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見的是一幅畫,還是一首音樂?來自專家的 4 個技巧,感受古典畫作的更高層次

把有礙於觀看與理解的障礙去除之後,接下來就是更仔細地去研讀它的內容了(圖/steven_yu @Pixabay)

仔細看一幅畫的行為,就好像自己真的在作畫一樣,需要專注與靈感,而經驗的累積永遠都會帶來豐盛的回饋與成果。

這裡要提出另一個層次的視覺訓練,簡稱R.A.S.A.,每個字母分別代表節奏(Rhythm)、寓言(Allegory)、結構(Structure)和氛圍(Atmosphere)。

此篇文章是作者分享的進階技巧,前往作者的另一篇文章,了解感受畫的六個基礎技巧:《該怎麼好好享受一幅畫?6個實用口訣,用「潛意識」重新欣賞眼前的每一幅畫》

 

節奏(RHYTHM):讓音樂的特質引領情緒在畫作前舞動

每個構圖都由起伏、切分音和分句所主宰,快板讓畫作活潑、有起伏,甚至栩栩如生,也有些畫以沉悶、平穩或慢板來呈現。不管快或慢、漸強或漸弱,每一張畫都必然有自己的節奏。

節奏的概念是比較寬鬆的,指畫作整體具備的一致性或模式。此有賴於直覺或情緒的反應,而非任何理論基礎(rationale)。 在接近畫作時,也要留意身體上的律動反應,例如,作品是否引發其周遭的活動?是否令你失去平衡?不要忘記,觀賞巨幅的歷史畫作時,很可能需要前後左右來回走動,才能欣賞它潛在的脈動。面對小型的畫作,除了靠近觀察,同時也要從一定的距離之外來看,才能體會到光線、陰影、角色、景觀、手勢和故事在畫中的舞動。

一圖看懂

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最後的晚餐》

分享本圖

範例作品:《最後的晚餐》

餐桌上方許多像門窗般的孔有如背景節奏,下方的桌腳有如節拍器般規律地交錯出現,而畫中人物的腳則在之間創造一種跳動的節拍。以耶穌為靜態支點,營造出私語、眼神與扭曲臉部的流動感及整體交互作用下的漩渦感。每個單一的元素——從散置的麵包捲,到姿態間的交互作用——除了為整幅畫增添豐富性,也讓我們把注意力整個集中在中間的耶穌。

寓言(ALLEGORY):不只是神話、傳奇、聖經和道德教誨故事

這個步驟並不是試著表達世界文化、古典文學或口傳民間故事的豐饒,而是要去閱讀隱藏在畫作表面之下的符號、象徵和意義。

寓言的應用,往往展現了藝術家處理大議題的能力,寓言有一種近乎語言的功能,可以把平面影像轉化成深刻的意義。我們的任務是把話語加諸於圖像,從視覺中採擷出語言。不管有多麼私人或主觀,我們必須要建立屬於自己的連結。一幅雋永的畫作,一定有辦法對我們說話,或者,我們在路上遇見它而開始對話,彷彿回到過去,尋找屬於現代的意義和細節。

一圖看懂

作品:《行星與大陸的寓言》

分享本圖

範例作品:《行星與大陸的寓言》

太陽神阿波羅位於頂點,周邊環繞其他行星;水星似乎朝著中心倒掛著;金星與火星坐在下方的烏雲上;月之女神黛安娜頭上清晰可見新月。在四個邊上的陸地,分別由四組圖像代表四大洲:左邊是亞洲,上方有大象;其次是非洲,被駱駝商隊環繞;美洲原住民駕馭鱷魚和食人族;而歐洲則以文明開化的形象位於中央。 從我們當代視角看來,或許不習慣這麼細微的象徵主義,但是這張圖可視為藝術家對那個時代的描繪——一個殖民主義、性別歧視、種族歧視與擴張主義氾濫昌熾的年代。 

結構(STRUCTURE):畫的脊柱、砌磚和根基,發現其中隱藏的深度

這些可能是幾何線條、形狀與分隔的區塊,或是水平線和消逝的點。小從傳統人體寫生方格內的小方格,大到那些能吸引、引導我們目光的光線對角軸線或分散而隱蔽的中心圓,這些深層的結構幾乎是以潛意識層次對我們發揮作用。此外還有物體或身體在空間中的三維組織,包括前景、背景和中間地帶。

有些藝術家精於描繪世界的本質,遵守複雜的構造線網絡和組織原則,有些藝術家則傾向以較為寬鬆的方式,允許多重焦點散布在構圖裡。這兩種方式都能巧妙地集中或分散觀看者的注意力。

一圖看懂

皮耶羅.德拉.法蘭契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基督受洗》

分享本圖

範例作品:《基督受洗》

以半圓形的天空框住洗禮場景,如果你要完成這個圓,圓曲率正好會沿著基督腰布的曲線走。從祂的肚臍到祈禱的雙手垂直向上可以畫出一條錨線,然後接到落在祂頭上的涓流。鴿子的翅膀垂直展開(以及一片雲),把圓切成一半,施洗者聖約翰的腳則完美地把下半部的正方形分成一半,他的手臂則沿著45°軸線一直到左下角。不過,與其把藝術家當成數學家而非畫家,我們不如去研究他如何透過空間的線條,牽引我們走進圖像,穿透他以井然有序的結構線條構成的網格,去探索遠處蜿蜒的步道與山丘。

氛圍(ATMOSPHERE):被觸動的情緒,揮之不去的感染力

氛圍代表整個作品的核心語調,是你與眼前作品直接接觸後殘餘下來的感受。書裡的平面圖畫,很難感受到真正的氛圍。透過平板顯示器或相機的縮放功能,會使畫作的質地、圖面上的光線運動、藝術家的筆觸和你的身體與圖畫尺寸間的相互關係等細節都流失掉了。面對面的時刻,作品要嘛存在,要嘛不存在——它和你之間可能有火花,也可能沒有,這個時候你可以繼續往前。

一圖看懂

威廉.透納(J. M. W. Turner),《諾勒姆城堡的日出》

分享本圖

範例作品:《諾勒姆城堡的日出》

黃色渲暈刷糊了天空和底下的一切,只有城堡遺跡的淡藍色陰影和淺描的母牛短暫地遮住眩目的光。正由於它的抽象性與未竟之感,高超的氣場在今日顯得更為強大。透納消除了有形可見的陷阱,折服於純粹的感官和情緒,讓這幅畫散發希望與溫暖,透納不只預示或發明抽象藝術,他理解藝術家的目標應該是改變感知,而不是去模仿感知。他對世界做出一個全新的回應,這些回應是無法透過其他任何方式去量化、衡量或記錄的。他所說的就是氛圍。

作者介紹|奧森・沃德 Ossian Ward

李森藝廊(Lisson Gallery)的內容總監,曾任《倫敦指南雜誌》(Time Out London)主要藝評人,著有《觀賞之道:如何體驗當代藝術》(Ways of Looking: How to Experience Contemporary Art, 2014)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典藏藝術家庭《藝術,原來要這樣看!:10個口訣,秒懂藝術大師內心戲》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ACPV ARCHITECTS)

建築 不只是城市中的風景而已|與國際建築大師關於建築、城市與生活風格的一段對話

關於城市輪廓,建築扮演相當重要角色,它不但必須解決場所議題,更要帶動生活的想像與期待。這一次趁著義大利國寶建築師 Antonio Citterio 領軍的...

(圖/Bushmills)

愛爾蘭與台灣最近的距離|與 Bushmills 首席釀酒師 Colum Egan 的生活風格對話

相較於蘇格蘭威士忌,對台灣人來說,他們對於愛爾蘭威士忌或許比較陌生,這可能是因為「大國政治」的關係,台灣人與愛爾蘭似乎認識較少,但作為蘇格蘭威士忌的「大前輩...

藝術拍賣官游文玫

「幫拍品找到心愛的主人,就是我的意義」|拍賣場的指揮家:藝術拍賣官游文玫的人生故事

拍賣官,在你印象中是怎樣呢?許多電影裡,他們穿著正式服裝,站在台上,現場來賓爭著競價,而拍賣官揮著手,帥氣落槌。然而,這種畫面是真實存在嗎?究竟「拍賣官」...

(圖/舊妮老物 提供)

跨界實驗室|關於老物》放血=治病?你不知道的中古醫療觀

放血療法裡對我們來說可能不是這麼陌生,依我膚淺的理解,中醫會在傷處扎一個小洞,將少量淤血放出,達到氣血循環的效果,但你知道嗎?在歐洲,放血療法(...

(圖/坂本龍一 fb)

跨界實驗室│關於電影 》音樂大師的「配樂進化史」:坂本龍一的五部傑作,創造永恆影史經典

當悠揚琴音在銀幕前後流轉縈繞,正在觀賞電影的你,無論是感動的熱淚盈眶,或是悲傷的悵然若失,問及心中會浮現哪一號人物,答案仍舊會是——坂本龍一。...

(圖/Audemars Piguet 官網/HUBLOT 官網)

跨界實驗室│關於腕錶 》從工藝結晶到藝術家的專屬畫布,當代腕錶的「藝術性」從何而來?

在過去,當腕錶與藝術扯上關係,通常都直指著琺瑯、金雕、鏤空等傳承以久的製錶工藝,可到現今,我們統稱的「藝術腕錶」範疇,聯想到的除了上述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