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尋覓巴洛克藝術靈魂:台北敦仁 Bluerider ART 呈現全新「威利・希伯:巴洛克珍珠」展覽

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的藍騎士藝術館 (Bluerider ART) 於 2024 年 9 月 7 日正式拉開藝術家威利・希伯(Willi Siber)個展的帷幕,名為「巴洛克珍珠」的展覽帶來了十數件全新創作,涵蓋牆面裝置與雕塑等多樣形式。

希伯從大自然汲取靈感,融合了施瓦本巴洛克教堂的輝煌美學,以一顆顆飽滿且渾圓的「巴洛克珍珠」呈現不規則的形態,象徵著對真善美的追尋與頌揚。

威利·希伯,1949 年生於德國,畢業於斯圖加特大學藝術史專業,如今定居於德國上施瓦本。他以其獨特的抽象裝置藝術聞名,其創作靈感深受德國南部上施瓦本地區巴洛克藝術風格及壯麗自然景觀的啟發。希伯的作品優雅地將巴洛克的華麗色彩與動感,融入對大自然的深切感悟,轉化為一系列充滿詩意的抽象形態。藝術家曾說:「我的作品始終是自由且獨立的物體,不需要敘事性地解釋。」他的創作重心在於物質的可塑性,探索形狀、色彩和質地的多重可能,旨在挑戰觀者的視覺認知,激發新的感官體驗。

一圖看懂

Tafelobjekt (Triptychon),2024 (圖/Bluerider ART 提供)

分享本圖

此次展覽的焦點之一,是一件巨型的 4 米三聯幅作品《板面物體》(Tafelobjekt),作品以光滑的表面強化木質纖維板的有機圓弧體,當觀眾移動時,漸變的光線反射為畫面帶來起伏變化,如同四季流轉的無窮魅力。除此之外,展覽還將展出兩件全新創作,分別是黑、白色調的作品,對稱的凹凸設計帶來珍珠般的細膩觸感,挑動觀者的觸覺神經。

威利・希伯知名的鋼材雕塑系列《站立》(Stehende)以及《木質牆面裝置》(Wood Wall Object)也將在展覽中亮相,作品以源於巴洛克的華麗色澤覆蓋,鮮明的亮面烤漆彷彿自然界的靈動與生命的律動,呈現出令人陶醉的視覺饗宴。

一圖看懂

Stehende ,2023 (圖/Bluerider ART 提供)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Tafelobjekt,2024 (圖/Bluerider ART 提供)

分享本圖

在漫長的四十五年創作旅程中,威利·希伯以對材質、形狀、色彩與光線的執著探索,編織了一幅時代的畫卷。希伯的藝術成長伴隨著抽象表現主義的興起,他的形式研究徹底顛覆了傳統藝術的界限。幾何形狀、線條與顏色在他的作品中交織,共同構築了他對「美」及內心感知的深刻詮釋。

希伯曾言,康丁斯基與蒙德里安的抽象藝術對他的影響深遠。康丁斯基所追尋的藝術精神,正是線條、形狀與色彩所引發的心理反應。希伯繼承了這種對形狀與色彩間互動的深刻理解,並在作品中呈現出形體的矛盾感,挑戰著觀者對熟悉物體的認知。這種視覺與觸覺的混淆,成為希伯獨具風格的藝術語言的一部分。

一圖看懂

Tafelobjekt,2023 (圖/Bluerider ART 提供)

分享本圖

威利·希伯的創作旅程始於繪畫,隨後因繼承家族木材廠,啟發了他對雕塑與立體裝置的興趣。自 1980 年代起,他將木質材料作為創作的主要媒介,開啟了他對實驗性材料探索的篇章。希伯曾提到:「我的創作源於改變。」在他巧妙的手法下,木頭的粗糙質感被弧線雕刻轉化為充滿韻律的圓弧形狀,創造出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

他在不同材質之間遊走,從木材、鋼鐵到纖維板,每一種材料都成為他突破創意的舞台。在他的鋼材雕塑系列中,扭曲的金屬由硬化鋼構成,即使在極端負荷下也不易斷裂,但在希伯的巧手下,卻呈現出如吸管般彎曲的輕盈感。這些看似簡約的形狀背後,蘊藏著一系列複雜的工藝與色彩掌控,無縫焊接的物質性與鮮豔的色彩交織,顛覆了觀者對金屬質感的認知。

此次展覽「威利·希伯:巴洛克珍珠」將展出希伯一系列全新的特別創作,展現他對材料的優雅轉化,將巴洛克的戲劇風格與自然景觀幻化為令人驚豔的抽象藝術作品。

一圖看懂

Wood wall object (2020/2021) (圖/Bluerider ART 提供)

分享本圖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圖片:Nothing)3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Nothing 中 聽見世界|Nothing Ear (Open) 評測:開放式耳機的美學誘惑與真實挑戰

Nothing Ear (Open) 以開放式耳掛設計與透明美學吸引設計愛好者,也為長時間配戴者帶來舒適新解方。然而在真實使用中,...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圖/@ARABAKIROCKFEST X)

2025日本必去六大音樂祭:落於山中湖畔 x 遠觀富士山,解鎖絕美聽團地點!

在人群中唱著歌曲,隨著旋律自由的擺動,彷彿靈魂被拉入音樂的世界…。 聽團,是許多人追尋自由的方式,享受音樂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喜愛樂團的人數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