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居家娛樂——登曼波個展》:以私密影像重構當代酷兒群像,展開對家庭、情慾的拆解

居家娛樂——登曼波個展

甫於11月19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開展的「居家娛樂―楊登棋(登曼波)個展」延續 2019 年榮獲臺北美術獎首獎的作品《父親的錄影帶》之脈絡,藝術家楊登棋(登曼波)以個人生命經歷為軸心,從青少年時期透過一卷錄影帶獲悉父親或隱或明的同志性取向,延展出對親子關係、性、LGBTQ+ 族群中避而不談的話題等主題。

在經歷 2021 年《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入圍台新藝術獎、參與駐校藝術展、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覆寫真實:臺灣當代攝影中的檔案與認同」群展等過程後,藝術家也透過觀眾的反應試探大眾對主題的想像,發掘可持續深入對話之面向等階段;並從過往作品較為幽微的敘事,發展出更積極的對話方式。

一圖看懂

藝術家楊登棋(登曼波)在《居家娛樂》展覽中,藉由錄相裝置作品探索親密關係、性、身份認同等主題。(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分享本圖

本次展名源於楊登棋從父親處所獲得的錄影帶之上,楊父以親筆註記著的「居家娛樂」四字。在 2022 年創作的《HOMING》、《钟亮》等錄像裝置作品中,藝術家從生活中相遇的人、事、物持續解密、回應父親自拍錄影帶後所衍生的線索。楊登棋不僅呈顯「家」與「性」的相互參照與對話,同時也拆解自身種種私密、而又關乎性別與自我認同的過往,進而透過其作品映射出跨越性別框架的關係顯影。

一圖看懂

楊登棋(登曼波),《钟亮》(影像截圖),2022,錄像裝置,20分33秒、循環播放。(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分享本圖

第一展間:「暗房」

本展以「暗」與「亮」的兩種空間形式,織疊錄像、裝置、平面攝影作品、聲音及光線等相異的語彙。踏進展間入口,隨即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水缸中,在昏暗的燈光下緩緩流動的影像。楊登棋在本次展覽中,透過各種符號,在空間中重新編排、組構象徵及隱喻,緊緊扣合著找尋身體自我認同及自由的主題。

一圖看懂

《居家娛樂》展覽中,藝術家以魚缸象徵情慾的流動。(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分享本圖

在第一展間中,楊登棋邀請藝術家羅智信打造 13 間「暗房」裝置,象徵同志酒吧或三溫暖內常見的隔間,邀請觀者在有限的光源下,運用身體及眼睛以外的感官來覺察展間的內部結構與環境。部分暗房中分別放映著 8 位受訪者各自對於原生家庭、性別認同或性經驗的自我敘說,包含跨性別者、台灣新住民、在多元成家下成長的女孩、童年受性侵者、成人電影主角、正在探索自身性向的男孩及流亡的韓國酷兒等。

一圖看懂

《居家娛樂》展覽第一展間中13 間「暗房」裝置,象徵同志酒吧或三溫暖內常見的隔間,以循環的錄像播放著不同受訪者的故事。(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分享本圖

展間後方則播放著藝術家與其父親、母親別具意義的訪談對話,隱隱流露出家庭成員自由、灑脫與豪放的態度,伴隨著映照在魚缸上曖昧不明的「居家娛樂」影帶片段,幽微的展陳也暗喻著同志處在深櫃、不可見的現實境遇。

一圖看懂

《居家娛樂》展覽第一展間末,以竹架架設的投影裝置上播放著藝術家與其父親、母親的訪談對話。(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分享本圖

第二展間:「亮室」

展覽第二展間「亮室」的中央置放著作品《複寫:認同__父親的錄影帶》中曾出現的床框,兩道牆面分別展示黑白及彩色攝影:前者多為肖像主題,被攝者們泰然自若地展現出自我身體的姿態,也可以看到暗房隔間裡的受訪者也藏身其中;後者則以紛雜多元的樣貌捕捉 LGBTQ+ 文化的豔放與不羈,以及如何追尋一種忠實面對自我欲求的狀態。

一圖看懂

《居家娛樂》展覽第二展間「亮室」展出許多展現被攝者身體姿態的黑白肖像。(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藝術家以攝影捕捉 LGBTQ+ 文化多元、豔放、不羈的樣貌。(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分享本圖

藝術家透過暗與亮的對比、私密與公眾的參照之間,藉由影像敘述複合的自我認同,同時也在對於慾望的拆解與重構中,接繫從個人與家族,並擴延至整個世代的當代酷兒群像。如同藝術家所提:「在觀看、聆聽,以及身體與所有感官的探索間,曾被認定該隱晦的,如今開誠布公,沒有定論需在展間裡成形,但所有被呈現的,都理當引起討論。」

楊登棋的酷兒身分,始終寓居在自身的藝術實踐中。除了以影像自述其生命史與家族史,他也不斷拭去二元界線,捕捉性向潛在的流動性和多樣性,並運用自身鏡頭記錄變裝皇后、跨性別者等非二元性別的「LGBTQ+」族群,透過影像創作,企圖將看似私密的展覽命題以及概念,展呈於一個公眾的美術館之中,重新展開人們對於酷兒身體與多元成家的想像。

一圖看懂

「居家娛樂—楊登棋(登曼波)個展」主視覺。(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分享本圖

居家娛樂—楊登棋(登曼波)個展

時間|2022.11.19(六)- 2023.02.12(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地下樓 E、F展覽室(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相關資訊|北美館官網展覽介紹最新活動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unsplash)

城市學》揭開東南亞神秘族群的面紗:深藏在熱帶雨林中的峇峇娘惹

談起東南亞文化,我想許多人會想到潮濕的熱帶雨林氣候、碧海藍天,抑或是充滿辛香料的南洋美食。人們的膚色似乎比較深,嘴裏說著似懂非懂的語言⋯⋯...

Galaxy Ring1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試圖掌管一切的魔戒所為何來?|評測 Samsung Galaxy Ring 與其未來想像

或許你可以說,在智慧型手機推出之後(尤其是那個被賈伯斯稱為「寬螢幕的 iPod 、革命性的行動電話、前所未見的網路通訊裝置」的 iPhone ),...

(圖/pexels)

1% KNOWLEDGE》關於微醺:威士忌也有風土?品酩威士忌你一定要知道的幾個名字

說到「風土」兩個字,你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會是葡萄酒,但威士忌的「風土」更為複雜,卻也更加有趣,這一次 1% Style 帶你走訪威士忌的世界,從「...

(圖/采昌國際多媒體)

對日本人來說,《孤獨的美食家》絕對是科幻片?與松重豐的深度對談,「獨食精神」依舊能影響世界

在網路流傳的「國際孤獨指數表」內,「獨食」可說是挺引人關心的活動。可說實在,現代人因應生活壓力,選擇汲營度日,獨食,也只是想擁有一段只屬於自己的安靜時光,...

(圖/ Pexels)

咖啡豆又漲了?價格創半世紀最高,全球研究:千萬咖啡農「活在貧窮線下」

剛睡醒來一杯冰冷、溫熱的咖啡提神,感覺精神都來了,這是許多上班族和學生的每日必需品。全世界多達 100 種以上的咖啡品種,你最喜歡的是哪一種呢?冰美式、...

(圖/葛飾戴斗 繪、Amazon.com、派對咖孔明 X)

三國志 Made in Japan?從漫畫電玩到企業聖經,日本如何將三國玩得出神入化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曾作為軍閥門下賓客的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的開場白就寫了這麼一段話,總結了中華文化對戰爭、對歷史始終反覆重演的基礎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