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 700 匹馬力的性能結晶,McLaren Artura Spider 油電敞篷超跑奢華抵台

麥拉倫無logo  6

繼 2022 年 McLaren 推出量產級油電超跑 Artura 後,如今更令人垂涎欲滴的硬頂敞篷版本 Artura Spider 也終於在 2024 年第二季的 6 月正式導入台灣,具備電動啟閉敞篷架構且因應新年式性能大幅提升。

一圖看懂

(圖/風傳媒)

分享本圖

MCLA 碳纖鈑件,實現輕量化車重

延續先前 Coupe 車型的車身線條,Artura Spider 不論在車頭或車側都讓人倍感熟悉。在導入 MCLA( McLaren Carbon Lightweight Architecture )的碳纖維輕量化架構後,即便是擁有電動敞篷機構和馬達、鋰電池等配備,原廠依然還是能將這輛敞篷超跑的車重控制在 1,560kg 的水準,乾重 (不含油水) 則落在 1,457kg 之譜,由此可見輕量化的基因依舊存留在 Artura Spider 之中。

這輛取名自藝術與未來( Art & Future )的超跑 Artura,在空氣力學與重視擾流下,不僅前葉子鈑保留了自 Coupe 車型而來的氣孔設計,後輪拱的進氣及透視性 C 柱也如實呈現,但有鑑於敞篷車款所具備的駝峰造型,原廠也設法將其和 C 柱於以結合,而這也正是 Spider 車型在外觀上最具巧思的一環。

一圖看懂

(圖/風傳媒)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圖/風傳媒)

分享本圖

配胎方面,採用 Pirelli 倍耐力當家的 P Zero 跑胎 ,前輪尺寸為 235/35ZR19 ,後輪則為 295/35ZR20 ,前後配的設定對這輛後驅超跑來說確實相當得宜,儘管並非採用暴力寬胎,但就車側視覺上的比例仍屬乎到位。此外,車尾依舊保留了平整但能以展現強勁下壓力的線條設計,並排氣管仍放置在較高的位置。除了可視為另一種血統傳承的象徵和延續其功能性,也同樣是要讓 Artura Spider 展現出隸屬於 McLaren 的高辨識度。

簡約內裝,多種風格內裝賦予獨有個性

一圖看懂

(圖/風傳媒)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圖/風傳媒)

分享本圖

在準備蹬入車室前緩緩開啟車門,只見上掀式車門的經典設計依舊於 Artura Spider 上完整呈現,搭配開閉蓬僅 11 秒的硬頂設計,儘管中控台的造型大體延續至先前的設計,但原廠此次亦順勢推出 3 款無需加價便可挑選的風格內裝套件,包含 TechLux 科技豪華、Vision 創新現代,以及 Performance 純粹駕馭,並且在 8 吋直立式中央控制螢幕內搭載了 MIS II 資訊娛樂系統,並可連動 Bowers & Wilkins 12 支揚聲器給予排氣聲浪以外的聽覺震撼。

動力再升級,綜效 700 ps 的高速馬力

一圖看懂

(圖/風傳媒)

分享本圖

最後在動力方面,有鑑於採用代號 M630 的夾角 120 度之 V6 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並輔以軸向電磁馬達形塑出 PHEV 插電式油電架構,因此與 Coupe 車型來說別無二致。然基於 25 年式的重新調校,原廠加大了引擎本體的輸出表現使之擁有 605 ps / 7,500 rpm 的輸出水準,搭配 95 ps 的馬達表現使其綜效馬力整整來到 700 ps 的水準,綜效扭力則為 73.5 kgm。

不僅如此,原先的 8 速 SSG 自手排變速箱也一併進行升級,導入預填充功能後可將換檔速度一舉提高 25% ,行車模式切換邏輯也進行優化,其他 ESC 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則可基於駕駛喜好介入調整,從駕馭面來看如今的 Artura 無疑是更加剽悍,作為 McLaren 當代最具代表性的油電超跑也不為過。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圖片:Nothing)3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Nothing 中 聽見世界|Nothing Ear (Open) 評測:開放式耳機的美學誘惑與真實挑戰

Nothing Ear (Open) 以開放式耳掛設計與透明美學吸引設計愛好者,也為長時間配戴者帶來舒適新解方。然而在真實使用中,...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圖/@ARABAKIROCKFEST X)

2025日本必去六大音樂祭:落於山中湖畔 x 遠觀富士山,解鎖絕美聽團地點!

在人群中唱著歌曲,隨著旋律自由的擺動,彷彿靈魂被拉入音樂的世界…。 聽團,是許多人追尋自由的方式,享受音樂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喜愛樂團的人數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