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錶之人、不戴錶都值得認識的商業話題:為何「獨立製錶師」是鐘錶界的超級巨星?

Cintrée Curvex™ Skeleton(圖/ IG @Franck Muller Geneve)

鐘錶記者篠田哲生曾言:「告訴我你戴什麼錶,我會告訴你,你是什麼樣的人。」一個人腕上之錶往往會悄悄地透露著他的性格與魅力;而與人談錶,猶如欣賞藝術和音樂一般,是一種素養,更是能展現自我個性的配件飾品。
篠田哲生將在本篇文章中介紹一款鐘錶業界備受矚目的品牌——FRANCK MULLER,以及造就如此臻於完美之錶的背後製錶師,又曾擁有過什麼樣的繆思與際遇。

自行接案的自由業者,在日本有漸漸增多的趨勢,據說目前全日本的勞動人口,就有 10% 是自由業者。這一、兩年來因為疫情的影響,在家工作、遠端作業的人數變多了。

想到能遠離複雜的辦公室社交、職場人際關係、人擠人或塞車的通勤地獄,這種獲得解放的喜悅,加上不進公司也能完成工作的成就感,想必讓很多上班族都想轉型當自由業者。但自由業者想要獲得穩定的工作來源,最重要的條件是本身的專業技能以及誠信。在製錶業界,其實也有這樣子的一群人,他們就是獨立製錶師。

不隸屬於任何企業、自由接案的獨立製錶師

過去的製錶產業,是由個別的製錶師獨立製作零件、自行組裝,再進行裝飾作業後,好不容易才完成一只腕錶。但隨著產業進化,市場對腕錶的需求量大增,因此從原本的一人作業,轉變為專業分工,規模也逐漸擴大,最後就形成一個獨立的製錶品牌。但成立品牌之後,就變成公司經營,要考量的事情更多、更廣,尤其為了確保獲利,經常必須犧牲創意。如此做法,當然會引起以原創為畢生志向的製錶師們不滿;故不隸屬於任何企業、自由接案的獨立製錶師,就成了新的出路。

以獨立製錶師身分獲得極大成功的最佳案例,應該就是法蘭克.穆勒(Franck Muller)。名錶品牌法穆蘭(FRANCK MULLER),現在也是世界知名的品牌之一,最開始是以穆勒的一人製錶工坊為起點。

一圖看懂

Sporting CP Remember 115 (圖/ IG @Franck Muller Geneve

分享本圖

1958 年出生的穆勒,他以最優秀的成績畢業於日內瓦鐘錶學校。同屆的畢業生們大都選擇去有名的鐘錶企業上班,他卻選擇拜師學藝,成為鼎鼎大名的製錶師斯文德.安德森(Svend Andersen)的徒弟。

斯文德.安德森堪稱是獨立製錶師界的傳奇宗師,他曾經在百達翡麗服務多年,參與了許多百達翡麗重大錶款的設計與開發。穆勒在這位大師底下學習,大大精進了自己的知識與技術,甚至還透過修復博物館館藏的古老時鐘,接觸到數百年前鐘錶工匠們的智慧。

後來,穆勒也開始接受來自腕錶愛好者們的訂單,為他們客製專屬腕錶。有位女性錶迷對穆勒說:「為何不製作更有你的特色的錶呢?」這句話鼓勵了穆勒,也造就日後法穆蘭腕錶最具代表性的方圓酒桶型錶殼。與見多識廣、眼光精準的行家們交流,更加激發了穆勒的創造力。

一圖看懂

Vanguard™ Revolution 3 Skeleton(圖/ IG @Franck Muller Geneve

分享本圖

在 1986 年時,穆勒第一次參加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Basel world),這是他以製錶師的身分受到矚目的契機。他在這場展覽上,展出擁有 Free-oscillation Tourbillon 的超複雜功能構造的腕錶,且瑞士的藝文報紙,也刊登了這款腕錶的報導。報導中稱讚穆勒擁有黃金之手,這款轟動錶展的腕錶,也引起當時瑞士總統的興趣,還特地親臨展場欣賞。

最成功的獨立製錶師之一:徹底展現原創力的 Franck Muller

穆勒以研究腕錶的複雜功能構造為主力,接連創造出讓錶迷們好奇的超華麗腕錶。1992 年,穆勒終於成立自己的品牌法穆蘭,正式闖蕩錶壇。後來穆勒那有如傳奇般的神奇發展,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為了徹底發揮自己的原創力,他拒絕加入市面上所有的名錶品牌企業,憑藉著絕美華麗的設計,以及令人讚嘆不已的複雜功能構造,穆勒一再創造話題熱潮,他自己的原創品牌也獲得極大的成功。如此成績輝煌的獨立製錶師,業界很難再有第二人。

時光流逝,距離穆勒獲得大成功的時代,至今已過了 30年。現在的獨立製錶師依然非常受到注目。這些以個人身分製作原創腕錶的獨立製錶師們,隸屬於名為獨立製錶人協會(Académie Horlogère des Créateurs Indépendants,簡稱 AHCI)的國際性非營利組織。此協會從最一開始的 6 個人(包含穆勒在內),到現在成員名單上共有 29 人。日本的獨立製錶師淺岡肇及菊野昌宏也名列其中,成員中亦有來自俄羅斯及中國的獨立製錶師,由不同國籍的成員組成,讓協會朝更多元的方向前進。

獨立製錶師們一邊守護著歷史悠久的傳統製錶技藝,同時也以獨創的創意及實力,持續製作獨一無二的腕錶,也正因為這些鐘錶文化流傳至今,才讓製錶產業變得更加豐富多元。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是文化《談錶,商業人士必備的素養》(原標題:鐘錶業界的超級明星──獨立製錶師

責任編輯/ 鄧羽辰、陳鈞煥

1% 頂尖專家都怎麼生活?更多深度內容都在:1% Style Facebook 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圖片:Nothing)3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Nothing 中 聽見世界|Nothing Ear (Open) 評測:開放式耳機的美學誘惑與真實挑戰

Nothing Ear (Open) 以開放式耳掛設計與透明美學吸引設計愛好者,也為長時間配戴者帶來舒適新解方。然而在真實使用中,...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圖/@ARABAKIROCKFEST X)

2025日本必去六大音樂祭:落於山中湖畔 x 遠觀富士山,解鎖絕美聽團地點!

在人群中唱著歌曲,隨著旋律自由的擺動,彷彿靈魂被拉入音樂的世界…。 聽團,是許多人追尋自由的方式,享受音樂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喜愛樂團的人數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