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囍宴》到《巧克力冒險工廠》,他們如何以音樂劇為台灣種下想像力的種子?

HUA4

走過《夢幻愛程》、《囍宴》到引進百老匯官方巡演《巧克力冒險工廠》,音樂劇製作人高莉雅與華文環球藝術娛樂以跨國共製與沉浸式體驗,打造台灣音樂劇邁向國際的進程,透過產業合作、強化文化產業能量到「讓觀眾留下記憶」,她與團隊以一步一腳印的節奏鋪設華文原創走向世界的舞台路徑,創造屬於驚喜的期待。

在台灣,有人用音樂劇說故事,也有人用音樂劇協同產業成長。高莉雅與華文環球藝術娛樂 HUA ,是其中後者。

從音樂班學琴的女孩,到百老匯團隊的在地製作統籌,再到親手引進百老匯全球官方巡演作品《巧克力冒險工廠》,她不只是製作人,更是協調藝術、文化、產業與觀眾現場的指揮家。在她眼裡,一部音樂劇不只是舞台表演,而是一場能種下文化記憶與產業模型的公共實驗。

從古典音樂到產業策畫,一段「從天外飛來一筆」的轉身

高莉雅學古典音樂出身,主修鋼琴與副修小提琴,從未想過會投入音樂劇製作。她笑說:「我們從小就看音樂劇、歌劇,但都只是看,直到先生(HUA創辦人郭柏毅)有一天問我:要不要來做一部音樂劇?」那是將近十年前的事了,她一開始只是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查資料,卻意外發現亞洲音樂劇產業近年快速發展,「像韓國、甚至中國,都已經開始製作自己的版本,做日文、韓文的《美女與野獸》、《阿拉丁》等精彩的作品,但台灣到現在,卻是一直缺席。」

於是,她和團隊決定:既然沒人做,就由他們來試一次。

他們透過三部作品,創造了一場場為台灣藝文產業「壘地基」的「夢幻愛程」,這一段路的起點,就是經典作品——全球演出最久的外百老匯音樂劇《The Fantasticks夢幻愛程》。高莉雅解釋,當時選擇這部作品作為 HUA的處女秀,確實是策略思考——《夢幻愛程》的故事簡單動人、音樂經典,「而且我們找來百老匯演員參與,讓觀眾體驗什麼是原汁原味的音樂劇語彙。」這部作品為後來的跨國共製與國際巡演合作,打下第一道語言與製作技術的默契。

一圖看懂

《囍宴》音樂劇是華文環球藝術娛樂第一次的「跨國共製」挑戰,也讓劇場工作者看到百老匯的製作觀點與態度。(圖/HUA提供)

分享本圖

而後, 2024年《囍宴》音樂劇正式登場,這部由李安同名電影改編,卡司橫跨台灣與美國百老匯,導演、作曲、編劇等創作群皆來自紐約,成為高莉雅與 HUA 正式「跨國共製」的初體驗,他們也經歷到了那個屬於百老匯的工作模式,「這是個很『不台灣』的工作經驗!」高莉雅笑道:「百老匯的創作人非常敢改,甚至整個『打掉重練』都在所不惜。」高莉雅説,當初在一開始合作的時後,設定的是音樂劇 20 年的紀念版,結果劇本幾乎全部重新調整,角色人設也有很多的變化,「甚至融入了EDM風格的音樂,主角因而變成現代紐約的DJ。」

高莉雅笑稱她看到了百老匯創作者的「天馬行空」,但在這次的合作中也看到了成熟產業的效率與紀律,「百老匯團隊的工作分工精準,每個人做自己該做的事,並做到最好;他們有完整的SOP,現場溝通非常流暢。」相較於台灣往往一人身兼數職的現況,確實在此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教育。

音樂劇確實是表演藝術中最「燒錢」的:「因為不只要演員會唱會跳,還要現場樂團、燈光、道具、聲音同步,任何一個人『出錯』都會讓整個節奏斷掉。」高莉雅說,《囍宴》音樂劇讓台灣團隊真正進入音樂劇的「工業」邏輯,也讓台灣觀眾看到一種全新的舞台節奏;而在此之前,作為《囍宴》音樂劇的前導,高莉雅與創作團隊也在 2023 年選擇先辦一場《囍宴》「音樂會」版本的公演。她說,這不是過渡性演出,而是一場「策略實驗」,「我們想先喚醒老觀眾,也測試新歌是否能引起共鳴。像百老匯也會用reading、workshop或小型演出測觀眾反應,我們也想學這種屬於百老匯的實驗邏輯。」

一圖看懂

《囍宴》音樂劇劇照。(圖/HUA提供)

分享本圖

確實,透過觀眾掌聲與反應,他們在音樂劇正式演出前,進行了多輪微調與曲目刪減:「創作者毫不心疼地砍歌,就是為了成就更流暢的整體節奏,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學的。」

《巧克力冒險工廠》:不是搬演,是一次整合式的產業教育

2025年冬季, HUA將引進百老匯官方國際巡演版的《巧克力冒險工廠》。高莉雅說,這場製作不只是規模最大,也是一場「從品牌、技術到制度」的全方位壓力測試,「這是第一次,我們連每張宣傳圖的logo位置、字體比例、品牌色彩都要送去美國審核。」高莉雅形容,百老匯把這部作品當國際精品在管理,你可以說在台灣觀眾眼中,《巧克力冒險工廠》是部親子向娛樂作品,但對HUA來說,這是一次與全球頂尖舞台技術同步的學習與練兵的好機會,「音效控制要超過演唱會級別,因為現場要處理30個演員、樂團、走位與多語字幕,還要搭配魔術、幻象、投影等舞台效果,這讓台灣技術人員能實際與百老匯製作團隊協同工作,創造了最好的訓練場。」除了劇場內部,劇場外的前台區,也設計了沉浸式互動體驗,將觀眾在走進劇院前,就被劇場語言包圍,高莉雅說,她看到了百老匯團隊對一個作品的深度體驗的「極度重視」。

一圖看懂

高莉雅說,《巧克力冒險工廠》不只是規模最大,也是一場「從品牌、技術到制度」的全方位壓力測試。(圖/HUA提供)

分享本圖

與高莉雅聊起台灣音樂劇產業,她從現場工作者的磨合、排練語言的落差、燈光與聲音的錯拍講起,看到了一些挑戰與契機。她始終相信,產業的成長不是一齣戲爆紅,而是一群人默默在一場又一場排練與磨合中,透過經驗值與戰鬥力的急速提升,把屬於國際「舞台的標準」學會,用觀眾聽得懂的語言練熟。「其實跟國際合作的最大收穫,不是做出來的成品,而是我們知道了他們的節奏和邏輯,」她說,「包括分工的嚴謹、視覺的堅持、品牌一致性的要求,這些在台灣現場是不常見的。」

她直言,台灣劇場面對的第一件事,確實是國際語言的同步,對高莉雅來說,是台灣劇場連接國際的未來關鍵,「不只是台灣要學英文,更重要的是讓世界理解我們的文化語言,讓我們的故事可以被共感。」高莉雅說,音樂劇不是做一部成功的作品就好,尤其在台灣,這每一次製作都在強化人才庫、訓練市場、培養語感,「我們在鋪路,不是在追票房神話。」從輸入、共製、到原創的過程,節奏不能太快,必須穩紮穩打,才有機會做長期的累積。

這看起來是一條長路,但高莉雅也不悲觀,她看到觀眾對於現場表演的好奇正在回來,「尤其是孩子,他們對舞台、對魔術、對音樂的眼睛會亮。」在她眼中,音樂劇不是一場娛樂,而是社會的感官教育。觀眾學會如何聽見聲音之間的情緒、看見舞台背後的節奏,下一次,他們就會更懂得欣賞、也更願意支持。這些,才是她真正想種下的文化土壤,「我有了小孩後,更確定這樣的想法,音樂劇這種複合型藝術要從小接觸,讓孩子認識現場表演的不可取代性,這是最美好的體驗。」

一圖看懂

《巧克力冒險工廠》劇照。(圖/HUA提供)

分享本圖

問起 HUA 的下一步,高莉雅告訴我,團隊已經著手思考下一部原創作品:「它一定還是『華文故事』,但主題要是跨文化、跨語言的——就像《囍宴》那樣,談的不是某個地方,而是某種情感與選擇。」

她說得坦白:「我們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做戲,我們是希望有一天,當國際劇場圈問:『下一站去哪裡?』會有人會回答:『台灣』。」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攝影_Leon Hung)

跨界實驗室|關於微醺》當「金獎」不只是酒的事|獎項之後,誰能走得更遠?

每到春夏交接,全球酒業從競爭轉向慶典:一場場年度烈酒賽事公布榜單,風味、工藝與品牌哲學化為數字與金獎徽章。這不只是頒獎典禮,更是一場關於全球消費趨勢、...

(圖/楠弘集團 提供)

裝潢顯示個性?傢俱化衛浴興起原因|國際級設計師 教你開啟「浴室」對話美學

都說裝潢、擺飾,會顯示出居住者的個性,也會透露出人在某個階段的情緒與愛好,你怎麼設計你的臥室呢?是很多藝術擺飾,又或是簡單乾淨。除了追求廚房、臥室、客廳的設計...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圖/昂蒂布豪海角飯店)

盤點全球七大奢華酒店絕美泳池|在水中眺望,馬爾地夫夢幻玻璃海、義大利科莫湖浪漫山景

立夏過後,豔陽愈發炙熱,城市街頭瀰漫著幾近沸騰的空氣,讓人渴望一場徹底的清涼。今夏,一起投身世界頂級飯店的無邊際泳池吧!在沁涼池水中擁抱自然絕景,從山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