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學 》這裡為何是巴黎人的最愛?再次掀起話題的「巴黎小酒館」成為 LVMH 集團新寵兒

巴黎小酒館 7

四年一度的夏季奧運會睽違百年,再次於法國首都巴黎舉辦,世界最大精品集團 LVMH 投入超過一億五千萬歐元,贊助本屆奧運相關活動的大動作,讓許多人直言這將會是「最時尚的一屆奧運」。

可不久前,LVMH 集團在巴黎市內做出的另一小舉動,也特別有意思,就是收購外觀小而破舊的巴黎小酒館 Chez L’Ami Louis,究竟來自法國的傳統酒館有何魅力,讓大品牌為之傾心?小酒館文化又在法國人心中占有何地位?我們能藉著這次難得的機會,來一探究竟。

一圖看懂

外觀有些陳舊的巷弄小餐館是 Chez L’Ami Louis 獨有的樸實特色,在 Google 評論僅有 3.8 顆星的評價,卻能吸引布萊德彼特、基努李維、柯林頓前總統等重量級人物光顧。(圖/IG@moniqueduveau)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圖/IG @moniqueduveau)

分享本圖

Chez L’Ami Louis 的創立時間正好和上一次巴黎擔任奧運主辦國的時間相同,同樣是距今 100 年的 1924,曾被評為「世界最棒的小酒館」,也被紐約時報評為「小而破爛的地方」,因為它的牆面掉皮生灰,椅子搖晃地滋滋作響,空間也只有 14 桌,評價的兩極,讓這間酒館的兩極評價,格外值得研究。不過它供應的道地法餐卻是遠近馳名,推開店門,奶油春雞、鵝肝醬、焗烤蝸牛、紅酒燉牛的香氣四溢,還有收藏超過兩萬瓶紅酒的酒窖,不僅深受當地人喜愛,還吸引了許多好萊塢名人慕名而來。

巴黎小酒館的誕生

小酒館的名稱「Bistro」(或稱『Bistrot』)是由 19 世紀初俄法戰爭時期,攻入巴黎的俄羅斯軍隊光顧巴黎酒館內時常高喊「bistro!」而得名,在俄文有著 qiuick、fast 之意,用來催促出餐速度的一次次呼喊,給了它們更為親民的經營體質,巴黎小酒館也因此得名。

一圖看懂

(圖/Flickr)

分享本圖

隨工業化時代來臨,小酒館多是專門接待工人階級的食客,讓他們在早晨躲進小酒館內喝杯咖啡或是蘋果白蘭地,下班後還能吃到便宜的飯菜,菜單簡短卻道道美味,對於藍領階級來說,是再好不過的放鬆據點與社交中心。

一圖看懂

工人階級曾是小酒館的一大客群。(圖/Flickr)

分享本圖

直到現今,巴黎人還時常在這花上數小時忙裡偷閒,早晨來上一杯 1 歐元的咖啡,晚餐可以來份當日主菜再搭上一杯紅酒,共計 12 歐元的套餐,還能選在陽光灑落鍍鋅桌面的露天座位,中等價格就能得到的悠然體驗,對當地人來說是划算的很,對外地人來說,也打破了普遍對於在歐洲吃外食,得讓錢包乾瘦不少的印象。

一圖看懂

許多小酒館都會在咖啡杯上標示屬於餐館的商標。(圖/Flickr)

分享本圖

過去的城市學,我們曾在與法國鄰近的德國,看見柏林街頭商店如何以「便利商店」的姿態吸引年輕族群到訪,而「藍領」或是「移民」,時常成為這些街頭商家的經營者或老主顧,支撐著一座城市入夜後的精彩,小酒館自然也秉承同樣的精神自在開業。(延伸閱讀:城市學 》柏林人會在便利商店熱舞?打破族群與世代圍牆的德國「Spätis」街頭商店

它們的店鋪開放卻不吵雜,適合三兩好友間的私密聚會,從觀光客到上班族,藝術家到工人,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會將小酒館視為居住區的延伸,猶如街邊自成的文化溶爐,他們玩紙牌、聊八卦,在電話還未盛行的時代,這裡就是他們的資訊交流重心,小酒館嵌入了近代巴黎人的生活日常。

在小酒館體驗最道地的街頭「餐搭酒」

小酒館在巴黎的興盛,除了巴黎人熱愛在餐桌上針貶生活瑣事之外,還要提到飲酒文化在該地的盛行。在許多歐洲國家,任何的社交用餐場合,都少不了酒精的出現。嗜酒如命的法國人,又以紅酒、白酒,當作餐桌上的必備佐餐,甚至在 50 年代以前,酒精是連兒童都能隨意飲用的國民飲料,就不難想像,為什麼到了現在,法國的酒精消費量仍在歐盟國家位列第一。

一圖看懂

(圖/Flickr)

分享本圖

再者,葡萄酒佐餐早在古歐洲就有悠久的傳統,在早期歷史中,經過長期發酵的葡萄酒,遠比未經過濾的水還來的乾淨多了,遠航的商船,也無法載運容易在航運途中變質的水,葡萄酒就成了商船上最常見的交易貨物,遠從地中海以南送到法國、西班牙,甚至美洲等地。

到了 18 世紀中期,葡萄酒才被賦予極強的社交功能,在那之前,它還是跟水一樣想喝就喝的日常飲品。隨著烹飪技術在歐洲各區域,發展成屬於本地的地方風味,當地釀酒產業,也在所在地區的菜系當中,探索出能自然搭配的酒,經過系統性的紀錄與調配,「跟菜色搭配的佐餐藝術」就逐漸拓展了知識脈絡,法國的餐酒搭配 Wine Paring 文化,也是依循這歷史沿革開始發揚光大,而小酒館內的餐搭酒套餐,也許是最適合人們能深度體驗該文化的第一步。

一圖看懂

(圖/Flickr)

分享本圖

雖然巴黎位於都市化程度較高的北法,但前面提及的 Chez L’Ami Louis 仍然像許多開業以久的小酒館一樣,它們供應當地人熱愛的法餐菜餚,同時食材時常和在地小農與畜牧業者合作,堅持產地直送,他們與酒館間的合作關係支撐了數代,偶爾有些特別的食材進貨,也會推出些季節限定菜色,因此每家小酒館的紅酒珍藏,肯定會在用餐期間派上用場。

一圖看懂

(圖/Flickr)

分享本圖

法國並沒有開瓶費一說,因為法國人是不會帶酒進餐館的,人們認為這是種「相信專業」的尊重,因為餐廳裡服務人員,會來推薦你最適合佐餐的品項,食物與酒能利用相輔的風味和諧搭配,能讓午後的用餐體驗更加愉快,這也是人們選擇場地雖小,但服務品質不輸星級餐館的小酒館用餐的一大原因,那些珍藏數十年的美酒也不會就此浪費。

該不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 2018 - 2019 年,Guide du Routard 旅遊書籍創辦人 Pierre Josse 曾與數十名巴黎宿酒館經營者與愛好者合作,一同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巴黎小酒館」放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內。Pierre Josse 認為:「小酒館本身,就是種集合熟悉傳統與儀式感的地方,人們光顧小酒館,是為了尋找團結的氛圍,及存在的樂趣」,這些都能透過酒館顧客與經營者之間的對談與碰撞獲得。

一圖看懂

(圖/Flickr)

分享本圖

雖然巴黎小酒館的申請最後未能通過,畢竟每個國家的申請名額是每兩年才有一個,最終結果,被更受餐飲業和農業人士推崇的「法棍麵包」擊敗也算是雖敗猶榮。然而,巴黎小酒館的文化指標性是否能代表整個法國發聲,同樣也是外界對此提出的質疑,《紐約時報》的社論指出:「要證明這些巴黎小酒館的重要性高到能成為文化遺產是很困難的,我們很難解釋為什麼只有巴黎的小酒館有文化重要性,但是其他地區像是蔚藍海岸 (Côte d’Azur) 跟波爾多 (Bordeaux) 釀酒區域中心的小酒館不值得被列入呢?」

這的確是個能掀起討論的質疑,不可否認的是,巴黎這座城市,在法國旅遊業佔有的霸權地位想必是無庸置疑,難道還需要將難得的申遺機會冠上「巴黎」的名號嗎?讓其他同樣擁有特殊風土文化的城市小酒館丟失鎂光燈,顯然是牽扯到了「資源分配不均」的敏感市政議題。

一圖看懂

(圖/Flickrh)

分享本圖

但支持請願的申請者與巴黎文化部認為,在 2015 年,巴黎發生規模最大的恐攻之後,巴黎人逐漸從餐飲連鎖店回流獨立小酒館的風潮開始出現,不僅解救了巴黎小酒館數量正走向「瀕危」的情況,也凸顯了巴黎人的骨子裡,確實將小酒館視為巴黎生活的精神象徵,代表了市民與酒館間再次建立起緊密的依附。

雖然未來巴黎小酒館的國際地位,是否還能再次升高是個未知數,但無論是巴黎人選擇持續在小酒館用餐,還是大型集團對這類文化遺產給予的高度矚目,都能窺見都市住民對生活美學的講究,在當代的重新湧現,就像我們在談論美食,很多時候也無關乎「好不好吃」,而是「跟誰吃」的問題,有人選擇靜靜享用精緻瓷盤上的松露乳鴿,可更多人,喜歡在人群簇擁的桌檯前大啖酒肉,與酒友們暢聊那些發生在酒館外的大是大非。

今年適逢巴黎奧運,可預見會有大量的國外旅客第一次造訪巴黎,而遍布於巴黎街頭的小酒館會是人們再度認識法國的絕佳機會,讓旅法行程不再只有巴黎鐵塔和凱旋門。

一圖看懂

(圖/Flickr)

分享本圖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photo2

1% KNOWLEDGE》什麼是藝術攝影?這家攝影藝廊又為什麼要在台灣辦攝影競賽?

藝術攝影正從紀實走向當代顯學,作品在國際拍賣場屢創高價,成為投資與收藏的新寵。1% Style 這次帶你解析全球攝影藝廊的版圖,...

K star 0

2025 K STAR 閃耀登場 在地產業伴手禮,蘊藏設計匠心

基隆擁有豐富的在地產業與特色商品,然而在品牌能見度與市場拓展上,仍具高度成長潛力。近年來,基隆市政府積極推動產業發展,透過創新行銷與品牌轉型,...

酒_開門

跨界實驗室|關於微醺》不只是賣給亞洲,而是為亞洲而釀|烈酒新品 揭示風味主導權的變化轉移

在烈酒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蘇格登、布萊迪、噶瑪蘭與金門高粱不再只是「把酒賣給亞洲」,而是開始真正「為亞洲而釀」。從深焙桶型到年份標示,...

(圖/玖尹 提供)

中秋獻禮(一)》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於月圓之夜為摯愛之人,送出最真摯的愛意

自古說,中秋夜,月圓人團圓,被寄予家人間團聚之意。夜晚時分,坐於戶外景觀餐廳中,與親朋好友小酌幾杯,抬頭望著天上皎潔的月亮,一邊暢談生活大小事,...

(圖/高雄萬豪酒店 提供)

夏日龍蝦季這樣吃!從肉質鮮甜的蒜蓉清蒸青龍,到奶香濃郁的爐烤波士頓龍蝦,來場衝擊味蕾的海洋之旅

時而天晴,時而暴雨,時而打雷,時而天氣悶熱,這是 2025 年的台灣夏日景象。在炎熱的夏日,高溫的天氣,時常使人沒有食慾,想品嚐道地的當季海鮮來消暑,...

The One1

給大人一場專屬的夏令營|劉邦初與 The One 如何為心中的孩子打造「大小孩童樂會」?

在台灣盛行親子夏令營的此刻,《 The One 》執行長劉邦初卻提出一個看似簡單,卻直指人心的提問——「我們都為孩子找過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