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成為歐洲最大 IPO、電動車環保程度被研究質疑,以及其他一週商業大事

保時捷成為歐洲最大 IPO、電動車環保程度被研究質疑,以及其他一週商業大事(圖/保時捷官網)

保時捷在歐洲掛牌上市,是歐洲史上最大 IPO 之一;美國新研究指出,電動車未必對解決空氣污染有幫助⋯⋯在 1% Style《明日速寫》系列,我們會以短新聞的模式關注「攸關未來」的重要事件,而國際、商業將是其中的首選。歡迎訂閱電子報,快速接收《明日速寫》的後續內容。

點此》免費訂閱電子報

在本週《明日速寫》的商業角度,我們關注以下事件對未來的影響:  

 

保時捷在歐洲掛牌上市,是歐洲史上最大 IPO 之一

一圖看懂

保時捷成為歐洲最大 IPO、電動車環保程度被研究質疑,以及其他一週商業大事(圖/保時捷官網)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報導:保時捷上市首日走高,締造德國幾十年來最大IPO

上週,保時捷(Porsche AG)在歐洲正式掛牌上市,股票將在法蘭克福交易所開始交易。

原本歸屬福斯集團旗下的保時捷,在本次 IPO 估值達到 750 億美元,直逼母公司福斯汽車 832 億美元市值,讓保時捷一口氣成為全球前五大汽車製造商,也是歐洲史上規模最大的 IPO 之一。

 

美國新研究指出,電動車未必對解決空氣污染有幫助

一圖看懂

美國新研究指出,電動車未必對解決空氣污染有幫助(圖/Gleb Kozenko @Unsplash)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永續救星變殺手?美國70%的州,電動車產生的空氣顆粒物污染,竟比汽油車更多?

 

電動車近來是全球各國關注的重點,然而《華爾街日報》根據一項美國研究指出,若以最危險的空氣顆粒物污染來看,電動車產出的量比汽油車更多;另一項研究指出,每增加一輛電動車,也會因為空氣污染造成平均 1,100 美元的外部成本。

除了上述兩個研究外,電動車還有一項長期挑戰:電動車電池的生產需要耗費大量能源,而目前大多仰賴中國煤炭;根據國際能源署估計,電動車的二氧化碳排放大約只是汽油車的一半,可能不如許多人想像得多。

 

氣候變遷嚴重,法國人被迫改變製造葡萄酒的方式

一圖看懂


氣候變遷嚴重,法國人被迫改變製造葡萄酒的方式(圖/Vladyslav Lytvyshchenko @Unsplash)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報導:Climate Change Forces French Vineyards to Alter the Way They Make Wine

全世界最高價值的葡萄酒產地——法國,目前正在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包含氣候本身帶來的溫度變化,以及過度乾燥帶來的野火。

異常乾燥的夏日,容易導致野火,燒毀葡萄園,工作人員必須改變葡萄園的環境,阻斷大火燃燒的路徑;而在氣溫本身的影響下,葡萄也必須大幅調整收割時間點,或是改種植在氣候涼爽的土地上。

 

Meta 進行人事凍結,轉向聚焦優先度最高的項目

一圖看懂

Meta 進行人事凍結,轉向聚焦優先度最高的項目(圖/@timothyhalesbennett @Unsplash)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報導:Mark Zuckerberg Freezes Hiring at Facebook-Parent Meta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Facebook 母公司 Meta 近期開始進行人事凍結,只關注進行優先度最高的重要項目,並且會採取更多措施降低公司成本。

從今年七月份起,Mark Zuckerberg 就曾經表示會「穩定減少員工人數成長」,並且在減低招募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對長期計畫的影響。

歡迎訂閱《明日速寫》電子報,以短新聞追蹤攸關未來的重要大事。

點此》免費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圖片:Nothing)3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Nothing 中 聽見世界|Nothing Ear (Open) 評測:開放式耳機的美學誘惑與真實挑戰

Nothing Ear (Open) 以開放式耳掛設計與透明美學吸引設計愛好者,也為長時間配戴者帶來舒適新解方。然而在真實使用中,...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圖/@ARABAKIROCKFEST X)

2025日本必去六大音樂祭:落於山中湖畔 x 遠觀富士山,解鎖絕美聽團地點!

在人群中唱著歌曲,隨著旋律自由的擺動,彷彿靈魂被拉入音樂的世界…。 聽團,是許多人追尋自由的方式,享受音樂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喜愛樂團的人數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