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頂級珠寶的世界,精準切割的珠光原石串繞成圈,配戴於頸就能顯現出貴氣超然的高雅氣質,可曾幾何時,珠寶也能讓人聯想到草原、叢林中的綠意盎然。
大自然,一直是芳登廣場珠寶工匠汲取靈感的泉源,之於菲德烈克.寶詩龍(Frédéric Boucheron)先生亦然。他的創作視角落於天然萬象,師法自然且帶有不羈的野性,讓寶詩龍的自然珠寶,如同放任生長的自然植物,也因品牌創始人對自然熱愛,令常春藤、薊草、蕨類植物、烏蠅與大黃蜂等生於微末的臨摹物件,成為寶詩龍歷史檔案庫中的躁動青翠。

(圖/Boucheron)
分享本圖今年,設計師 Claire Choisne 將這種獨特的自然視角注入嶄新觀點,望能致敬傳承並予以超越。她設計的 28 件新作品以創新的方式佩戴,展現出自然的強烈主張——徹底融入人體,模糊了人類與所處生態系統之間的界線。這次

(圖/Boucheron)
分享本圖寶詩龍 Boucheron Histoire de Style 全新呈現的「Untamed Nature」系列,儼如一部高級珠寶百科全書的實體示現。
Frédéric Boucheron 在創作的初期便深受野性且不羈的大自然所觸動,他自 1858 年創立第一間珠寶商鋪的所在地、攀爬於皇家宮殿(Palais-Royal)拱廊上的常春藤中汲取靈感,在 Boucheron 寶詩龍的創意苗圃中用珍金異石栽種作品。
彼時,一眾珠寶工匠在自然珠寶上,多偏愛尊爵的花卉或威嚴的動物,Boucheron 寶詩龍則深深著迷於更「謙遜的植物」與生物,如苜蓿、雛菊、野薔薇與薊草,夥同蝴蝶、甲蟲與蜻蜓…等,成為其不怠的創作命題。

(圖/Boucheron)
分享本圖他對生物詳實細節的極致追求,促使他累積了一座藏書量超過 600 之譜的圖書館,當中更包括了 19 世紀的科學巨著,以便研習並精準呈現自然真態,連不完美之處都期望能如實表現。世家的檔案中記載了此類對真實自然錙銖必較的追求,展示了受風催而折腰的植物、翻捲的葉片,甚至是枯萎的花朵。
植物篇章
- 越橘

(圖/Boucheron)
分享本圖越橘以低矮灌木象徵了堅韌不拔,會結出飽滿紅色漿果,並能在海拔 300 至 3000 公尺的惡劣環境中生長。極為耐寒,甚至在北極也能生長。典藏中的越橘作品,在 Claire Choisne 的悉心呵護下得以重生茁壯成長。可將莖枝從項鍊特定位置拆卸下來,單獨變成一枚垂墜式胸針或小型胸針。錯綜複雜的鉸接系統讓所有莖枝連結並呈現完美流動感,每個莖枝都可自由塑造輪廓。工坊設計出訂製胸針系統,能精確固定胸針而不影響舒適度。
每根莖枝皆採用精鑲工藝 (cut-down setting) ─此工藝是將密釘鑲鑽石鑲嵌在相同寬度的金屬帶上並以精小鑲爪固定,彰顯工匠的高級珠寶專業技藝。這款垂墜式胸針由 84 片葉子手工製成,並由雪花鑲中映輝出璀璨光彩。
- 燕麥穗

(圖/Boucheron)
分享本圖數千年以來,作為人類和動物主食的穀物,燕麥象徵財富、豐產與富饒。本系列可以看見被摘下的燕麥草莖綁在髮上,隨風拂動。Boucheron 寶詩龍創意工坊以兩件極為精緻纖巧的作品重新詮釋這枚髮飾,可變形成為胸針使用。這項精湛工藝作品需要極複雜的技藝結合一絲不苟的細節,特別是精緻麥穗精巧的鉸接系統,讓作品能隨著最細微的動作搖擺。
- 吊鐘花

(圖/Boucheron)
分享本圖吊鐘花是一種多年生植物,帶有半常綠的葉子和懸垂的鐘形花朵,象徵內心熾熱的情感。
典藏吊鐘花以可變形成胸針的耳環與髮飾形態萌發新芽。對 Boucheron 寶詩龍工匠是一項挑戰:要如何重現吊鐘花的輕盈感? 作品中的葉片皆為鏤空設計,減少金屬結構。二枚耳環皆設有一全鉸接結構花蕊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最後末端鑲嵌一對 2 克拉 D IF IIa 型鑽石。為了完美呈現自然,工匠單獨製作每片花瓣,重現花朵最完美的不對稱感。而且大自然是生生不息、不斷萌發新芽,用鑽石打造的新生花苞等待著最佳綻放時機。
- 月桂

(圖/Boucheron)
分享本圖月桂是一種多年生木本灌木,在冬季能維持常綠,象徵不朽與榮譽。自中世紀以來,大學傑出學者都會被授予桂冠。在義大利等國家仍保有此傳統,畢業生取得學士學位時仍會戴上名為桂冠的月桂花環。
這次,Boucheron 寶詩龍在一對耳環中重新演繹典藏檔案中的月桂造型,但絲毫不減這株植物的輕盈特質。工匠以超凡技藝應對這項挑戰,打造極其纖細的結構,每只耳環重量僅有 19 克。
首先工匠團隊以黃金塑造了月桂葉結構,忠實呈現月桂葉自然細膩的波動。葉片中間的鏤空結構能讓作品更輕盈。工坊也為這款耳環創造多功能設計,擁有三種配戴方式(短款、中長款或全長款),還有另一個驚喜:耳環二段可拆卸成二枚胸針,提供將大自然配戴在身上的更多方式。
- 蘆葦

(圖/Boucheron)
分享本圖蘆葦是生長在濕地的植物,遍佈於世界各地區。由於可以彎而不斷,因此展現了靈活的韌性。
今年,工坊以一系列項鍊、手鍊、胸針和髮飾捕捉到蘆葦花開美景。這次面臨的挑戰是復刻出蘆葦羽毛般的圓錐花序綻放,捕捉葉子舒展開那稍縱即逝的瞬間,並得用鑽石與黃金定格成永恆的模樣。
首先用蠟雕刻出這些元素,對細節的重視延續至整個套裝,因此每件作品上的圓錐花序皆獨一無二。每根蘆葦桿頂端都鑲有一顆橢圓形鑽石,令人聯想到破曉時分附在蘆葦上的露珠。葉片上的雪花鑲鑽石讓作品的璀璨光采更顯輝煌─雪花鑲嵌工藝操作上極為繁複,寶石鑲嵌師必須順著葉片的褶皺進行操作。
昆蟲篇章
- 大黃蜂

(圖/Boucheron)
分享本圖大黃蜂被認為是復活重生的象徵,因其擔負訪花傳粉的重要角色,能幫助植物繁衍生息。
透過白金、鑽石、縞瑪瑙和珍珠母貝與水晶和黑漆結合在一起,創意工坊捕捉到典藏檔案中大黃蜂的精髓,並以驚人的精密度重現此昆蟲。用白金打造昆蟲身體,而厚度僅幾毫米的翅膀則由水晶和珍珠母貝製成,賦予翅膀帶有虹彩的透明效果。水晶經過雕刻呈現仿真紋理,加上精緻黃金和黑漆飾邊,雙翅彷彿隨時準備隨著輕微動作飛升。
- 鹿角鍬形蟲

(圖/Boucheron)
分享本圖鹿角鍬形蟲是歐洲最大的甲蟲,因類似雄鹿角的大顎而得名。生活在落葉林中並以樹液為食,通常會令人聯想到強壯及力量。
Boucheron 在這款作品中重新詮釋了鹿角鍬形蟲,擁有兩種配戴方式,既可作為二指戒指,也可作為胸針使用。這件作品以密釘鑲鋪滿鑽石並以黑漆強調輪廓結合鏤空設計,重現迷人甲蟲的精髓。作品核心設有一巧妙的機關,可以解開安全鎖扣從胸針變成戒指,只需輕輕按下甲蟲腹部下方的鑲鑽按鈕,然後輕輕將觸角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