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第二次見到黑洞竟在銀河系的中央、李克強走出習近平陰影,尋找接班人,以及其他國際大事

人類第二次見到黑洞的真面目,這次在銀河系的中央(圖/AP)

人類第二次見到黑洞的真面目,這次在銀河系的中央;李克強走出習近平陰影,修復中國經濟、尋找接班人⋯⋯在 1% Style《明日速寫》系列,我們會以短新聞的模式關注「攸關未來」的重要事件,而國際、商業將是其中的首選。歡迎訂閱電子報,快速接收《明日速寫》的後續內容。

點此》免費訂閱電子報

在本週《明日速寫》的國際角度,我們關注以下事件對未來的影響:

 

人類第二次見到黑洞的真面目,這次在銀河系的中央

一圖看懂

人類第二次見到黑洞的真面目,這次在銀河系的中央(圖/AP)

分享本圖

風傳媒報導: 質量超過400萬個太陽,看起來卻像一個甜甜圈!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真面目揭曉

天文學界最近展示了銀行系中央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真面目,質量超過 400 萬顆太陽、看起來像個甜甜圈,強大的重力場足以扭曲時間和空間,連光線也無法逃脫。

當一部分物質被黑洞吸引時,會被加熱到極高溫並且噴出,因此可以進行觀測,而這也是人類史上第二度見識到黑洞的真實面貌。

 

刪除「不支持台獨、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國務院更新台美關係簡報

一圖看懂

刪除「不支持台獨、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國務院更新台美關係簡報(圖/Mark Thomas @Pixabay)

分享本圖

風傳媒報導:刪除「不支持台獨、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美國務院更新台美關係簡報

美國國務院在近期更新了對台關係的文件,新版除了將「對台6項保證」納入一中政策、確認台灣是美國印太重要夥伴外,也刪除「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支持台灣獨立」等字句。

舊有版本內容是根據 1979 年美中建交公報,內容包含: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支持台灣獨立、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分歧、反對任一方片面改變現狀......等。

 

李克強走出習近平陰影,修復中國經濟、尋找接班人

一圖看懂

李克強走出習近平陰影,修復中國經濟、尋找接班人(圖/H. Hach @Pixabay)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報導:李克強走出習近平陰影,努力修復中國經濟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雖然長期被習近平邊緣化,但近來正在持續發揮影響力,成為制衡習近平的潛在力量。

中國最近陷入近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而李克強正在發揮作用,促使習近平拉回一些遠離西方資本主義、導致中國經濟放緩的措施。

李克強的任期目前只剩下不到一年,而習近平正在為持續執政鋪路,因此李克強如今的目標,包含物色一位可以同樣起到制衡作用的新總理。

 

全世界都在擔心通貨膨脹,只有日本希望物價漲得猛一點

一圖看懂

全世界都在擔心通貨膨脹,只有日本希望物價漲得猛一點(圖/Jezael Melgoza @Unsplash)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通膨真的是壞事嗎?對日本可能不一樣,物價上漲來得猛烈一些,也許會更好…

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來說,通貨膨脹都是正在面對的頭痛問題;但對日本來說,反而希望通貨膨著可以來得猛烈一點。

扣除能源和生鮮食品的價格,目前日本經濟仍在萎縮的情況,30 年以來工資水平停滯不前,因此日本政府一直希望把經濟導向通貨膨脹的路上。

專家認為,要透過通貨膨脹實現工資上漲,雖然不太容易,但確實存有一線希望。

歡迎訂閱《明日速寫》電子報,以短新聞追蹤攸關未來的重要大事。

點此》免費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圖片:Nothing)3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Nothing 中 聽見世界|Nothing Ear (Open) 評測:開放式耳機的美學誘惑與真實挑戰

Nothing Ear (Open) 以開放式耳掛設計與透明美學吸引設計愛好者,也為長時間配戴者帶來舒適新解方。然而在真實使用中,...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圖/@ARABAKIROCKFEST X)

2025日本必去六大音樂祭:落於山中湖畔 x 遠觀富士山,解鎖絕美聽團地點!

在人群中唱著歌曲,隨著旋律自由的擺動,彷彿靈魂被拉入音樂的世界…。 聽團,是許多人追尋自由的方式,享受音樂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喜愛樂團的人數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