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說Yes!在每個未知裡,都比「昨天的自己更強大」|跟鄒開蓮聊聊,她的職場成長、家庭關係與人生哲學

Rose00

從 Yahoo! 台灣一路走向亞太區與澳洲董事長職務,鄒開蓮 Ross Chou 的「Say Yes」人生哲學,協助她跨越語言與文化邊界,將未知轉化為成長契機。以「投資自己」作為行動中的學習的第一步,並在職場中以信任與空間激發團隊動能的她,在家庭裡,也放下績效思維,打造讓人想回家的歸屬感。信仰成為她在混亂世界中的定錨點,支撐她在每一次選擇後走得更遠——因為每個「Yes」,都是未來更有趣的起點。

如果人生是一場不斷被選擇推動的長途旅行,那麼鄒開蓮走的,則更是一條從不畏懼岔路的路線。她曾擔任 Yahoo! 台灣與亞太區的核心經理人,也曾遠赴澳洲,接掌當地合資公司的董事長職務。從不同的語言、文化與市場環境出發,她總能從混沌裡,找出前行的力量。

多年來,她選擇的不只是方向,更是「出發」本身,這其實是一種「行動」的觀點,這樣歷練深厚的女性領導者,透過行動回應未知;而每一個「 Yes 」都不只是一次決定,而是一段改變自己與團隊的起手式。

投資自己,是所有選擇的起點

問起她的「投資」觀點,鄒開蓮把注意力回放到人自身的「成長」動能:「投資理財的前提,是先學會怎麼投資你自己。」這句話對她而言,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一種日常實踐。她習慣將興趣作為切入點,將學習變成一種具備方向感的行動:「不要只停在知道,要做到,才能算數。」鄒開蓮舉例,當虛擬貨幣興起時,她不只閱讀與研究,更將學習轉化為實際參與,因為她相信只有透過親身「操作」,才能真正理解一件事的本質與限制。

這種「邊學邊做」的節奏,成為她應對轉型與跨界的基本節拍。鄒開蓮不依經驗的安全感,而是透過不斷實踐,持續調整自己的能力輪廓。她告訴我們,自己不喜歡空喊口號,她笑說但如果真要找一句話來代表她的「行事邏輯」,大概還是「 Say Yes 」:「這是所有『機會』的開端。」

一圖看懂

在鄒開蓮的管理方法中,確實不仰賴權威來維持組織秩序,而是透過信任、理解與實踐,共同建立工作的邏輯。(圖/鄒開蓮提供)

分享本圖

這句話來自真實經驗。在 Yahoo! 重組亞太區架構時,她並不在原始的接班考量名單中。但她卻主動找了創辦人楊致遠,直接展現自己的高度意願:「你有考慮過我嗎?」這個問句,不只是一次自我表達,更是一次角色的重新定義。也因為如此,她隨即接下亞太區的管理任務,並意外被派往澳洲,領導當地一間合資企業。

當時的她,對當地市場幾乎一無所知,加上英文也不是母語,初到辦公室,對方合作夥伴的眼神幾乎寫著:「你是誰?」

他告訴我們,當自己把「 Yes 」說出口的那一刻,其實也是懊悔的開始。但隨著實際接手,她漸漸在陌生語境中找回節奏。Yahoo! 是她熟悉的組織系統,而組織問題也往往具備可歸納性。她以行動取代言辭,逐步取得團隊與合資夥伴的信任,也在過程中重新定義了自己的界線。

在鄒開蓮的管理方法中,沒有大聲的口號,也少見標準化的語言。她確實不仰賴權威來維持組織秩序,而是透過信任、理解與實踐,共同建立工作的邏輯。

鄒開蓮說自己不把團隊視為工具,而是一群「互為成就」的個體。她習慣觀察每個人擅長什麼、能做到什麼,再思考怎麼把這些能力接續起來,「當每個人都看見自己的價值,而那個價值又與組織方向吻合,事情就會開始順利地推動。」在她看來,管理者的角色,不是站在最前面發號施令,而是負責清楚方向、打開空間、協調資源,並且保持清醒。「人不是為了效忠某個上司而努力,人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當這個前提被成立,團隊自然會開始產生動能。

家庭不是績效戰場,是讓人想回來的地方

不過,當角色從總經理切換為母親,鄒開蓮也經歷過不小的「撞牆期」。她坦言,早期她總是習慣把職場那一套帶進家裡——問題導向、績效思維、時間效率——但在家庭裡,這些邏輯很快變成壓力來源。

她在相處中發現,當孩子聽見她的建議,常會直接轉譯為「媽媽又在罵我」,那一刻鄒開蓮才意識到:不是孩子聽不進,是自己沒有「用對」方式說話。於是從那之後,她練習在回家前先深吸一口氣,把「辦公室裡的那個自己」暫時放在門外:她不再試圖解決孩子的問題,而是開始創造「陪伴」的場景——週末的電影夜、桌遊時間,這樣的行動讓家不再只是任務中心,而是有人情與節奏的場所。

家庭,應該是最接納人的地方:「如果全世界都不接納我,至少家裡會。」鄒開蓮喜歡這樣的感覺,是孩子建立安全感與自信的開始。

 

一圖看懂

在家庭溝通上,鄒開蓮學習到不試圖解決孩子的問題,而是開始創造「陪伴」的場景,是最好的媒介,這樣的行動讓家不再只是任務中心,而是有人情與節奏的場所。(圖/Rose 鄒開蓮FB)

分享本圖

另外,在多年職涯裡,鄒開蓮從不隱藏她的信仰身份。身為基督徒,她並不把信仰當作宗教義務,而是一種信任關係。「不是每個人都有信仰,但幾乎每個人都相信這個世界有某種超越自身的力量。」

她在重要會議、轉職選擇、甚至每次受訪前,都會默默向神禱告——「讓我今天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這是專屬於鄒開蓮的靈性對話。在她的語境中,信仰不是求助的工具,而是一種自我調頻的方式,「當我知道自己被接納,即使不完美,也能安心前行。」從信仰出發,她學會不從外界肯定尋找價值,而是從內在穩定出發,與這個高度競爭的世界共處。

鄒開蓮不相信人是會「永遠準備好」的個體,但她也不會等待,直到所有條件到齊才開始起跑,其所選擇的是在每一次未知中前進,並在每一次踏出之後,慢慢長成更合適的樣子。

「你的人生由你說出的每一個 Yes 組成。」鄒開蓮告訴我們,這不是鼓勵盲目樂觀,而是一種理性的實踐信念;她深知每個「 Yes 」的背後都有風險、有懊悔、有未知,但也正是在那些不確定之中,我們才會開始真正地學習、行動、轉化自己。

而真正的成長,不是沒有懼怕,而是知道懼怕仍願前行,「別害怕說 Yes,未來一定比今天更有趣。」鄒開蓮笑得很自信,她喜歡「 Yes 」這樣短促的音節,讓她對於未來,永遠充滿期待。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攝影_Leon Hung)

跨界實驗室|關於微醺》當「金獎」不只是酒的事|獎項之後,誰能走得更遠?

每到春夏交接,全球酒業從競爭轉向慶典:一場場年度烈酒賽事公布榜單,風味、工藝與品牌哲學化為數字與金獎徽章。這不只是頒獎典禮,更是一場關於全球消費趨勢、...

(圖/楠弘集團 提供)

裝潢顯示個性?傢俱化衛浴興起原因|國際級設計師 教你開啟「浴室」對話美學

都說裝潢、擺飾,會顯示出居住者的個性,也會透露出人在某個階段的情緒與愛好,你怎麼設計你的臥室呢?是很多藝術擺飾,又或是簡單乾淨。除了追求廚房、臥室、客廳的設計...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圖/昂蒂布豪海角飯店)

盤點全球七大奢華酒店絕美泳池|在水中眺望,馬爾地夫夢幻玻璃海、義大利科莫湖浪漫山景

立夏過後,豔陽愈發炙熱,城市街頭瀰漫著幾近沸騰的空氣,讓人渴望一場徹底的清涼。今夏,一起投身世界頂級飯店的無邊際泳池吧!在沁涼池水中擁抱自然絕景,從山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