍珠,「南島語系」就如同那根串起太平洋珍珠項鍊的線,用文化和語言,...

圖片來源:花蓮觀光資訊網

花蓮「台灣原住民慢食博覽會」,擁抱大地的美味節奏

慢食,走入大自然的豐盛 壯闊的高聳山陵,碧綠的波光粼粼,這裡有山的堅定沈穩,也有著河水的溫柔綿延 ; 這是大自然豐沛的累積,也是人們自在心靈的土地。...

作為石頭的故鄉,近三十年來,花蓮以不間斷舉辦的石雕藝術季,致力推廣著石雕藝術,試圖從岩石剛冷的切割線條中,尋找柔性的文化能量。(圖片來源: 2023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形象影片)

從石頭剛冷的切線中,尋出的柔性文化能量—— 2023 花蓮石雕藝術季

「風的輕咳和水的吻痕/在立霧溪兩岸的山壁上/塑出最完美的曲線/讓山川河海全都匯聚於花蓮/寫下夢與愛的諾言/讓整個臺灣驚艷」,這是詩人向陽筆下峻嶺深壑的花蓮,...

1_太巴塱_展覽第二區_續存.jpg

以口傳探尋部落起點,花蓮太巴塱文物館首展《TAFALONG 太巴塱》盛大開展,四大展區傳承遠古文化

秀水明山的花蓮縣光復鄉,亦是阿美族最大且最古老的部落「TAFALONG 太巴塱(塱,音同「朗」)」部落的所在地,「太巴塱」實為原住民語中的「白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