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作為反映城市多元樣貌的載體,像是台北市民舉目可見的恆久紀念碑,不僅吸納了土地與人文的共同記憶,還存在著隨時間產生可觀變化的改造可能,尤其是在經歷上一世紀日本殖民、國民政府遷台、解嚴後的文化包容性提升等歷史流變,皆賦予了台北的城市建築,雖在大路小巷(或者說是各區重劃的先後順序)內顯得「新舊有別」,但擺在一起看,仍能一眼認出這絕對是屬於這座城市的建築。
而 2024 台北老屋新生大獎,除了是台灣建築界的年度盛會,每年推出的獎項名單,也讓我們見證了從陳舊至嶄新的轉變,從舊時代的功能追求,到現代美學意念的賦予。改造之間,歷史的重量與設計的創意巧思也接著湧現,一磚一瓦的新生命,經由建築師的巧手,注入長久和時間同行的建築量體之中。
今年第 24 屆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共有「評審團大獎」3 件最為印象深刻的作品,還有 10 件「BEST 10」作品及 1 件「整建維護特別獎」,共計 14 件作品獲獎。臺北自 2001 年起便開始推廣以「整建維護」的方式延長建物的生命週期,而「台北老屋新生大獎」以強調整建維護的重要性,創造能延續歷史脈絡,和周邊環境共創全新生活空間的建築獎項,希望空間的重生,能令都市由內而外獲得再生。
今天,1% Style 為讀者盤點了今年台北老屋新生大獎的 8 件得獎作品,一睹建築師如何幫日治、國民政府時期以後塵封已久的老建築重獲新生。
集結策展與選物的新共好空間
- AKA café
AKA在日語是赤色的赤—「紅磚」及「紅瓦」是多數人對大稻埕的第一印象,AKA 也是網路用語「also known as(又做為)」的縮寫。AKA 不僅僅是一間咖啡廳,也是一間酒吧、一個香道、花道、茶道的體驗空間。
此老屋曾是富商郭烏隆的豪宅,開設《郭怡美商行》致富,宅內曾舉辦過舞會、辦桌等活動,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昔日繁華不再,宅邸漸漸被人遺忘,成為一個被荒廢的角落。
(圖/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分享本圖建築設計師 Neo 在尋覓倉庫時偶然發現這棟老宅,撥開雜草及推積的雜物後,陰影下竟隱藏著這棟被遺忘的百年歷史建築。AKA 團隊希望能夠重現以前的繁華景象,舉辦了許多活動,如音樂沙龍、攝影展、藝術拍賣會等,將百年前發生於這座宅邸內的故事,更精緻隆重地呈現,讓每位踏入此處的人如同搭上時光機,沿著小徑走入,繼續見證新的故事,為大稻埕的未來增添更多光彩。
- 昭和浪漫洗濯屋
昭和時期是最美好,也是最辛苦的年代。店名發想自結合建物前身洗衣店「洗濯屋」的用途,於是有了希望讓大家留下美好回憶、欣賞老屋美好的「昭和浪漫洗濯屋」。
建築為面寬窄身的房子,設計團隊在改裝期間越來越發現建物的可愛,於是在狹長的空間中硬隔出了小小的座位區。一樓設定為戰後蓬勃發展的昭和時代,有著時髦的明星海報、搖搖馬、繽紛的佈置,還有一台從日本運來的販賣機。二樓設定為戰前的昭和時期,榻榻米、大書櫃、舊電視機、一整套夏目漱石藏書,以及整修發現的熨馬,一上樓就感受到的寂靜感,也許是因為二樓是以前洗衣店家打地舖睡覺的地方。
(圖/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分享本圖原本只有車流穿梭的安西街, 2022 年夏天因昭和浪漫洗濯屋加入,慢慢改變了這區的步調,仿若日本街頭店面,讓人們放下腳步欣賞,小區也因此作品的進駐變得更加熱鬧,因大家的努力讓迪化街成為觀光客必來景點,加以附近鄰里彼此互相照應,進而共創生活環境的美好。
- 河神的丸子
原典創思團隊由一群以人為本、重視環境永續的環境專業者所組成。
2018 年與同樣關注飲食生活的社群夥伴—冰斗喫甜甜點工作室、蝸牛屋工作室、同行食旅,共同經營河神的丸子空間,因觀察有志於推廣「食育、生活、療癒」之組織,常苦於缺乏固定空間作為發揮據點,不禁思考在這座城市裡,是否有一個空間可作為「友善社群的共好基地」?由此聚集起相關議題團體,共同經營空間,更進一步育成友善的互助團隊,讓更多人願意認識食物和人以及生活的關係。
(圖/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分享本圖2022 年涉取前三年經驗累積,河神的丸子轉型為「友善社區社群的互助實驗所」,以展覽選物空間,承接多元的創意發揮,社群串聯的多樣性,期盼打造一個貼近社區需求的公民客廳。
這座 60 年老屋曾是臺北市府員工宿舍,歷經歲月變遷閒置多年未使用。團隊接手後,秉持著「修舊如舊,卻帶新意」理念,在結構加固的基礎上,保留了原有的兩層樓前庭後院、大樹、磁磚、磨石子樓梯、浴缸、木窗等特色元素。在改造過程中,以佈置和簡單裝修的方式,導入創意主題和特色觀點,賦予老屋新生。
- 老布莊
原本訂製西服公司的搬遷,改由戶外裝備品牌進駐,延續了迪化街的時空發展。
台灣是多山的島嶼,身處的環境環繞群山,約一兩個小時的車程,就能抵達一座山。名叫 Kawas 的戶外品牌,成了都市人暫離蹧砸鬧區的避難所,它們的第一家實體店,落腳在這個未在迪化街的老布莊。早年布市繁華的盛景,顯露在室內裝修材料上,厚實華麗的大理石從地板延伸至牆面,退縮無落柱的騎樓,提供了繁忙進出貨臨時的動線。
(圖/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分享本圖設計團隊在設計上保留地坪與牆面石材,實木架以最小構件輕觸固著在牆體上,石材背景交疊著展示牆成為新舊融合立面,並將舊布尺轉化成為入口門把,如進入老布莊的記憶軸,度量著每一位預備暫離都市的人,裝備著與山相遇的喜悅心境;騎樓店鋪大門旁的公共梯廳門面也一併整修,共創友善鄰里關係;原地下室儲物空間轉化為共享講堂,供山友分享著自然山岳的故事,期許能一同共享自然的美好。
重獲新生的歷史建物再復歸
- 北一女中光復樓
北一女中原為日治時期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戰後改制為臺北一女中,成為台北女中的第一學府。而光復樓原由臺北州土木課設計,其建築特色平面為曲尺形,外觀簡潔線條強調水平線特徵,屬於臺灣早期現代主義風格建築,並於 1933 年竣工。這座三層鋼筋混凝土建築至今仍用作教室、行政及教師辦公室,也是北一女校友們重要集體回憶之一。而這也是台灣校園古蹟中,難得由校友會自主啟動古蹟修復再利用計畫的研究。
(圖/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分享本圖設計團隊長期關注老屋與古蹟復興並實踐,以古蹟調查研究知識系統、古蹟修復設計整備工程呈現教育推廣的共伴共創。期待重新喚回更多參與者、校園師生與校友們的生活記憶與情感,瞭解文化資產保存再利用的重要性。
- 玉成戲院錄音室
舊玉成戲院於 1978 年開幕,設有金、銀二廳,共約 600 個座位。然因 2001 年納莉颱風造成大淹水,戲院損失慘重而長期歇業荒廢。
來自美國的錄音和混音師 Andy Baker 自 2008 年起定居台北,一直尋找適合的空間打造自己的錄音室,廢棄的玉成戲院,完美符合他心目中理想錄音室的樣貌。2016 年起,即展開了自行改建戲院為錄音室的浩大工程,從規劃、設計、籌資、購置設備到施工,幾乎一手包辦所有工作,歷時一年半完成了改建。
(圖/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分享本圖新生的玉成戲院錄音室於 2017 年開始試營運時,就保留了舊戲院的售票口、古董放映機和佈告欄,錄音空間也以戲院原有的金廳和銀廳命名。
特別的是,這是台灣首間為同步錄音設計的旗艦型錄音室,歷史空間再利用,賦予了錄音室擁有戲院本身的廣闊空間形式與音場效果,使其能夠同時容納多名樂手、管弦樂團和合唱團進行同步錄音,現在已成為國內音樂工作者的首選之一。
- BEATA
「BEATA」一詞源自於拉丁文「最快樂幸福的人」之意,是一種祝福,一種嚮往,也成為整體設計發想的主軸。
隱藏在山坡上的校內食堂,一向是陽明交通大學師生們飢腸轆轆時的必訪之地,多年來味美價廉的餐飲,是校內不可或缺的精神寄託。但空間使用多年已略顯陳舊、動線規劃也不符合師生需求,校方希望空間使用上能多元化延伸,並與校園周遭空間紋理及動線串連,成為校區中重要的生活及交流空間。
(圖/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分享本圖設計團隊秉持一貫的設計思維,將原先的環境及空間融為一體,透過重現美好的開窗比例,讓周遭動人風景及大樹也能成為空間經驗;在新空間裡,特別於三樓規劃「人良閣」,規劃設備齊全的共享廚房以及可供各式講演活動的人文講堂,開放以來廣受師生歡迎,除在此舉行如「校長有約」、「法式之夜」等師生交流活動,亦有學校的烘焙社、調酒社進駐,成為社團辦理活動的理想場所。
- 萬座曉劇場
現駐地萬華糖廍文化園區的「萬座曉劇場」於 2006 年在臺北成立。由導演鍾伯淵擔任藝術總監,以「民間共融、策展培育、實驗創作」為概念,並以萬華為基地、國際交流為目標,打造最具草根性的世界舞台。
(圖/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分享本圖萬座曉劇場原為臺北製糖所 B 棟倉庫,為日治時期的蔗糖製造工廠,後由臺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並由文化局以「老房子文化運動」公開招標。命名以「萬」代表萬華,以「座」即取自日本「劇場」之意,更象徵糖廍從日治時期至今的歷史意義,其中「萬座」更是許下未來萬人入座之劇場發展目標,期待萬座曉劇場可以作為臺灣表演藝術的門戶,以萬華為基地,打造一個亞洲的表演藝術中心,透過不同的形式,努力打造在萬華的表演藝術基地。
曉劇場的努力不僅是為自己的創作,也為台灣的表演藝術環境提供平台與創作的空間,更為我們所珍惜的這塊土地—艋舺開出一朵表演藝術的花。
2024 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完整得獎名單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