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日本藝術迎來西部新風貌:跨越島嶼與城市的文化盛宴

3

近年來,日本藝術與文化的重心正悄然西移。自 2023 年文化廳正式遷往京都,這個象徵文化政策轉向關西的重大舉措,帶動了一連串圍繞關西地區的新策展與建設計畫。從古都京都到富饒的北陸,從充滿自然風情的直島到熱鬧的岡山,2025 年的日本藝術舞台正展現前所未有的活力與多元樣貌。

恰逢暑假之際,想為你的旅行注入靈感嗎?2025 年,日本藝術活動精彩紛呈,從跨島跳島的瀨戶內藝術祭、山林中蛻變的展覽空間,到都市裡充滿時尚美學的策展盛事,精彩不停歇。1% Style 精選多場焦點展覽與活動,涵蓋建築、當代藝術、在地創生到國際交流,一次帶你深入了解日本藝術現場的最新動態!

直島新美術館(Naoshima New Museum of Art)

一圖看懂

(圖/直島新美術館 提供)

分享本圖
  • 地點| 香川縣直島
  • 開幕時間| 2025 年 5 月 31 日

由安藤忠雄設計,「直島新美術館」為 Benesse 藝術計畫的第十件建築作品,也是首度以「直島」為名的藝術場館。此館象徵計畫推動 35 年來的重要里程碑,旨在結合社區、自然與藝術,促進在地與全球觀眾的交流互動。
首檔展覽《From the Origin to the Future》展出亞洲藝術家如蔡國強、村上隆、Heri Dono 等人的代表作與委託新作,傳遞多元文化視角。

Pola 美術館:Ryan Gander《YOU COMPLETE ME》

一圖看懂

(圖/Pola 美術館 提供)

分享本圖
  • 地點| 神奈川縣箱根
  • 展期| 2025 年 5 月 31 日至 11 月 30 日

位於箱根森林中的 Pola Museum of Art,2025 年迎來英國藝術家 Ryan Gander 疫情後在日本的首場美術館個展。展覽結合繪畫、雕塑、影像、VR、文字等形式,挑戰藝術的定義與觀看方式。
作品中融合孩童提問,展名取自寓言,探討理解與存在的本質,鼓勵觀者重新思考價值與尺度。

第六屆 GO FOR KOGEI 工藝藝術節

一圖看懂

(圖/GO FOR KOGEI 2021 桑田拓郎的展覽現場)

分享本圖
  • 地點| 石川縣金澤、富山等地
  • 展期| 2025 年 9 月 13 日至 10 月 19 日

以重新定義「工藝」為核心,「GO FOR KOGEI」探索工藝在當代的角色與價值。2025 年主題為「工藝的屬性:我們如何重新定義工藝?」展覽將涵蓋藝術家與工藝師如何透過技術、材料詮釋生活美學。
活動地點遍及北陸地區歷史建築,展前策展論壇將於倫敦 V&A 博物館登場。

岡山藝術交流 2025(Okayama Art Summit)

一圖看懂


(圖/岡山藝術高峰會 提供)

分享本圖
  • 地點| 岡山市
  • 展期| 2025 年 9 月 26 日至 11 月 24 日

三年一度、以觀念藝術為主軸的國際藝術節,由 Philippe Parreno 擔任藝術總監,策展主題《The Parks of Aomame》靈感源自村上春樹小說角色「青豆」。
展覽將整座岡山市轉化為開放式展場,邀集來自 12 國、30 組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思想家共襄盛舉。所有展區皆免費參觀,開放大眾自由進入。

Art Collaboration Kyoto(ACK)

一圖看懂

(圖/Art Collaboration Kyoto 提供)

分享本圖
  • 地點| 京都市
  • 展期| 2025 年 11 月 14 日至 16 日

以「協作」為核心策展精神的國際藝術博覽會,自 2021 年創辦以來即結合在地文化與全球藝術視野。

展會包含三大單元:

  • 「畫廊協作」:日本與海外畫廊聯手策展
  • 「Kyoto Meetings」:聚焦與京都文化深度對話的內容
  • 「ACK Curates」:展開公眾參與、論壇與親子活動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2025 年度展覽預告

一圖看懂

(圖/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提供)

分享本圖

  • 地點| 京都市

京瓷美術館將持續以傳統與創新為主軸,推出涵蓋民藝、生活文化與當代視角的精彩展覽。預計 9 月登場的重點展覽為《民藝百年:京都的生活美學傳承》,將深入回顧民藝運動對京都生活與工藝美學的深遠影響。

最後,要深入介紹給大家的是——

2025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從跳島到建築巡禮,一場海上藝文的療癒旅程

三年一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今年再度於春、夏、秋三季登場,橫跨 107 日、遍佈 17 座島嶼與沿海地區,串起一場充滿藝術、自然與人文記憶的跳島之旅。本屆以「海洋復興」為主題,不僅呼應當代環境與地方創生議題,更延續藝術為地方注入生命力的核心精神。

從台灣藝術家的新作,到草間彌生的經典南瓜雕塑,從犬島的工業遺跡,到西澤立衛與安藤忠雄的大師級建築,2025 年的藝術祭堪稱近年來最具規模與話題的一屆。以下精選幾個展區亮點,一起踏上這趟藝術與海風交織的療癒旅程。

小豆島 × 犬島 × 大島:記憶與工藝的春日對話

春季展區聚焦三座充滿歷史紋理的小島。台灣藝術家王文志在小豆島梯田打造竹構裝置《擁抱》,邀請遊人歇息於土地的懷抱;犬島的冶煉所遺跡,轉化為由建築師三分一博志設計的美術館,保留工業痕跡並融入自然永續理念;而大島,這座曾作為痲瘋病療養所的島嶼,透過田島征三的作品《森之小徑》,化創傷為散步式的靜謐體驗。

豊島 × 直島 × 志度津田區:建築與大地藝術的盛夏交響

盛夏的藝術遊覽,來到直島與豊島——兩座美術館密集的藝術勝地。安藤忠雄的第十件直島建築——直島新美術館,在今年 5 月開幕,首展雲集蔡國強、村上隆等亞洲重量級藝術家;地中美術館與 Valley Gallery 持續展出莫內、草間彌生與小澤剛的空間專屬之作。

豊島則以西澤立衛設計的豊島美術館為亮點,配合藝術家內藤禮的《母型》作品,展現水與時間的微觀感知。本季新增的志度津田區與引田區,延伸藝術的足跡至更純樸的四國沿岸,帶來更深層的人文與歷史脈絡。

男木島 × 女木島 × 本島:在地活力與神話想像的秋日篇章

秋天則是體驗「地方創生」成果的最佳時機。從因藝術而重生的男木島,到以桃太郎傳說聞名的女木島,這些曾經人口流失的島嶼,如今充滿新生氣息。男木島港口的《男木島之魂》,由西班牙藝術家 Jaume Plensa 設計,是一道迎接旅人的詩意之門。

同時間,粟島與伊吹島等秋季限定展區,也有日比野克彦、西澤利高等人的新作,讓藝術再次進駐古老水軍的故鄉,重新打開島民與外界的對話。

建築迷的朝聖之旅:從安藤忠雄到西澤立衛

若你對建築情有獨鍾,瀨戶內藝術祭絕對值得規劃一場「建築漫遊」。從隱身地下的地中美術館、曲面簡約的葺田涼亭,到漂浮山谷之中的 Valley Gallery,安藤忠雄與西澤立衛的作品遍佈瀨戶內群島。這不僅是一場觀展,更是一趟親身感受建築如何與自然共處的身體經驗。

不只是藝術,更是一場地方的復興實驗

自 2010 年首次舉辦以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不斷探索藝術與地方之間的關係,讓被遺忘的島嶼成為國際矚目的文化平台。本屆藝術祭持續朝向可持續與共生為目標推進,在環境、社會與創作之間建立三方平衡。

2025 年的日本,不只是文化地理的重新洗牌,更是藝術與地方活力共鳴的美麗篇章。這不僅是觀賞藝術品的旅程,更是一次與歷史、自然、當代創意交織的深刻對話。帶著好奇和開放的心,走入這片充滿驚喜的藝術新世界吧!準備好出發了嗎?讓我們在 2025 的日本藝術舞台上,一同見證創新與傳統如何完美融合,開啟一段屬於你的獨特藝術旅程。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photo2

1% KNOWLEDGE》什麼是藝術攝影?這家攝影藝廊又為什麼要在台灣辦攝影競賽?

藝術攝影正從紀實走向當代顯學,作品在國際拍賣場屢創高價,成為投資與收藏的新寵。1% Style 這次帶你解析全球攝影藝廊的版圖,...

K star 0

2025 K STAR 閃耀登場 在地產業伴手禮,蘊藏設計匠心

基隆擁有豐富的在地產業與特色商品,然而在品牌能見度與市場拓展上,仍具高度成長潛力。近年來,基隆市政府積極推動產業發展,透過創新行銷與品牌轉型,...

酒_開門

跨界實驗室|關於微醺》不只是賣給亞洲,而是為亞洲而釀|烈酒新品 揭示風味主導權的變化轉移

在烈酒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蘇格登、布萊迪、噶瑪蘭與金門高粱不再只是「把酒賣給亞洲」,而是開始真正「為亞洲而釀」。從深焙桶型到年份標示,...

(圖/玖尹 提供)

中秋獻禮(一)》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於月圓之夜為摯愛之人,送出最真摯的愛意

自古說,中秋夜,月圓人團圓,被寄予家人間團聚之意。夜晚時分,坐於戶外景觀餐廳中,與親朋好友小酌幾杯,抬頭望著天上皎潔的月亮,一邊暢談生活大小事,...

(圖/高雄萬豪酒店 提供)

夏日龍蝦季這樣吃!從肉質鮮甜的蒜蓉清蒸青龍,到奶香濃郁的爐烤波士頓龍蝦,來場衝擊味蕾的海洋之旅

時而天晴,時而暴雨,時而打雷,時而天氣悶熱,這是 2025 年的台灣夏日景象。在炎熱的夏日,高溫的天氣,時常使人沒有食慾,想品嚐道地的當季海鮮來消暑,...

The One1

給大人一場專屬的夏令營|劉邦初與 The One 如何為心中的孩子打造「大小孩童樂會」?

在台灣盛行親子夏令營的此刻,《 The One 》執行長劉邦初卻提出一個看似簡單,卻直指人心的提問——「我們都為孩子找過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