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東奧主場館,更是都市中的森林!7個作品走進建築大師隈研吾的「負建築」

新國立競技場(圖 / JAPAN SPORT COUNCIL)

2020 東奧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溫潤沉穩的木材與夏日陽光交織,營造出森林般的氛圍,幕後功臣為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因其義無反顧貫徹「負建築」理念,才成就了宛若一棵「生命之樹(Living Tree)」的新場館。一同藉由隈研吾的 7 個作品,了解其建築的特色及魅力,品味其中的奧妙!

【追縱 1% Style IG帳號】和1%頂尖專家一起提升生活質感

由天災反思的「負建築」:環境才是主角,建築只是配角

繼安藤忠雄、伊東豐雄後,日本現今最當紅的建築家就屬隈研吾,曾獲芬蘭、義大利、日本等多國建築大獎,不同於現代多數建築師的新潮與浮誇,他擅於運用水、石、竹、木、土、和紙等天然建材,透過「堆疊」、「倚靠」、「編織」及「膨脹」這四個概念來將建築重新定義與詮釋,並以低調沉穩的風格,設計出結合日式和風、東方禪意、自然環境的作品,傳遞細節中的美好。

一圖看懂

隈研吾(圖 / 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 J.C. Carbonne)


分享本圖

對隈研吾來說,20世紀末的各種前衛建築風格過於重視外觀而忽略本質,從阪神大地震到 911 事件、311大地震,揭露出現代建築物理性的缺失及脆弱。有鑑於此,他提出對建築與人的關係的深刻省思——「有沒有可能建造一種既不刻意追求象徵意義又不刻意追求視覺需求的建築呢?」正是在這樣的悲觀氛圍中,誕生了「負建築」,主張建築是配角、環境是主角,以就地取材、環境友善的設計讓建築替土地發聲,期待找出一條永續而和諧的出路,與時間、自然共存共進。

東奧主場館,當森林的光線、氣味和色澤走入競技場

隈研吾表示:「我並不想將自己的創作風格強加在地點上,而是從每一個場域獲得靈感,自然而然打造出不同樣貌的建築。」因此「新國立競技場」選用日本在地素材,以造成最小傷害、結合明治神宮周遭綠地的方式改建,展現出隈研吾對自己作品的希望——與環境和諧共存。

一圖看懂

新國立競技場(圖 / Olympics


分享本圖

以日本國內 47 都道縣府的原生木材打造場館上方 360 度多層次木質量體,屋簷更融入從奈良法隆寺五重塔由下向上看取得的靈感,只要在新場館仰望,木製屋簷重壘的設計便映入眼簾,不僅傳承了日本木造建築精神,更代表著全國同心參與東奧的團結。

一圖看懂

新國立競技場(圖 / 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分享本圖

隈研吾曾說:「除了用眼睛去觀察,更要用雙腳,用耳、鼻、口等整個身體來感受一個地方的光、風、聲音、氣味,與這個場域互感交流。」從新場館屋頂灑落的光線,就如同枝葉縫隙透出的暖陽,而座位顏色以深褐、深綠、灰、黃綠、白色隨機排列,俯瞰之下令人聯想到落葉的形象,木材的香氣更增添臨場感,營造出森林般的氛圍。

一圖看懂

新國立競技場(圖 / AP Newsroom)


分享本圖

蘇格蘭 V&A 博物館,彷彿泊於河岸的一艘船

全球指標博物館 V&A 丹地(Dundee)分館比鄰泰河(River Tay)水岸,隈研吾以奧克尼群島海崖景觀為靈感,紋理粗獷的混凝土板變換不同角度水平疊放,形成有豐富陰影及變化的「懸崖」,加上建築中央的鏤空設計,置身其中宛若眺望蘇格蘭海面一般。

一圖看懂

V&A Dundee(圖 / V&A Dundee@Facebook


分享本圖

隈研吾認為,建築不該成為環境的阻礙,而是連結人與環境的橋樑。丹地分館外觀有如一艘停泊於岸邊待出航的船舶,體現城與河、海與陸的對話,重新連接街道與水岸、都市與自然,儼然是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的最好註解。

一圖看懂

V&A Dundee(圖 / 忠泰美術館提供)


分享本圖

丹麥安徒生博物館,迷宮花園裡的童話幻境

位於丹麥、不久前才正式開幕的全新安徒生博物館,作為「負建築」理念的體現,以溫潤木材結合大量綠植,塑造出童話般的森境。此外,因以安徒生所著《打火匣》為靈感,建築整體有三分之二位在地下,遊客彷彿走入童話裡,化身書中的士兵,一同探索地下的奇幻世界。

一圖看懂

安徒生博物館(圖 / 安徒生博物館官網


分享本圖

另一大特色是綿延全區的迷宮般花園,鳥瞰之下可見綠意、草木環繞整座園區,更透過影像、燈光及音效,具象化安徒生的故事,讓每位遊客都能用不同於閱讀的方式,親身體驗安徒生童話的迷人所在。

一圖看懂

安徒生博物館(圖 / 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分享本圖

角川武藏野博物館,夢幻8公尺書架劇場

位在埼玉縣的角川武藏野博物館,是日本首間結合美術館、圖書館與博物館的複合式建築,整體宛若一顆巨大的岩石,由2萬片山東花崗岩石片砌成,外觀上相當有氣勢。

一圖看懂

角川武藏野博物館(圖 / 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分享本圖

館中隨處可見知名出版商角川出品的動漫及小說,其中位在四及五樓的「書架劇場」更引發熱議,足足8公尺的空間共收藏了35萬件作品,還會定時播放3分鐘的燈光音樂秀,夢幻的場景早已成為熱門打卡點。

一圖看懂

角川武藏野博物館(圖 / 角川武藏野博物館@Facebook


分享本圖

台灣也有隈研吾,檜木堆疊的白石畫廊

位在台北內湖的白石畫廊,是隈研吾首次參與的畫廊設計。畫廊常被形容為「白盒子」——泛指一切純粹、明亮的藝術展示空間,為了不影響每位觀眾獨立的審美體驗,隈研吾以其標誌性的木材,保持空間的中性,同時又增添溫暖感受。

一圖看懂

白石畫廊(圖 / 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分享本圖

整體雖只使用檜木一種材料,但透過改變角度、調整排列,空間被賦予了無限的可能,豐富的變化帶來多層次的感官體驗。

一圖看懂

白石畫廊(圖 / 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分享本圖

花蓮貨櫃屋星巴克,傍海元素就地取材

一圖看懂

星巴克花蓮洄瀾門市(圖 / 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分享本圖

星巴克花蓮洄瀾門市,以純白貨櫃屋成為席捲全台的網美景點,同樣是出自隈研吾之手!外觀以曾穿梭世界各大城市的 29 個貨櫃為材,回收利用並堆疊成倒金字塔型的三層建築,室內色彩繽紛又大膽鮮明的拓印工法,佐以沈穩木材設計,再次呼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負建築」哲學。

一圖看懂

星巴克花蓮洄瀾門市(圖 / 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分享本圖

新竹 The One 南園風檐,九降風與檜木的對話

一圖看懂

新竹 The One 南園風檐(圖 / The One 南園人文客棧


分享本圖

「風檐」為隈研吾在台灣首件作品,以層層相疊的九重山為基礎,融入九降風吹拂大地意象與南園土地對話,以檜木榫接方式,承襲三十年前漢寶德教授設計的南園檜木建築群,17 層框架結構層層相疊不斷攀升,形成風的流動與九重山的天地對話,感受到大自然的無盡生命力。

一圖看懂

新竹 The One 南園風檐(圖 / 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分享本圖

重構中台灣的天空與森——台中巨蛋、勤美術館2.0

預計 2026 年完工的「台中巨蛋」以天空迴廊、運動公園、世界地標、市民樂園為設計主軸,隈研吾再度以地方特色為靈感,建築外觀以大甲藺草編織文化構想,象徵與環境融合、生生不息。

一圖看懂

台中巨蛋模擬圖(圖 / 台中市政府


分享本圖

即將於 2023 年接替工家美術館的「未來勤美術館」,以「森」為概念,建築外觀如同起伏的山丘,四處皆有草木圍繞,將草悟道的綠意一舉延伸,譜出人文與自然兼備的街景,屆時勢必將成為市民休憩的新地標。

一圖看懂

勤美術館 2.0 內部模擬圖(圖 / 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分享本圖

責任編輯/江庭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謝文(圖/嘉林餐旅集團提供)

與米其林主理人的一席話|當料理是一種修行:謝文師傅留給我們的火候、哲學與溫度

這是一篇屬於「懷念」的文章。謝文的一生,是半世紀的料理修行。從香港福臨門到台北文華東方雅閣中餐廳,再到捌伍添第與貳零捌公館,他始終相信料理要「真」與「純...

俞1

一步之遙的綠夾克夢:從練習場走上 PGA 巔峰,俞俊安改寫台灣高壇的下一頁

從中壢的小小練習場,到世界最嚴苛的 PGA 巡迴賽舞台,俞俊安用執念與冷靜闖出冠軍之路。差一桿的遺憾、數據與策略的養成,...

1

從自然汲取靈感,為夢想鍍上光芒:Jean Schlumberger 的異想與自然語彙,如何成為 Tiffany 百年靈魂

「對我而言,珠寶藝術首要是一種表達的方式,在時尚的慣常框架以外,表現另一種可能:純粹與持久的美態。」 —Jean Schlumberger...

新版旺卡,會跳踢踏舞?百老匯《巧克力冒險工廠》音樂劇開賣:3D視覺特效 x 魔術幻象,開啟奇幻旅程

還記得孩童時期,看完《巧克力冒險工廠》電影,總會幻想自己住在一座巧克力蓋的世界中,不論是椅子、桌子、電視,都是由巧克力製成,隨手一沾,...

(圖/貝克傢俱 提供)

用設計找到回家的歸屬感:四大療癒設計,從靜謐書房到與自然融合的戶外陽台,勾勒溫馨家園

下班後,走在熟悉的街道上,抬頭看著路燈照著黑夜,思考著一整天發生的事,轉眼間,來到家樓下,打開房門,家中獨有的清香迎面而來,深吸一口後,心情瞬間平緩,...

1

熱愛與真誠的力量|屬於于長君的燦爛星光:緩慢前行,也能很亮眼!

「我不敢說我有多成功,但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于長君說道。 每次給別人祝福的時候,我都會說:希望你能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中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