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個奇妙的東西。我們每天匆忙地看錶,趕車、趕會議、趕約會,卻很少停下來想想,手腕上這個小小的圓盤,究竟承載了多少故事。
有些錶款會讓人一見就忘,有些卻能在時光中沉澱出獨特的韻味。就像街頭那些老招牌,歷經歲月洗禮後,反而多了份讓人駐足的魅力。當一個設計能夠跨越四十多年依然存在,甚至重新出發時,你不禁會好奇:它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在這個什麼都講求「限量」、「聯名」的時代,有一個錶款系列選擇了另一條路——它不追求譁眾取寵,而是靜靜地回到自己的根源,重新思考時間與美學的關係。
Tiffany & Co. 的 Atlas® 腕錶系列在 2025 年推出了更新版本,距離它首次問世已經過了四十二年。這個系列的故事要從更早說起——1853年,品牌創辦人 Charles Lewis Tiffany 在紐約百老匯大道 550 號的門市入口上方設置了一座時鐘。時鐘由希臘神話中的泰坦神阿特拉斯雕像托舉,成為曼哈頓最早向公眾展示時間的公共時計之一,也逐漸成為城市裡的地標。
這座時鐘見證了紐約的變遷。1940年,當 Tiffany & Co. 搬遷至第五大道727號——也就是現在的 The Landmark 旗艦店時,Atlas 雕像和時鐘也跟著遷移。從 1892 年聯合廣場旗艦店外牆上的 Atlas 雕像,到 1940 年第 57 街旗艦店的新位置,再到 1983 年 Atlas 腕錶的誕生,這個圖像逐漸從建築轉移到了人們的手腕上。
今年的 Atlas® 系列提供三種尺寸選擇:29 毫米、34 毫米和 38 毫米。最小的 29 毫米款配備 Tiffany Blue® 藍色錶盤,另外兩個尺寸則有 Tiffany Blue® 或白色錶盤可選。錶面設計走簡約路線,羅馬數字與時標的搭配看起來俐落,指針經過拉絲與拋光處理,細節頗為精緻。

Tiffany Atlas® 系列 29mm。(圖/Tiffany & Co.蒂芙尼 提供)
分享本圖
Tiffany Atlas® 系列 34mm。(圖/Tiffany & Co.蒂芙尼 提供)
分享本圖
Tiffany Atlas® 系列 38mm。(圖/Tiffany & Co.蒂芙尼 提供)
分享本圖錶盤邊緣有一圈時區環,設計靈感來自 20 世紀中期的扇形錶盤。斜面處理創造出立體層次,讓羅馬數字和時標看起來像是雕刻在錶面上,增加了視覺深度。
材質方面,全系列都採用不鏽鋼錶殼搭配一體式金屬鍊帶,38毫米款另外提供深棕色小牛皮錶帶選項。29 毫米和 34 毫米款推出了鑲嵌鑽石錶圈的版本,增添華麗感。工藝處理上,錶圈採用拋光,錶殼側面為緞面拉絲,錶耳上方交錯展現拋光與緞面效果。鍊帶的外側兩列拋光,中間一列為緞面磨砂,呈現層次感。錶冠頂部鑲嵌 Tiffany Blue® 藍色圓片,刻有品牌標誌。錶背的羅馬數字字體與當年 Atlas 時鐘相呼應。防水性能從過往的 5 ATM 提升至 10 ATM,大約 100 米深度。
技術上,這次的更新比較值得注意。過去 Atlas® 系列主要使用石英機芯,這次 34 毫米和 38 毫米款改用自動上鍊瑞士機械機芯,配備小秒針顯示和 50 小時動力儲存。29 毫米款則採用了與瑞士機芯製造商 La Joux-Perret 合作開發的太陽能機芯。
太陽能機芯是個有趣的選擇。錶背特別標註了太陽能標誌,在陽光下曝曬兩分鐘就能獲得24小時動力,室內標準光線下充電四小時同樣有效。充滿電後可以持續運行八個月,對於日常使用來說相當實用。
Atlas® 系列的重新推出,反映了品牌在傳統與創新之間的平衡思考。它沒有完全推翻過去,而是在既有基礎上進行技術升級和細節調整。這種做法或許不會製造太多話題,但對於喜歡穩定、經典設計的人來說,可能正是他們想要的。
在一個充滿變化的時代,有些東西選擇改變,有些則選擇堅持。Atlas® 系列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平衡點——既保持了辨識度,又跟上了時代的腳步。至於這樣的策略是否成功,或許時間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