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97歲的我,還能縱身入水!」|年齡永遠不是限制,與「八金蛙后」邑葵開啟游泳池外的追夢對話

(圖/十月攝影工作室 提供)

夏日午後,我坐在咖啡館,喝著冰紅茶,看著人們從眼前經過,突然門被推開,走進一位高挑濃眉的女生,我心想,應該就是她吧,今天的主人公 − 邑葵。和照片中的冷冽感不同,她面帶微笑的朝我走來,我們開啟一場運動與生活方式的對談。

「站在出發台上,雙手抓住橫杠,腳踩在出發台的後緣,隨著鳴槍聲,跳入水中。」每當看見游泳選手的比賽畫面,總讓我緊張感湧上,不自覺得為他們歡呼加油,沈浸在刺激的氛圍裡。都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使我不驚好奇,平日裡,在頒獎台上閃閃發光的游泳選手們,他們背後不為人知的艱辛與故事,這次與前游泳選手邑葵,坐下來暢聊游泳池外的準備與人生軌跡,也許你曾聽過她八金蛙后的稱號,以及在 2025 世壯運中奪得三金二銀一銅的好成績,但其實,她,同時也身兼模特兒,喜愛衝浪。就讓我們一起來與邑葵聊聊,她的生活和游泳之於她的意義。

偶然入行,努力與天賦同行

站在泳池中的板凳上,手拿浮板,等待教練的指導,相信這是很多人剛學游泳時的童年記憶,對邑葵,也是如此。相較於其他游泳選手,她較晚入門,一直到小學五年級才接觸游泳,談到入行的原因,她幽默的說「其實一開始,是因為體重比較重,爸爸帶我去參加暑期的游泳班,本意是希望,我可以瘦下來,沒曾想上著課,發覺水性還不錯,也比其他同學游得更快,就一直學習下去,因緣際會下開啟選手生涯。」我心想,真是有趣的機緣,同時好奇,都說第一場比賽,會讓人難忘,那也有另她印象深刻的比賽嗎?

「有次父親帶著我與妹妹參加縣運,當時很緊張,沒曾想居然獲得了前三名,站在其他年長的參賽者旁,還被形容是哪裡蹦出來的小孩呢!」有趣的說法,讓我腦中不自覺浮現出那個場景,會心一笑,心想真有意思。然而,除了天賦外,其實也少不了邑葵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努力,她說到「一日不下水還好,但三天不下水,就好似一個月之久,水性也會變差,因此當時進行著高強度的訓練。」國中,當我們還在思考下課後要去逛街、看電影、吃飯時,反觀,她正在游泳池堅持訓練著,雖然過程艱辛,但,回想起當年時光,她卻感激著說到「因為有這段經歷,讓我的抗壓性更強,也算是擔任選手的一大收穫。」

一圖看懂

邑葵,因緣際會下入行,努力與天賦,讓她斬獲多項獎牌。(圖/十月攝影工作室 提供)

分享本圖

隱藏在光芒後的傷

身為觀眾的我們,看到選手在場上的活躍、獲獎的光榮時刻、失誤時的自責與難過,但背後的努力與付出,往往被遺忘,身為選手的他們,為自己熱愛的事物,盡了極大的心血,常說運動員的身心都刻畫著努力練習的痕跡與印記,邑葵也是如此。心理,會害怕成績停滯, 想進一步,就需面臨更高難度的訓練,她描述著「就像是心中,有個惡魔與天使,他們互相打架,一位說,偷懶一下不會怎麼樣,另一位,又反駁,不行休息就會退步。」雖然不是運動員,但,這就如同減肥或健身一樣,一想這種痛苦的過程,她要經歷一整個選手生涯,對她感到由衷的敬佩。

另外,身體上亦是如此,她沉靜的描述著「如果受傷了,不能練,又會痛,那個感覺,是非常低潮的。」有一次她不幸受傷,「高中某一陣子,肩膀一抬就會痛,剛好臨近大比賽,我就趕緊去看病,做針刀治療。」談到這,我不驚好奇針刀是什麼?她細心的解釋「針刀,它比針灸的針還要粗,用它插下去,破壞組織,讓其重整,雖然治療過程非常痛,但隔天就可以練習。」言下之意,透露出儘管再痛,但用針刀,就能有繼續練習的機會,不用因傷勢過重而被迫停練,讓我再次對她堅強與毅力感到佩服,也發現了專屬於她身上努力不懈的閃光點。

邑葵,經過多年嚴格的訓練,在多場賽事中皆取得亮眼成績,其中最讓人矚目的不外乎是,2007年全大運個人+團體接力,共斬獲八面金牌,至此她有了「八金蛙后」的稱呼。在我驚訝她的實力時,更好奇,這個稱謂,是否會為她帶來煩惱與壓力呢,她坦言,「讀研究所時,比較少練習,如果突然提到這個名字,好似,自己依然很厲害,因此有點不習慣,然而,朋友紛紛說著,這個稱號,非常不容易,我就逐漸想開,欣然接受,因為記憶點高,我現在還越來越喜歡呢!」聽到這,我想著,原來選手,身心皆需具備極大的抗壓性,真不容易。

當選手變為教練?

身在某個角色時,才能體會到,它的不易,就如同,孩子,有天成為父母,感受到爸媽的辛勞;選手,變成教練後,又會有什麼轉變?大學畢業,邑葵選擇繼續讀研究所,接著退役,不當選手的她,轉身投入教育行業,在景興國中教孩子們游泳,她說到「我在教學時,會回想,當時教練是如何帶我的,一想到長時間的練習,都可以看見他陪伴的身影,不只有選手在努力,教練也十分辛苦,要照顧我們的游泳成績、安撫心情,還要關注課業。」投身教練一職後,還發現一點,有趣的說著「小時候,訓練太累,都會在水裡偷偷罵教練,現在角色互換後,我想說,孩子們在水裡罵我,我也知道。」風趣的描述,瞬間把我逗笑了,但又拉回思緒,雖然訓練真的辛苦,但教練是一心為選手,就如同傳承一樣,如今換邑葵走到這個位置,將自己的故事、夢想,延續給下一代。

一圖看懂

(圖/十月攝影工作室 提供)

分享本圖

40歲,世壯運再出發

「想運動,年紀多大,也許都不是問題,而是想要的心。」這是今年世壯運,我看見—追夢的勇氣,像是比賽中年齡最大 105 歲,來自泰國的薩旺,以及金氏世界紀錄最年長的羽球選手 104 歲的林友茂,每位選手在賽場上的表現,在激勵著我們,雖然年紀稍長,依然可以走出戶外運動。今年邑葵,在賽事上也獲得十分優越的成績,這是她時隔多年復出,報名的過程也特別有趣,她回憶著說到「當時,是我一位朋友,在身旁鼓勵我,可以報名,雖然已離開選手身份多年,但他相信我,依然可以再次活躍!」

也許,這看似一個簡單的決定,但對邑葵來說,卻經過深思熟慮,已經退役多年,加上懷孕生孩子,現今帶著兩個孩子,需要抽空訓練,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坎,要跨越,便是以前比賽,很常得牌,擔心成績有所差距,她坦言到,「當時很擔心,若被往年成績比我後面的選手,比下去,感覺會很沒面子。」但,這讓我更好奇,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她下定決心參賽,她露出自信的神情說著「但,我都快 40 歲了,還需要什麼面子呢,就參加吧!」聽完她的敘述,讓我反思,也許不被框架綁著,相信自己,才能活出自己的樣子,這是我在邑葵身上看見,那勇敢直面挑戰的運動家精神。

一圖看懂

世壯運,邑葵獲得不錯的成績,用她的行動證明,不論年紀,都應有追夢的勇氣。(圖/邑葵經紀人 提供)

分享本圖

經過賽前的準備,邑葵在世壯運得到三金二銅一銀的好成績,她笑著說「比賽前,沒想過會得到這麼多獎項,因為跟全世界厲害的選手們比賽。」談到,拿牌的那一霎那,最想感謝的人,她說到,「首先非常感謝老天爺給予機會,再來是,感謝上天派了很多善良的小天使們,在我身邊支持鼓勵我。透過這次比賽,我發現不要輕易被年齡限制住,想做的事!要先嘗試,就算失敗也沒關係,因為不試,永遠不知道自己可以走多遠。」她講話流露出堅定的神情,再次讓我震撼與欽佩,原來夢想永遠都不遠,而是缺少勇敢做夢的勇氣。

未來不可知,只願追尋我所愛

「如果重回國小五年級,知道未來將面對很艱辛訓練,你還願意走上游泳之路嗎?」當我問出這句時,邑葵,馬上堅定地回覆「還是會!」「一路上,也許會遇到困難,但那些挫折會教你學習,成為生命的養分,因此,我依然會選擇游泳,但希望能更有智慧。」聽完這段話,我原本暖心的情緒,馬上被拉回來,瞬間笑了出來,覺得也許這就是運動選手的純真吧!而運動,對她來說,是舒壓,亦是生活的休息站,除了重訓外,衝浪,也是她的一大興趣。拿著衝浪板,踏著浪,走向湛藍又神秘的大海,「看到海,腦海中都會浮現文字....。」她抬頭,好像將思緒帶回記憶中的那片海。

「浪,跟隨風,一道道打向岸邊,我趴在衝浪板上準備,看著眼前的浪花,總想著,為什麼會選擇這道浪?錯過這道,會怎麼樣嗎,其實並不會。」就好似人生一樣,就算錯過一道浪,衝失敗,也沒關係,重要的是,從中學習了什麼,就如同,一次次衝浪時,去抓時間,加快或放慢速度,總有學會的那一天。邑葵自信的描述著「生活亦如此,不要怕犯錯,可以從錯誤中學習;不要怕嘗試,試過才知道,什麼適合你,能帶給你開心。」

一圖看懂

(圖/邑葵經紀人 提供)

分享本圖

我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即將邁入四十,但那是必須停止前進的理由嗎?並不是。只要人活在世,就能追尋所愛。邑葵,用實際行動,表達出自己的態度,而她的故事,同時激勵著許多人,勇敢跨出那一步,她總說,「我會回想,過去做的事情,以及餘生,想活成什麼樣的人,我也許不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也不是有錢人,或是非常優秀的好人,然而,若我所擁有的故事、信念,能帶給別人正面影響,那我會很開心。

接下來的生活,想怎麼過,相信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人生就像畫筆,每個時期都揮灑不同色彩。她用閃亮的眼神告訴我,「我的夢想,是跟今年世壯運上勇奪蛙式金牌的 97 歲的唐成瑤一樣,在年老時,還能繼續參賽。」持續選擇所愛,追尋所愛,我彷彿看見,就算滑倒很多次,但依然堅定走向泳池旁,站在準備板上,縱身一躍,濺起水花的游泳選手 − 邑葵。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圖片:Nothing)3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Nothing 中 聽見世界|Nothing Ear (Open) 評測:開放式耳機的美學誘惑與真實挑戰

Nothing Ear (Open) 以開放式耳掛設計與透明美學吸引設計愛好者,也為長時間配戴者帶來舒適新解方。然而在真實使用中,...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圖/@ARABAKIROCKFEST X)

2025日本必去六大音樂祭:落於山中湖畔 x 遠觀富士山,解鎖絕美聽團地點!

在人群中唱著歌曲,隨著旋律自由的擺動,彷彿靈魂被拉入音樂的世界…。 聽團,是許多人追尋自由的方式,享受音樂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喜愛樂團的人數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