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圖/RIEDEL 提供)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Riedel 透過科學實驗改寫品酩規則,或是不同的品牌透過設計語言回應現代人的風格與需求,探索酒杯控制香氣釋放的眉眉角角,發現品味生活的另一種選擇。

你可以說,用葡萄酒杯「喝酒」,也是在選擇一種觀看世界的方式。在這個時代,葡萄酒早已不只是餐桌上的陪襯品,而是生活品味的象徵——一瓶好酒,不僅承載著風土與年份,更是釀酒師對味覺的藝術詮釋,當現代人對風味的追求愈來愈講究,對於「怎麼喝」這件事,也逐漸地愈發執著,從如何倒酒、如何醒酒,到用什麼杯子喝酒,每一個步驟,都成為一場關於風味的講究儀式,而在當代,選擇酒杯不僅僅是挑選一個漂亮的器皿,而是選擇一種與風味對話的方式。

一圖看懂

(圖/pexels)

分享本圖

從功能到風格:葡萄酒杯的演化史

中世紀的歐洲,葡萄酒的角色與我們今日的認知截然不同。彼時,歐洲正面臨 黑死病(1347–1353年) 的肆虐。這場瘟疫席捲整個歐洲,造成超過 2500 萬人死亡,公共衛生體系幾乎崩潰。城市街道充滿動物糞便、屠宰場血水,地下水坑和公共水井成為疾病傳播的溫床。

隨著瘟疫擴散,人們開始發現,地下水源往往夾帶病菌,直接飲用水不僅無法止渴,反而可能致病,而葡萄酒因釀造過程中的發酵步驟,的確也成為相對安全的飲品,由於酒精具有一定的殺菌效果,加上發酵期間的溫度的調整,使得葡萄酒中的病菌大幅減少,這使得葡萄酒從貴族饗宴的奢侈品,逐漸成為日常補水替代品。

在當時的城市中,人們對於水質優劣有著基本的分辨能力,但城市中可飲用的清潔水源稀少。尤其是在疫情流行期間,葡萄酒與啤酒成為公認的安全飲品。它們不僅能補充水分,還能提供熱量,成為中世紀歐洲人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資。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葡萄酒從單純的飲用物質,逐漸被視為生活必需品;隨著其需求量的增加,對應的飲用器皿也開始演化,從原本粗重的木杯、陶杯,逐漸被更透明、更精緻的玻璃杯所取代,人們開始發現,透明的玻璃杯不僅能檢視酒液的色澤,還能更好地觀察其濃稠度與純度。

從黑死病期間的「清潔水源替代品」到現代的「品味象徵」,葡萄酒經歷了從實用性向風味性的轉化。而酒杯,也在這個過程中,從一個載體變成了一種風味放大器,為現代品酩文化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礎。

這種演化不僅僅是視覺設計的轉變,更是風味設計的開始,包括 Riedel 這樣的現代品牌,正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出對風味、香氣、酒體結構的深度探討,也創造了更不一樣的品酩想像。

一圖看懂

Riedel 總裁 Maximilian J. Riedel 分析,Riedel 一直以來不斷研發創新各種酒杯款式,透過其功能性,讓各種酒款能發揮其正確的風味與口感,讓品酩變成更具備多元想像的有趣思維。(圖/RIEDEL 提供)

分享本圖

讓酒杯變成「風味導引器」的設計革命

1950 年代,來自奧地利的 Claus J. Riedel,成為第一個將酒杯設計建立在葡萄品種基礎上的人。他發現,不同杯型會讓同一款酒展現截然不同的香氣與結構。他將 Pinot Noir 倒入大肚收口的 Burgundy Grand Cru 杯中,花果香氣在寬肚杯壁中充分擴散,收口設計則將香氣集中,引導品飲者以鼻腔先感受香氣,再入口體驗酒體結構;而在 Chardonnay 杯中,窄口設計限制了香氣釋放速度,使得酸度與餘韻更加和諧。

這些設計,並非出於憑空臆測,而是來自數百場盲測與科學數據的佐證。對於葡萄酒迷來說,選擇一只合適的酒杯,就像為一首交響樂找到正確的音場。這並不是品牌營銷話術,而是真正具有科學依據的「風味控制工程」。

根據日本研究者 Tsuyoshi Uchida 團隊於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發表的研究,他們利用高靈敏氣體攝影技術,記錄了葡萄酒在不同杯型中香氣分子的擴散路徑與濃縮區域,像是 Burgundy Grand Cru 這樣的寬肚杯,可讓葡萄酒香氣分子集中於杯肚,隨著揮發逐漸往杯口收束,使酒液中較重的果香與花香更集中展現;而 Champagne Flute 這類得窄口杯可讓香氣分子垂直上升,氣泡中的香氣能集中於杯口,避免快速揮發;此外,大杯口設計如 Cabernet Sauvignon 杯可短時間內釋放大量香氣,強調果味與酒體結構,但若是細緻的葡萄酒,可能反而會過度釋放,失去層次。

這項研究證實,酒杯形狀確實會影響香氣分子的擴散與濃縮區域。這讓 Riedel 的設計邏輯不僅僅是工藝炫技,而是基於實驗數據的風味增幅器。

一圖看懂

對於葡萄酒迷來說,選擇一只合適的酒杯,就像為一首交響樂找到正確的音場。這並不是品牌營銷話術,而是真正具有科學依據的「風味控制工程」。(圖/RIEDEL 提供)

分享本圖

Riedel 認證餐廳:讓品酩成為一場風味課程

而為了提升台灣餐飲業的葡萄酒服務品質,Riedel 於 2022 年起在台灣推動「Riedel 認證餐廳計畫」,協助餐廳提供專業的葡萄酒體驗,讓消費者在用餐時能享受到與酒款相匹配的專用酒杯。 獲得 Riedel 認證的餐廳需滿足包括「提供至少兩款不同的紅、白葡萄品種專用杯」及「侍酒服務能正確提供與葡萄酒選單搭配的杯型」規則,希望餐廳能根據酒單中的葡萄酒種類,提供最適合的酒杯,進一步提升品飲體驗。

截至 2025 年 5 月,全台已有 69 間餐廳獲得 Riedel 認證,包括 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 Taipei、Da-Wan Yakiniku Dining Restaurant等名店,顯示透過合適的杯款品味葡萄酒已逐漸成為主流意識之一。Riedel 總裁 Maximilian J. Riedel 分析,Riedel 一直以來不斷研發創新各種酒杯款式,透過其功能性,讓各種酒款能發揮其正確的風味與口感,「Riedel 提供餐飲系列給餐飲業者,就是希望消費者能在餐廳也能有美好的葡萄酒體驗,更促使消費者能願意在餐廳點酒享用。」確實,台灣的葡萄酒市場逐年不斷進步與成熟,甚至已開始有葡萄酒愛好者前往餐廳時,會先考慮餐廳提供的葡萄酒杯後才來選酒,甚至因為擔心餐廳可能無法提供合適的葡萄酒杯,有人已經會自己帶杯子來搭配,透過 Riedel 認證餐廳計畫,消費者可以更容易辨識出提供專業葡萄酒服務的餐廳,享受更高品質的品飲體驗,你可以說,這是從「功能性葡萄酒杯」所啟動的新風潮。

一圖看懂

RIEDEL推動認證,就是希望消費者能在餐廳也能有美好的葡萄酒體驗,更促使消費者能願意在餐廳點酒享用。(圖/RIEDEL 提供)

分享本圖

不同風格語言的設計想像

隨著品酩文化的普及,消費者對於酒杯的選擇,也逐漸從「功能性」延伸到「生活態度」,而 Riedel 也不一定是唯一的答案,更多品牌開始用不同的設計語言,回應現代人的生活需求,像是被稱為 「Riedel 親民版」的Spiegelau,這個由 Riedel 開發的的子品牌,將 Riedel 的設計邏輯縮減為幾款經典通用杯型,價格更加親民,適合日常餐桌或聚會使用;至於結合設計師與品酒專家合作的 Jancis Robinson x Richard Brendon ,透過設計與功能的對話,讓酒杯也成為一件生活美學作品,它的極簡造型,卻隱含對風味釋放的細節考量,是設計美學與功能性的結合。至於Gabriel-Glas ,則反其道而行,透過「一杯通用」的極簡哲學出發,以通用型杯型「一杯走天下」,從紅酒到氣泡酒都能應對,傳達「少即是多」的品味態度。你可以說每個品牌「一人一把號」,但透過選擇酒杯選擇風味控制的方式展現自身風格的觀點,也是有趣。

一圖看懂

(圖/pexels)

分享本圖

確實,選擇什麼杯子,不僅僅是喝什麼酒的問題,而是你對待生活的方式。今天,你是選擇集中香氣,還是讓它們自然釋放?是放大果味,還是凸顯酸度?

選杯的過程,就是「與風味重新對話」的契機,這樣的過程,還是非常有趣。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AirVision1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它,不是未來,而是延伸未來視角的起點:ASUS AirVision M1 智慧眼鏡評測報告

當大多數科技品牌都還在為「未來眼鏡」打造願景時,ASUS 選擇了一條「不華麗」、卻在目前技術觀點上,找到屬於自身戰力得以發揮的最佳路線...

(圖/KKday 提供)

自由行成趨勢?2025年自助套裝行程,這樣玩:從泰國體驗泰奶製作,到越南高奢郵輪兩日遊

近年來,隨著疫情逐漸趨緩,與國旅價格高漲,大家開始出國遊玩,以及嘗試自由行行程,泰國、日本、韓國、越南、香港,皆是熱門旅遊地。趁著下半年即將到來的中秋、...

(圖/PEXELS)

重返哈瓦那:當古巴的雞尾酒魂遇上香港的城市節奏,復刻黃金時代的魅力

在加勒比海的熱風中,古巴這座島嶼不只醞釀出了音樂、革命與文學,更在酒杯裡注入了一段段活生生的歷史。古巴雞尾酒文化並非單純的飲食娛樂,而是一種深刻的文化表徵,...

(圖/DAMIANI 提供)

你可能沒有注意到的 2025 米蘭設計週,亮點一次看!一次感受打開傳統 x 現代藝術的交叉對話

談到米蘭,大家先想到的是,時尚之都、時裝週、米蘭大教堂、義大利麵、gelato,但你知道在每年的四月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米蘭設計週嗎?在那個星期裡,...

(圖/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提供)

春季必吃時令菜色,頂級「白蘆筍料理」五大推薦餐廳|從中式到歐式,以白蘆筍寫下新春魅力

隨著天氣逐漸轉熱,春天也悄然而至,這幾天氣溫逐漸飆升,甚至還到30幾度,但好天氣不長,即將進入梅雨季節,下星期又開始降雨了,在這多變的天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