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百年歷史的紀實獻禮,台北 101「寶璣博物館珍藏巡迴展」輕喃寶璣 Tradition 系列前世今生

(圖/寶璣 提供)

寶璣近日特別以「寶璣博物館珍藏巡迴展( BREGUET Museum Treasure en Voyage )」為主題,於店內限定展出 4 款歷史錶款,作為引領台北 101 專賣店於正式開幕前的首場獻禮,引領錶迷與收藏家共同探索寶璣 Tradition 系列的前世今生。

一圖看懂

「寶璣博物館珍藏巡迴展」於品牌台北 101 專賣店限定展出。(圖/寶璣 提供)

分享本圖

「寶璣博物館珍藏巡迴展」於品牌台北 101 專賣店限定展出

時至今日,寶璣逾 200 項鐘錶專利發明,對於高級製錶業影響甚深,例如在 1780 研發首款自動上鍊懷錶( Perpétuell ),以及 1783 年發明的音簧、寶璣式指針、寶璣阿拉伯數字,還有 1786 年的手工操作的機刻雕花飾紋、1789 年的寶璣上鍊鑰匙、1790 年的降落傘避震器( pare-chute ),再加上 1795 年的萬年曆、寶璣雙層游絲、紅寶石工字輪擒縱結構( Cylinder Escapement )等,持續創造鐘錶奇蹟。

特別是 Subscription 訂製懷錶所使用的降落傘避震器,能有效避免因撞擊而造成的擺輪結構損傷。1790 年代,寶璣大師在他的好友、當時法國著名政治家暨外交官塔列朗( Charles Maurice de Talleyrand Perigord )的官邸之中,為現場達官顯要發表一款配備降落傘避震器的懷錶新作,據史料記載,當時寶璣大師將懷錶計劃性的落於地面,但錶款依然穩定走時運作,令眾人嘖嘖稱奇,也使得這項傲人發明在業界流傳開來。

N°1836 Subscription 單指針懷錶

1797 年,寶璣大師透過鐘錶業史上第一則廣告,去推廣他當時的全新懷錶作品,此錶款大幅簡化時間辨讀,同時有效降低製作時間與成本,也就是 1807 年 3 月 23 日售予 Gatereau 先生的編號 1836 Subscription 大型單指針懷錶。直徑 61 毫米錶殼以機刻雕花裝飾,採用白色大明火琺瑯錶盤,12 點鐘方向有隱藏式寶璣簽名,機芯具備中置發條盒、紅寶石工字輪擒縱結構,以及降落傘式避震裝置,製作於鐘錶堤岸( Quai de l'Horloge )工作坊,是寶璣大師在法國大革命後推出的典範傑作,成為今日 Tradition 系列的設計靈感來源。Subscription 懷錶以預訂形式販售,且價位相較平實,進而為寶璣開創一批全新客戶。

一圖看懂

(圖/寶璣 提供)

分享本圖

 N°2627 Tact Watch 觸摸錶

寶璣大師於 1810 年 10 月 22 號,售予 Titan 先生的編號 2627-Tact watch 觸摸式懷錶,採用機刻雕花飾紋灰色錶殼,40 毫米尺寸屬小型款式,訂製機芯採用中央發條盒、三臂黃銅擺輪、紅寶石工字輪擒縱結構,以及降落傘式避震裝置。錶殼外的金質鑲嵌珍珠指針與機芯時針同步運轉,使用者能以觸摸感受指針位置得知時間, Tact Watch 觸摸錶的特殊設計,也成為繼 Subscription 懷錶之後,成就今日 Tradition 系列的另一個參考重點。

一圖看懂

(圖/寶璣 提供)

分享本圖

N°3429 BB/11/9V6 Tradition 7027 腕錶

這款編號 3429 的腕錶,為寶璣於 2005 年發表的 Tradition 腕錶 18K 白金款式,38 毫米帶凹槽錶殼,搭配鍍銀機刻雕花錶盤,採用手上鍊機芯,藍寶石水晶玻璃底蓋,並具備防水 30 米性能。錶盤上的錶橋、齒輪、擒縱機構,以及 pare-chute 降落傘式避震裝置一目了然,再加上霧面噴砂  處理鎏金底板,忠實呈現 18 世紀末、19 世紀初寶璣大師的懷錶原創設計,同時被賦予當代腕錶在實用性與玩賞樂趣兼備的全新價值。

一圖看懂

(圖/寶璣 提供)

分享本圖

N°1936 CI BB/G1/9WU Tradition 7597 逆跳日期腕錶

時序來到 2020 年,寶璣於當年發表新款編號 1936 的 Tradition 7597 18K 白金腕錶,直徑 40 毫米,位於錶盤下半部的逆跳日期令人格外矚目,鍍銀金質偏心錶盤採用機刻雕花飾紋,從正面一眼望去,機械運轉美態一覽無遺,此錶款搭載 505Q 型自動上鍊煤灰色機芯,動力儲存達 50 小時,其中蘊藏寶璣矽擺輪游絲,再加上金質自動盤, 以及藍寶石水晶玻璃底蓋, 防水深度達 30 米。

一圖看懂

(圖/寶璣 提供)

分享本圖

承襲寶璣全球最新專賣店裝潢風格,步入新一代寶璣台北 101 專賣店,鐘錶同好便能明顯感受溫馨親切的嶄新氛圍,包括更具現代感的品牌標誌,採用深色美國胡桃木和大理石等尊榮材質,藉此襯托寶璣旗下各個系列作品。「寶璣博物館珍藏巡迴展」限定展期間,4款極富歷史價值的時計歷史之作,值得錶迷同好親自前往、細細品味箇中奧妙。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unsplash)

城市學》揭開東南亞神秘族群的面紗:深藏在熱帶雨林中的峇峇娘惹

談起東南亞文化,我想許多人會想到潮濕的熱帶雨林氣候、碧海藍天,抑或是充滿辛香料的南洋美食。人們的膚色似乎比較深,嘴裏說著似懂非懂的語言⋯⋯...

Galaxy Ring1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試圖掌管一切的魔戒所為何來?|評測 Samsung Galaxy Ring 與其未來想像

或許你可以說,在智慧型手機推出之後(尤其是那個被賈伯斯稱為「寬螢幕的 iPod 、革命性的行動電話、前所未見的網路通訊裝置」的 iPhone ),...

(圖/pexels)

1% KNOWLEDGE》關於微醺:威士忌也有風土?品酩威士忌你一定要知道的幾個名字

說到「風土」兩個字,你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會是葡萄酒,但威士忌的「風土」更為複雜,卻也更加有趣,這一次 1% Style 帶你走訪威士忌的世界,從「...

(圖/采昌國際多媒體)

對日本人來說,《孤獨的美食家》絕對是科幻片?與松重豐的深度對談,「獨食精神」依舊能影響世界

在網路流傳的「國際孤獨指數表」內,「獨食」可說是挺引人關心的活動。可說實在,現代人因應生活壓力,選擇汲營度日,獨食,也只是想擁有一段只屬於自己的安靜時光,...

(圖/ Pexels)

咖啡豆又漲了?價格創半世紀最高,全球研究:千萬咖啡農「活在貧窮線下」

剛睡醒來一杯冰冷、溫熱的咖啡提神,感覺精神都來了,這是許多上班族和學生的每日必需品。全世界多達 100 種以上的咖啡品種,你最喜歡的是哪一種呢?冰美式、...

(圖/葛飾戴斗 繪、Amazon.com、派對咖孔明 X)

三國志 Made in Japan?從漫畫電玩到企業聖經,日本如何將三國玩得出神入化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曾作為軍閥門下賓客的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的開場白就寫了這麼一段話,總結了中華文化對戰爭、對歷史始終反覆重演的基礎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