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盤點台灣最大罩門、中國演習暗示未來的犯台戰略以及其他國際大事

經濟學家盤點台灣最大罩門 以及其他國際大事(圖/Hugo_ob@pixabay)

經濟學家盤點台灣資源:只有 8 天庫存的天然氣是罩門;中國幾天下來的演習,專家認為暗示了未來的犯台戰略⋯⋯在 1% Style《明日速寫》系列,我們會以短新聞的模式關注「攸關未來」的重要事件,而國際、商業將是其中的首選。歡迎訂閱電子報,快速接收《明日速寫》的後續內容。

點此》免費訂閱電子報

在本週《明日速寫》的國際角度,我們關注以下事件對未來的影響: 

 

經濟學家盤點台灣資源:只有 8 天庫存的天然氣是罩門

一圖看懂

經濟學家盤點台灣資源:只有 8 天庫存的天然氣是罩門(圖/ Someus Christopher @Unsplash)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一旦台海周邊有事,庫存只有8天的天然氣,就是台灣國家安全的最大罩門!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使兩岸緊張局勢大幅升級。經濟學家警告,未來若中國封鎖台灣的空中、海上交通,將嚴重干擾台灣的能源供應,並且導致製造業停滯。

盤點台灣的資源,台灣在關鍵主食上幾乎可以自給自足,石油儲備可以維持 138 天,然而天然氣只有 8 天的供應儲備,將是台灣面對中國封鎖最脆弱的環節。

 

中國幾天下來的演習,專家認為暗示了未來的犯台戰略

一圖看懂

中國幾天下來的演習,專家認為暗示了未來的犯台戰略(圖/Lisanto 李奕良 @Unsplash)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報導:China’s Drills Around Taiwan Give Hint About Its Strategy

中國近幾天對台灣的演習,在軍事分析師看來,預告了中國對台最可能的戰略。在專家看來,近幾天的實彈演習是中國的小小嘗試,未來可能會將這類演習發展成例行公事,來間歇性切斷台灣和世界市場的連結。

專家認為,「封鎖台灣」是美國最難以應對的狀態。美國在法律約束下,必須確保台灣能夠自衛,拜登也承諾將在中國發動攻擊時出手保衛台灣;但是封鎖台灣對美國來說將是一種模稜兩可、未必符合出兵條件的狀態。

 

美國通過價值 770 億美元的晶片法案,但《華爾街日報》認為勝算不高

一圖看懂

美國通過價值 770 億美元的晶片法案,但《華爾街日報》認為勝算不高(圖/ Harold Mendoza @Unsplash)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晶片法案的770億,可能打水漂?WSJ警告:半導體將供過於求…美國會輸在砸錢大賽中!

美國國會通過晶片法案,內容包含超過 770 億美元的半導體補助和稅收減免,打算藉此吸引半導體投資、強化美國的半導體實力。

不過,《華爾街日報》認為全球政府對晶片的砸錢補貼已經氾濫,而半導體景氣正在轉空,美國這項砸錢措施可能勝算不高。

根據盤點,各國目前對半導體的激勵措施包含:中國準備在 2030 前投資超過 1,500 億美元;韓國目標在五年內鼓勵 2,600 億美元投資;歐盟正在尋求超過 400 億美元的投資。

 

被歐美立法者視為眼中釘的科技巨頭,如今卻是對抗中俄的武器

一圖看懂

被歐美立法者視為眼中釘的科技巨頭,如今卻是對抗中俄的武器(圖/Gleb Albovsky @Unsplash)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報導:科技巨頭意外成為西方對抗中俄的武器

美國、歐洲立法者正面對矛盾的處境:一方面,站在反壟斷和隱私保護的立場,近年來歐美立法機構不斷強化對科技巨頭的法律限制;另一方面,在俄羅斯、中國軍事威脅升溫,科技巨頭具有的技術實力又不可或缺。

今年 2 月,烏克蘭立法允許政府數據可以被託管在境外,幾天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炸毀數據中心,但在 Google、亞馬遜、微軟、甲骨文等公司的協力下,數據已經全數轉出到其他歐洲國家,對烏克蘭而言沒有任何損失。

歡迎訂閱《明日速寫》電子報,以短新聞追蹤攸關未來的重要大事。

點此》免費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圖片:Nothing)3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Nothing 中 聽見世界|Nothing Ear (Open) 評測:開放式耳機的美學誘惑與真實挑戰

Nothing Ear (Open) 以開放式耳掛設計與透明美學吸引設計愛好者,也為長時間配戴者帶來舒適新解方。然而在真實使用中,...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圖/@ARABAKIROCKFEST X)

2025日本必去六大音樂祭:落於山中湖畔 x 遠觀富士山,解鎖絕美聽團地點!

在人群中唱著歌曲,隨著旋律自由的擺動,彷彿靈魂被拉入音樂的世界…。 聽團,是許多人追尋自由的方式,享受音樂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喜愛樂團的人數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