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泡裡的真誠與轉變:高爾宣OSN 的音樂、生活與汽水般的清爽人生

(圖/高爾宣OSN 提供)

六月記者會結束的瞬間,高爾宣OSN 一聲「透心涼,心飛揚」剛喊出口,華山文創園區的天空就下起了大雨,就像是老天爺也被這股清爽能量震撼,跟著一起放鬆下來。我走進他的休息帳篷中,空氣裡混合著一點點的緊張與期待,畢竟那是高中住在我耳機裡的人,多少有點慌張。高爾宣OSN 感覺是一個親切又隨和的人,一邊笑著跟工作人員打趣,一邊打量四周,彷彿在感受即將展開對話的氣場。我想,這是一場不那麼正式、但無比真誠又有趣的訪談。

從好玩的比喻開始:「如果你是汽水裡的氣泡,你會是什麼樣的氣泡?」他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想了想,接著笑著說:「我應該是那種一開瓶就會噴出來的氣泡吧!」他解釋,自己平常雖然會獨處、思考很多事,但一旦進入創作或表演的狀態,就是那個被打開瓶蓋的瞬間,猛烈而真摯地釋放。

一圖看懂

「如果你是汽水裡的氣泡,你會是什麼樣的氣泡?」高爾宣OSN 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想了想,接著笑著說:「我應該是那種一開瓶就會噴出來的氣泡吧!」(圖/高爾宣OSN 提供)

分享本圖

初衷如海,音樂是情緒的出口

高爾宣OSN 提到,一直以來最能代表他個人的詞語,就是「#osnrap」。那不只是個簡單的 hashtag,更是一種精神象徵:無限寬廣、略帶反叛,卻又包容一切情緒的載體。回憶起自己最初創作的動機,是在國外唸書時,對家的思念與心裡無法言說的壓力:「那些想法就像氣泡一樣卡在身體裡,我需要一個出口,創作來抒發。」

而這些情緒,最終都轉化成了一首首寫實又動人的歌曲。從青澀戀愛到成家立業,他的創作主軸從未離開過「真實」二字。他說:「以前那個時期,大家都在比較『戀愛腦』,歌自然也偏向感情面;現在有了小孩,寫出來的東西也會更溫暖、更偏向家庭。」

關於他靈感的轉換

有時真的卡關了,他會選擇去聽不同風格的音樂,甚至分頭進行多首歌的編曲,讓靈感自然流動與徜徉。(圖/高爾宣OSN 提供)

分享本圖

身為一個創作型的歌手,我其實最好奇他在沒有靈感的時候會做些什麼?或是最喜歡在什麼時候創作?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半夜,還有打開一罐『雪碧』的時候。」他笑說,有時真的卡關了,會選擇去聽不同風格的音樂,甚至分頭進行多首歌的編曲,讓靈感自然流動與徜徉。

最令我感到驚喜的是,高爾宣OSN 不只是個在音樂裡翻騰情感的創作者,同時也是一位對大自然懷有深厚情感的男子。當談到創作瓶頸時,他並不急於強逼自己「產出」,而是選擇「抽離」,除了會試著聽聽與自己風格截然不同的音樂來觸發靈感之外,他也會用一種更純粹的方式:走進大自然。

「大自然讓我回到最原始的狀態,現在手機資訊太多了,我其實很少用社群。」他這樣說。比起滑手機,沈浸在虛擬世界所帶來的暫時性快感,他更願意抬頭看看遠方的山、海、或是一片隨風搖曳的綠意,讓思緒得以慢慢沉澱。平時看起來又酷又有型的高爾宣OSN ,沒想到私底下最喜歡的,竟然是遠離塵囂、親近山海的自在時光。

音樂的變與不變:從瘋狂少年到溫暖父親

從年少時那種帶著衝勁的創作狀態蛻變而出,如今的高爾宣OSN 已逐漸收斂了稚氣與橫衝直撞的鋒芒。音樂不再只是抒發情緒的出口,而是成為記錄生活、描繪家庭溫度的方式,「主題更溫暖、柔和。」(圖/高爾宣OSN 提供)

分享本圖

在成為父親之後,高爾宣OSN 的音樂風格也悄然有了變化,「髒話變少了,十八禁內容也不寫了。」當被問到是否享受這個改變,他語氣平靜地說,卻能感受到這是一種由衷的轉變。從年少時那種帶著衝勁的創作狀態蛻變而出,如今的他已逐漸收斂了稚氣與橫衝直撞的鋒芒。音樂不再只是抒發情緒的出口,而是成為記錄生活、描繪家庭溫度的方式,「主題更溫暖、柔和。」

高爾宣OSN 說自己寫歌的方式從來沒變,他說道:「我沒辦法創作跟我生活無關的東西,所以我寫的歌,都是我正在經歷的事。」這樣的真實與誠意,讓他的音樂總能在不同階段與聽眾產生共鳴。後來,他更是堅定地說:「我應該不會停止創作,因為這是為了排解我 overload 的腦袋。」即便說話時語速稍快了點,但那正是他對音樂、創作的熱忱與熱愛。

最後,當被問到,如果要用一句歌名或形容詞來濃縮他現在的生活與身份時,他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大展鴻圖!」語氣輕鬆中帶著幾分幽默,卻也藏著一種沈穩的自信。我能感受到,如今的他對現狀感到滿足,更從容地享受這個階段的自己與生活。「其實現在真的滿開心的,或者說,『透心涼,心飛揚』也可以!」話才一說完,休息帳篷裡立刻笑聲四起,氣氛歡樂又輕鬆,只能說,他真不愧是敬業又聰明的品牌大使!

對高爾宣OSN 來說,「雪碧」不只是一瓶氣泡飲料,更是一種生活態度:清爽、酷爽、率性,正如他本人,直來直往、不拖泥帶水,享受當下,活在每一刻。他與「雪碧」的搭配,毫不做作,反而自然得就像命中註定。在他的世界裡,音樂不只是創作工具,而是一種記錄生活的方式。那些冒出來的氣泡從未消失,只是隨著年歲成長,轉化成另一種節奏,它們依然充滿力量,依然真誠,依然能在不經意的時刻喚醒對生活的感知。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圖片:Nothing)3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Nothing 中 聽見世界|Nothing Ear (Open) 評測:開放式耳機的美學誘惑與真實挑戰

Nothing Ear (Open) 以開放式耳掛設計與透明美學吸引設計愛好者,也為長時間配戴者帶來舒適新解方。然而在真實使用中,...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圖/@ARABAKIROCKFEST X)

2025日本必去六大音樂祭:落於山中湖畔 x 遠觀富士山,解鎖絕美聽團地點!

在人群中唱著歌曲,隨著旋律自由的擺動,彷彿靈魂被拉入音樂的世界…。 聽團,是許多人追尋自由的方式,享受音樂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喜愛樂團的人數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