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撞擊宇宙小行星、中國手握三大未來資源,以及其他一週國際大事

NASA 撞擊宇宙小行星、中國手握三大未來資源,以及其他一週國際大事(圖/NASA 官網)

美國 NASA 測試行星防禦能力,挑戰撞擊小行星轉向;西方國家想和中國脫鉤,但中國還緊抓著三大重點資源⋯⋯在 1% Style《明日速寫》系列,我們會以短新聞的模式關注「攸關未來」的重要事件,而國際、商業將是其中的首選。歡迎訂閱電子報,快速接收《明日速寫》的後續內容。

點此》免費訂閱電子報

在本週《明日速寫》的國際角度,我們關注以下事件對未來的影響:  

 

美國 NASA 測試行星防禦能力,挑戰撞擊小行星轉向

一圖看懂

美國 NASA 測試行星防禦能力,挑戰撞擊小行星轉向(圖/NASA 官網)

分享本圖

風傳媒報導:史無前例!NASA太空探測器撞擊小行星,為地球測試「行星防禦系統」,避免大滅絕再度降臨

美國 NASA 耗費超過 3 億美元,進行「行星防禦測試」:把太空探測器以高速撞向小行星,測試是否能成功讓小行星轉向。如果成功,未來將能用來防備路徑飛往地球的小行星或彗星。

由於探測器和小行星的質量差距非常大,這次撞擊被形容是「高爾夫車撞上埃及金字塔」,完整撞擊結果將在數週之後公布。

 

西方國家想和中國脫鉤,但中國還緊抓著三大重點資源

一圖看懂


西方國家想和中國脫鉤,但中國還緊抓著三大重點資源(圖/ Nuno Marques @Unsplash)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鋰、稀土、太陽能,中國力抗西方的法寶! 斷不了這三條金脈,抗中根本紙上談兵

中國和西方正在脫鉤中,但是中國手上仍掌握著西方需要的「鋰、稀土、太陽能」三個重點資源,讓西方目前仍擺脫不了對中國的依賴。

根據歐盟委員會主席表示,鋰和稀土的重要性,很快就會超過石油和天然氣,而中國目前掌握了近 90% 的稀土和 60% 的鋰。

 

超過 1,400 位頂尖海外科學家,被迫從美國返回中國

一圖看懂

超過 1,400 位頂尖海外科學家,被迫從美國返回中國(圖/@garnicanetworks @Unsplash)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遠離美國!至少1400名頂尖科學家,被迫返回中國,他們會成為抵抗西方的新力量?

美國多年來吸引了大量中國籍、華裔科學家求學和工作,雖然中國在過去 10 年一直努力想吸引這些人才回國,但大多數人都選擇留在美國;但這個現象從 2020 年開始出現重大轉變,由於美中關係緊張、疫情爆發,加上川普時代推出的「中國行動計劃」增加了針對中國科學家的刑事訴訟,讓許多中國科學家選擇返回中國。

根據數據,2021 年有 1,400 多位在美中國科學家,放棄美國學位、教職或企業職位返回中國,比起前一年多出超過兩成。

 

中國一帶一路被批評是「債務陷阱外交」,現在想轉型 2.0 版本

一圖看懂

中國一帶一路被批評是「債務陷阱外交」,現在想轉型 2.0 版本(圖/Omar Elsharawy @Unsplash)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報導:撒出上兆美元後,中國打算改推「一帶一路2.0」

中國過去 10 年來,以「一帶一路」計畫貸款給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國家,大幅擴大中國在這些地區的影響力,但也因為許多國家難以償還對中國的借款、累積大量壞帳,而被批評者認為這是「債務陷阱外交」。

根據幾位經濟學家調查,2010 年中國的債務國只有 5% 是財務陷入困境的國家,現在已經高達 60%。

而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目前正在評估一帶一路的 2.0 版本,要以更嚴格、保守的標準評估新的貸款計畫。

歡迎訂閱《明日速寫》電子報,以短新聞追蹤攸關未來的重要大事。

點此》免費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ACPV ARCHITECTS)

建築 不只是城市中的風景而已|與國際建築大師關於建築、城市與生活風格的一段對話

關於城市輪廓,建築扮演相當重要角色,它不但必須解決場所議題,更要帶動生活的想像與期待。這一次趁著義大利國寶建築師 Antonio Citterio 領軍的...

(圖/flickr)

既要禦寒還得治病的「養生泡湯行」|2024 冬季推薦 4 大日本溫泉與住宿的放鬆勝地

日本氣象廳在日前公布未來 3 個月的天氣預測,在日本北部地區、以及日本海一側的西部地區,降雪量有 40% 的機率高於歷年平均值,只有 20%...

(圖/Bushmills)

愛爾蘭與台灣最近的距離|與 Bushmills 首席釀酒師 Colum Egan 的生活風格對話

相較於蘇格蘭威士忌,對台灣人來說,他們對於愛爾蘭威士忌或許比較陌生,這可能是因為「大國政治」的關係,台灣人與愛爾蘭似乎認識較少,但作為蘇格蘭威士忌的「大前輩...

(圖/Club Med)

屬於冬季的身心探索|冬日休閒、放大五感,同時養身的精彩選項

對於生活的探索與追求身心的和諧,已是近年全球當紅的旅行觀點,而接近年末之時,確實是促進健康與隨時序養身的最好季節,從身心、環境與精神生活出發,...

陳嘉齡帶著小比一同參與路跑

我想成為你的雙腳,帶你看遍世界|走入陳嘉齡&小比的感動征程

「我想用我雙腳,代替他的雙腳,走遍台灣的每個地方。」 「如媽祖出巡一般」陳嘉齡幽默說到「環島時有人放錢在車頂上,記得是 100 元,就像繞境一樣。」...

軒尼詩新年酒款&酩悅香檳新年限量版禮盒

呈上新春最暖心意,2025 新年美酒送禮指南(三)|邂逅東西古典奢華美學,獻上富「蛇年」色彩的真摯祝福

跨年倒數剩不到十天,在即將邁入 2025 年的同時,也要迎來每年全家大團圓節日「春節」。大家的過年活動都不同,也許會去年貨大街、出遊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