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實驗室|關於腕錶 》瑞士國際鐘錶展直擊現場:走訪 Watches & Wonders 的「平靜與波瀾」

關於鐘錶6月 8

談到國際影響力最高的鐘錶盛事,全世界的愛錶人肯定都一致望向了 Watchs & Wonders Geneva 「鐘錶與奇蹟」高級鐘錶展。自從 Basel World 巴塞爾錶展歷經疫情及大型品牌紛紛退出展會的一連串風波後,影響力早已大不如前,取而代之的,是年年舉辦在瑞士第二大城日內瓦的 W&W,成為鐘錶商業展會的領頭羊。

算上今年(2024)的話,我也連續飛了瑞士二十幾個年頭,除了作為一名經銷商,有必要透過這一年一度的機會,觀察當年度的鐘錶趨勢之外,也能親眼看看今年各家品牌展現的「誠意」如何,不過就結果來看,我認為今年的錶展,看似打了一副找不著明顯亮點的保守牌,更像是品牌在善用這段不穩定的年度「韜光養晦」。

一圖看懂

Watches & Wonders 展覽為期一週,集齊 54 家鐘錶品牌共襄盛舉。(圖/龔家賢 提供)

分享本圖

為甚麼一年一度的日內瓦錶展如此重要?

還記得自己是約莫 2000 年第一次參與錶展,當時算是毫無頭緒的踏上這塊受阿爾卑斯山所環繞的寶地。在那個年代,還是 Basel Fair (Basel World 的舊稱)和 SIHH(Salon International de la Haute Horlogerie Geneve,W&W 的前身)兩個大型錶展的天下,前者自 1917 年就已在瑞士巴塞爾舉辦首屆展覽,是過去歷史最為悠久,規模最大的國際鐘錶珠寶展,參與者包括全世界最具著名的鐘錶商、珠寶商共襄盛舉(勞力士、百達翡麗、Swatch Group、LVMH 集團等);後者則是由歷峰集團旗下品牌卡地亞為首,出走 Basel 後另起爐灶的,主打「高端」、「邀請制」的鐘錶展,會場設立於製錶重鎮「日內瓦」。

一圖看懂

Basel World 主辦單位 MCH Group 在 2019 年舉辦了最後一次展會後,便宣布終止舉辦該錶展實體活動。(圖/龔家賢 提供)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圖/龔家賢 提供)

分享本圖

其中 Basel World 的盛大程度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除了鐘錶之外,還有珠寶、零件,及其他任何與鐘錶相關的產業都會想辦法參與,不過跟以純鐘錶品牌為主的 SIHH 不一樣的是,巴塞爾錶展非常像我們在世貿展覽館會看到的商展活動一樣,品牌眾多,且更接近普羅大眾,而 SIHH 則是在近年才開放一般民眾在展覽後幾日能買票入場,不然在早些年的 W&W 和 SIHH 都是只有 VIP、品牌和主辦方邀請的經銷商、媒體單位才能入場,在這方面,就成功與 Basel World 走出了截然不同的經營路線。

一圖看懂

2023 Watches & Wonders Geneva 展會現場(圖/wikipedia)

分享本圖

而上面提到的兩大錶展雖然多有不同,但都離不開品牌會利用這次機會,好好對代理商、經銷商、媒體及愛錶人士展現當年度品牌主題與未來走向的目的。至於我除了疫情快要爆發的那年缺席之外,其他每一年,我也都跋山涉水的參與到了,每一年在瑞士親眼見證各集團、品牌間的此消彼漲,對我來說,都是個能不斷在公司經營上,檢視後續如何調整步伐的重要指標。

品牌崛起的走勢

要說我在這 20 年來造訪瑞士錶展看到的一件事,那便是品牌從「依賴」銷售通路,到「自創」銷售通路的一段成長歷程。曾經的錶展,還是提供給代理商、經銷商一個「下單商品」、「預估數字」的管道,因為很多的新品都是在展會結束的半年或一年後才上市,所有資訊也只能由紙本媒體取得,因此,能提前瞭解市場動向的瑞士國際鐘錶展,肯定會讓同業人員趨之若鶩,這能反映到早些年的展覽思維,就是以品牌與我們之間的買賣關係為基礎。可直到近年,我們能發現鐘錶主要的對話對象,已然發生巨變。

一圖看懂

在各大品牌展位上會舉辦獨家產品展示活動,邀請業內人士一窺新年度產品樣貌,是深入瞭解鐘錶製造秘密的絕佳機會。(圖/ Watches & Wonders)

分享本圖

以前從瑞士回來都得把行李箱沉甸甸的裝滿,不是買了甚麼巧克力伴手禮,是裝滿各家品牌厚重的紙本資料。但在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興起之後,其實各家大廠都開始注意到經營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專注在產品曝光和推廣品牌形象的行銷策略開始盛行,例如社團的分享操作便是一個明顯案例,還有疫情之後,品牌開始積極經營自媒體,曝光機會變得比以往更加密集頻繁,從這之中可以發現,過去的鐘錶不管品牌從大到小,都還是以「工匠」的身分自居,製錶佔了它們經營觀的一大部分,如此下來,自然需要地方商人的幫助來觸及海外市場,商業模式逃脫不了「B2B」 的單一,可時間推移到網路通訊發達的現代,品牌與消費者的實際距離,能依靠線上空間創造強而有力的「故事」來補足。

 

回頭也能用同樣的概念,比較這些年來錶展的變化:「商品」本身不再是品牌參加展會時唯一的著眼點,反而更著重在向消費者傳遞獨一無二的文化樣貌,和消費者做出最直接的價值對接,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品牌直營店開始佔據通路的明顯表徵。

2024 Watches & Wonders 鐘錶展現場走訪

在今年實際走訪瑞士之後,如果幫今年的 W&W 國際鐘錶展劃下簡短的註解,我要很可惜地說是「缺乏亮點」的,很多展會上發布的產品也和去年的新款式相差無幾,可以看到品牌在今年度並沒有在商品面做出大刀闊斧的革新,也許我們能歸咎於景氣確實不如以往?

國際局勢也因為區域戰爭,讓全球經濟情況產生了不小的動盪(特別是歐陸地區),加上疫情後,熱錢流向可能轉往了旅遊,及其他不同的投資標的分散,這些市場變化其實在鐘錶業的感受上尤其明顯。

儘管我在瑞士看到的景象,是各大品牌作品趨於保守的氛圍,可即便今年的展會散發了「度小月」的節奏,可再更深一層的觀察,我們能發現商品的保守,不代表策略與操作面也歸於保守,這更像是種為未來打算的穩扎穩打,加速佈局未來幾年的市場計畫,在市場低靡時做好準備。

一圖看懂

Waches & Wonders 觀展證。(圖/龔家賢 提供)

分享本圖

至於這些品牌依靠著甚麼方式養精蓄銳,就如前面提到的網路崛起,現如今,翻遍所有社群平台,應該都能發現無論品牌大小,它們都經營著影響力不小的自媒體,例如今年正逢 140 週年的瑞士鐘錶品牌百年靈(BREITLING),藉社群帳號的數位策展,將三位品牌過去三代的領導人物跨時空再度聚首,其現任執行長 George Kern 則積極的與品牌明星代言人同台互動,進行新產品預告搶先曝光。在自有帳號樂於分享親身試戴品牌新品的 IG 貼文,可說是將自己經營為 KOL 的品牌掌舵手,與明星代言人做出更貼近消費者的連結。

隨著鐘錶積極主動的尋求曝光,經銷通路也受到影響,開始建立起和顧客最直接的溝通渠道,坐在店內「等待客人上門」的時代早已成過去式,這也是我在 2024 年目前看到最重要的課題;再者,現在流行追逐的「流量」二字,我們還能在實體的鐘錶業界看到端倪,民間店面在這兩年開始被迫加速轉型,將重心與地點移往人流較多的蛋黃區或是百貨商場,這些趨勢都是幾年前還未出現的,在 2024-2025 這一年度卻開始蔚為風潮,而從現在到未來 2026 年的轉變,屆時相信會有更多值得我們討論的話題,期待整頓後的市場會掀起甚麼樣的新景色。

一圖看懂

Basel World 展覽會場(圖/龔家賢 提供)

分享本圖

【本文作者為 金光鐘錶總經理 龔家賢】

責任編輯/林家睿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非常林奕華 3

意念詮釋的轉化再轉化|屬於劇場與映画的非比尋常

你怎麼觀看「劇場」?舞台劇型態的表演的呈現,對於每個觀者來說其實是非常具有屬於自我的視角的,而每一個「視角」必須依靠特定時空的獨立存在,...

關於鐘錶6月 8

跨界實驗室|關於腕錶 》瑞士國際鐘錶展直擊現場:走訪 Watches & Wonders 的「平靜與波瀾」

談到國際影響力最高的鐘錶盛事,全世界的愛錶人肯定都一致望向了 Watchs & Wonders Geneva 「鐘錶與奇蹟」高級鐘錶展。自從...

膜拜酒 7

1% Knowledge》什麼是膜拜酒?推薦 2024 最值得品酩的三支加州葡萄名酒

如果你喝葡萄酒,一定聽說過「膜拜酒」的稱號。這種讓葡萄酒愛好者趨之若鶩的名酒,確實受到不少的追捧,也創造了相當高的「附加價值」。但什麼是「膜拜酒」,...

百老匯 6

城市學》遊走古典與大眾之間——淺談「百老匯」走入好萊塢流行文化的步伐

今年 4 月,在美國實境節目《魯保羅變裝皇后秀》( RuPaul's Drag Race,以下簡稱 RPDR )奪冠的臺灣表演者妮妃雅,...

cyber city 11

城市學 》「不宜居」也是種城市願景?當賽博龐克「Cyber City」成為我們的後末日家園

三月末《銀翼殺手》導演剪輯板重新上架串流平台,我們又有了難得的機會,一探這部科幻迷心中的類型經典,而《銀翼殺手》也是第一部將明確的「賽博龐克」概念,...

矽谷穿搭哲學 20

城市學 》如何不引人注目,又能展現你身價不斐?科技之都「矽谷」的時尚穿搭停看聽

在氣候夏乾冬雨的美國西岸灣區,常駐「矽谷」的科技新貴們,一直是推動尖端科技發展的領頭族群,八股一點的說,光是在求職履歷添上「矽谷」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