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跨國藝術家,詮釋精彩想像|第 9 屆亞洲藝術雙年展「所有令人屏息的」即將開幕

雙年展

第 9 屆亞洲藝術雙年展,將於 2024 年 11 月 16 日至 2025 年 3 月 2 日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先前已於本月 18 日公布完整藝術家名單。本屆亞雙展由臺灣獨立策展人方彥翔擔任召集人,邀請四位外國專家,共同組成國際策團隊,透過「所有令人屏息的」為號召,邀請各界人士前來觀展,探討世界上不同的議題。

一圖看懂

作品〈這次圓圈會帶來什麼?〉啟發自布里亞特常見的宗教儀式「goroo」,轉化到表演中,行走的行為彷彿成為一個「在陷入沉默之前收集聲音」的累積過程。(圖/亞洲藝術雙年展 提供)

分享本圖

本屆亞雙展主題「所有令人屏息的」( How to Hold Your Breath )反轉了英文諺語「別屏息以待」( don’t hold your breath ),所指「別期望改變很快就會發生」的原意,暗示著潛在的希望。受到資本主義影響下之文化與地理的遷徙,讓我們始終棲居於由多個世界共存並不停變動的多元宇宙中,此一現象持續改變著人類與非人的身份、意義與構成,新的連結與歸屬感亦逐漸浮現。屏息,作為重新想像世界的一種方式,喚起了人們在崩解之中重構關係的潛能。

一圖看懂

作品〈夢境大衣〉,表演者將分享反覆出現的夢境和他們對夢境的反思,像參加一場連接了不同夢境的元宇宙聚會,最終形成個人記憶和集體記憶的投射。(圖/亞洲藝術雙年展 提供)

分享本圖

如同本屆跨國度的策展團隊,作品也匯聚了來自東亞、中亞、西亞,以及太平洋地區等 20 餘國, 35 組多元背景的藝術家,共展出 83 組件作品,含 19 件全新創作。展出的作品,包括聲響、錄像、攝影、繪畫、雕塑和裝置,向進步論和普世時間觀提出質疑,引導觀眾在過渡到不確定的未來之前,專注於當下時刻,深度思考關於世界秩序的另類想像和實踐。

一圖看懂

作品〈公園〉記錄了兩名印尼移民所講述流離失所和生存的故事。(圖/亞洲藝術雙年展 提供)

分享本圖

除了精彩的展覽,期間也將推出豐富的公眾計畫與策展主題相互呼應,包含,以「循環」( circularity )為概念,透過繞圓行走、旋轉舞動、音樂循環播放等元素展開的多場實驗演出。一系列藝術家座談聚焦挑戰既定的權力支配邏輯,藉由探討流離失所、想像中的未來和反烏托邦等議題,共同辯證替代方案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photo2

1% KNOWLEDGE》什麼是藝術攝影?這家攝影藝廊又為什麼要在台灣辦攝影競賽?

藝術攝影正從紀實走向當代顯學,作品在國際拍賣場屢創高價,成為投資與收藏的新寵。1% Style 這次帶你解析全球攝影藝廊的版圖,...

K star 0

2025 K STAR 閃耀登場 在地產業伴手禮,蘊藏設計匠心

基隆擁有豐富的在地產業與特色商品,然而在品牌能見度與市場拓展上,仍具高度成長潛力。近年來,基隆市政府積極推動產業發展,透過創新行銷與品牌轉型,...

酒_開門

跨界實驗室|關於微醺》不只是賣給亞洲,而是為亞洲而釀|烈酒新品 揭示風味主導權的變化轉移

在烈酒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蘇格登、布萊迪、噶瑪蘭與金門高粱不再只是「把酒賣給亞洲」,而是開始真正「為亞洲而釀」。從深焙桶型到年份標示,...

(圖/玖尹 提供)

中秋獻禮(一)》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於月圓之夜為摯愛之人,送出最真摯的愛意

自古說,中秋夜,月圓人團圓,被寄予家人間團聚之意。夜晚時分,坐於戶外景觀餐廳中,與親朋好友小酌幾杯,抬頭望著天上皎潔的月亮,一邊暢談生活大小事,...

(圖/高雄萬豪酒店 提供)

夏日龍蝦季這樣吃!從肉質鮮甜的蒜蓉清蒸青龍,到奶香濃郁的爐烤波士頓龍蝦,來場衝擊味蕾的海洋之旅

時而天晴,時而暴雨,時而打雷,時而天氣悶熱,這是 2025 年的台灣夏日景象。在炎熱的夏日,高溫的天氣,時常使人沒有食慾,想品嚐道地的當季海鮮來消暑,...

The One1

給大人一場專屬的夏令營|劉邦初與 The One 如何為心中的孩子打造「大小孩童樂會」?

在台灣盛行親子夏令營的此刻,《 The One 》執行長劉邦初卻提出一個看似簡單,卻直指人心的提問——「我們都為孩子找過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