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 I 型相機問世百年:「世界需要見證」全球廣告系列登場

(圖/徠卡 提供)

隨著數位科技的發展,攝影已經不再是少數專業人士的專利。如今,幾乎每個人手中都擁有可以捕捉瞬間、記錄當下的工具,無論是手機、相機還是其他設備。攝影的普及使得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生活的見證者,不再局限於專業攝影師或歷史性的事件。攝影不僅是藝術,更成為了一種普及的語言,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到這場視覺的記錄中,見證且保存屬於自己的故事。

為紀念首款量產 35 毫米相機——徠卡 I 型問世百年,徠卡相機公司推出名為「世界需要見證」的全球性廣告活動。這次活動選擇四幅歷史影像作為主角,橫跨將近一世紀的時間。最早的一幅來自奧斯卡·巴納克(Oskar Barnack)—,他在 1925 年拍下《廣播愛好者》(Radio Amateur),不只展現作者的幽默和構圖巧思,更反映了他廣泛的興趣。

《廣播愛好者》奧斯卡·巴納克。(圖/徠卡 提供)

分享本圖

另外三幅作品,分別來自不同世代的當代攝影師——傑夫·梅默斯坦(Jeff Mermelstein)、馬特·斯圖爾特(Matt Stuart)與喬爾·梅耶羅維茨(Joel Meyerowitz)。從攝於 1993 年的紐約《人行道》,到倫敦《牛津廣場》的人群碰撞,再到《巴黎,1967》,每一個作品都是從真實世界中捕捉而來——有戲劇性、有巧合、有情緒,也有歷史無聲的流動。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作品並非為廣告特別拍攝,而是從現有的真實照片中精選而出,未經任何後製修飾或編輯。

《人行道》紐約,1993 ©傑夫·梅默斯坦。(圖/徠卡 提供)

分享本圖

《牛津廣場》倫敦 © 馬特·斯圖爾特。(圖/徠卡 提供)

分享本圖

《巴黎,1967》©喬爾·梅耶羅維茨。(圖/徠卡 提供)

分享本圖

2025年,徠卡 I 型相機問世整整一百年。從 1925 年萊比錫春季博覽會上的首次亮相,到今日遍布全球的專賣店,徠卡早已成為「如何看見世界」的一種象徵。這場全球性活動,也將在超過 120 家徠卡專賣店展出,透過影像,與世界對話。一百年過去了,相機與拍攝方式不斷更替,但人們對「見證」的渴望,依然沒有改變。而我們每個人,也依然有能力,拿起相機,見證這個世界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攝影_Leon Hung)

跨界實驗室|關於微醺》當「金獎」不只是酒的事|獎項之後,誰能走得更遠?

每到春夏交接,全球酒業從競爭轉向慶典:一場場年度烈酒賽事公布榜單,風味、工藝與品牌哲學化為數字與金獎徽章。這不只是頒獎典禮,更是一場關於全球消費趨勢、...

(圖/楠弘集團 提供)

裝潢顯示個性?傢俱化衛浴興起原因|國際級設計師 教你開啟「浴室」對話美學

都說裝潢、擺飾,會顯示出居住者的個性,也會透露出人在某個階段的情緒與愛好,你怎麼設計你的臥室呢?是很多藝術擺飾,又或是簡單乾淨。除了追求廚房、臥室、客廳的設計...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圖/昂蒂布豪海角飯店)

盤點全球七大奢華酒店絕美泳池|在水中眺望,馬爾地夫夢幻玻璃海、義大利科莫湖浪漫山景

立夏過後,豔陽愈發炙熱,城市街頭瀰漫著幾近沸騰的空氣,讓人渴望一場徹底的清涼。今夏,一起投身世界頂級飯店的無邊際泳池吧!在沁涼池水中擁抱自然絕景,從山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