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 發展健檢工具「心適能」,在年後幫你實時記錄心臟健康

心臟健康 3

農曆新年方才結束,與家人相聚大啖年夜飯桌上的大魚大肉,走春時填入肚子的各式美食小吃,想必為所有人添了不少礙眼的體重數字,而心血管疾病就有可能在此時緩緩長成,現在正是開始關注心臟健康的最佳時機。

身體活動和心適能在心臟健康中扮演關鍵角色。以最大攝氧量 ( VO2 max ) 衡量的心適能,代表身體在運動中能夠使用的最大氧氣量,而這項指標可以透過身體活動來提升。研究顯示,心適能比抽菸、糖尿病和高血壓等常見危險因素更能預測死亡風險。

心適能通常只會在專科診所中進行測量,而 Apple Watch 能運用感測器估算心適能等級,讓使用者可以觀察指標在過去一週、一個月或一年內的變化。如果使用者的心適能偏低,他們可以在 Apple Watch 上收到通知,並獲得指南,瞭解如何逐漸改善、與醫師進行對話。

一圖看懂

(圖/Apple 提供)

分享本圖

有鑑於這些重要的健康事實,Apple Heart and Movement Study 這項由 Apple 於 2019 年啟動的的研究分享了過去一年有關心適能和活動的新發現。 

關於活動 ( US ONLY )

— 建議的活動目標:54.8% 的參與者每週平均進行 150 分鐘 (含) 以上的中等有氧活動,比例隨年齡增加,而且男性稍高於女性。 

— 州別分析:麻薩諸塞州 ( 67.2% )、紐約州 ( 66% ) 和康乃狄克州 ( 64.1% ) 是參與者符合有氧指南比例最高的前三州。 

— 假期停滯:2023 年最不活躍的一天是 12 月 25 日。最活躍的一天是 5 月 27 日。 

關於心適能

  •  額外的 15 分鐘:心適能等級較高的參與者,每天平均活動時間比等級較低的參與者多 15 分鐘以上。
  •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心適能等級較高的參與者,在早上記錄體能訓練的比例較高,平均為 36% ,而心適能等級較低的參與者為 28% 。換言之,心適能等級較低的參與者較傾向於晚上記錄活動。
  •  上升趨勢:27% 的參與者心適能提升了超過 1 mL/kg/min ,而有 33% 維持在 1 mL/kg/min 以內。 

哈佛醫學院醫學教授兼 Apple Heart and Movement Study 研究計畫主持人Calum MacRae 表示:「瞭解生命週期中的最大攝氧量 ( VO2 max ),將使我們能夠解析個人運動能力有所差異的原因,以及這些差異與長期健康和疾病預防的關係。」Apple 致力於幫助使用者主導自身健康,它具備強大功能,能通知使用者可能存在的健康問題,讓他們能夠根據該資訊採取行動。  

1. 心適能:心適能功能提供經科學驗證的最大攝氧量 ( VO2 Max ,即身體在運動中攝入氧氣的能力) 估計值。美國心臟協會 (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認為最大攝氧量能有力地預測整體健康。使用者甚至可以選擇在分類下降到「低」時收到通知;偏低的最大攝氧量與嚴重長期健康問題風險相關。所幸使用者可以透過更頻繁或更嚴謹地運動來改善該指標,而且可以輕鬆追蹤進度。  

2. 心率過高和過低通知:Apple Watch 在使用者休息時會被動地檢測異常高或低的心率;心率過高或過低可能是存在嚴重健康問題的徵兆。這個功能可以幫助使用者辨別可能需要進一步評估的情況。如果在從事靜態活動期間,心率超過 120 下/分或低於 40 下/分長達 10 分鐘,使用者將收到通知。使用者可以調整每分鐘心跳次數 ( BPM ) 門檻,或開啟或關閉這些通知。

3. 心律不整通知:Apple Watch 上的心律不整通知功能會不時查看你的心跳,確認有無可能是心房顫動 ( AFib ) 的心律不整情形。心房顫動是一種心律不整,即心房與心室的跳動不同步。部分患有心房顫動的人不會有任何症狀。如果不治療,心房顫動可能導致心臟衰竭或血栓,進而引發中風。 

4. 「心電圖」App:透過「心電圖」App,出現心跳快速或少跳等症狀的使用者可以拍下心電圖並記錄症狀。「心電圖」App 使用內建在「數位錶冠」以及錶背水晶玻璃內建的電子心率感測器來記錄單導程心電圖。心電圖波形、結果、日期、時間和任何症狀都將記錄下來,並可從「健康」App 導出為 PDF 檔案,分享給醫師。 

5. 心房顫動記錄:首創的「心房顫動記錄」功能為已經醫師診斷患有心房顫動的使用者提供心臟顯示心房顫動跡象的時長估計值。研究顯示,心房顫動時長可能與症狀嚴重程度、生活品質問題和併發症風險有關。「心房顫動記錄」也讓使用者能記錄特定的生活因素,如睡眠、運動和體重,這些因素可能會影響心房顫動的時長。以往,長期追蹤心房顫動或將其對比重要的生活因素並非易事。現在,只需戴上 Apple Watch 就能輕鬆實現。 

一圖看懂

(圖/Apple 提供)

分享本圖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unsplash)

城市學》揭開東南亞神秘族群的面紗:深藏在熱帶雨林中的峇峇娘惹

談起東南亞文化,我想許多人會想到潮濕的熱帶雨林氣候、碧海藍天,抑或是充滿辛香料的南洋美食。人們的膚色似乎比較深,嘴裏說著似懂非懂的語言⋯⋯...

Galaxy Ring1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試圖掌管一切的魔戒所為何來?|評測 Samsung Galaxy Ring 與其未來想像

或許你可以說,在智慧型手機推出之後(尤其是那個被賈伯斯稱為「寬螢幕的 iPod 、革命性的行動電話、前所未見的網路通訊裝置」的 iPhone ),...

(圖/pexels)

1% KNOWLEDGE》關於微醺:威士忌也有風土?品酩威士忌你一定要知道的幾個名字

說到「風土」兩個字,你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會是葡萄酒,但威士忌的「風土」更為複雜,卻也更加有趣,這一次 1% Style 帶你走訪威士忌的世界,從「...

(圖/采昌國際多媒體)

對日本人來說,《孤獨的美食家》絕對是科幻片?與松重豐的深度對談,「獨食精神」依舊能影響世界

在網路流傳的「國際孤獨指數表」內,「獨食」可說是挺引人關心的活動。可說實在,現代人因應生活壓力,選擇汲營度日,獨食,也只是想擁有一段只屬於自己的安靜時光,...

(圖/ Pexels)

咖啡豆又漲了?價格創半世紀最高,全球研究:千萬咖啡農「活在貧窮線下」

剛睡醒來一杯冰冷、溫熱的咖啡提神,感覺精神都來了,這是許多上班族和學生的每日必需品。全世界多達 100 種以上的咖啡品種,你最喜歡的是哪一種呢?冰美式、...

(圖/葛飾戴斗 繪、Amazon.com、派對咖孔明 X)

三國志 Made in Japan?從漫畫電玩到企業聖經,日本如何將三國玩得出神入化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曾作為軍閥門下賓客的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的開場白就寫了這麼一段話,總結了中華文化對戰爭、對歷史始終反覆重演的基礎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