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馬仕不可不知的 12 個小故事!愛馬仕橙如何從滯銷色成為經典?柏金包竟與嘔吐袋有關?!

愛馬仕翻玩經典的橘盒包裝(圖 / Hermès@Instagram)

法國知名奢侈品牌愛馬仕(Hermès)一直是不少人心中的夢幻逸品,以精湛工藝與低調大方的設計在業界闖出一片天。除了品牌臻於完美的技術外,愛馬仕百年歷史發展中也有不少小插曲值得深入暸解。1% Style 蒐集了 12 個相關的小故事,包含與馬匹的淵源、橙色包裝與BKC(柏金包、凱莉包、康康包)的秘密,以及旗下分部門的特別之處,讓讀者用不同的方式欣賞愛馬仕!

【追縱 1% Style IG帳號】和1%頂尖專家一起提升生活質感

愛「馬」成癡,承自馬具精湛工藝

誕生於家家戶戶都養馬的 19 世紀法國,愛馬仕最初其實是以馬具起家,直至後來的掌門人預料汽車勢必會在未來蓬勃發展、馬匹將逐漸被取代,才開始將事業版圖擴大,將製作馬具的精湛技藝應用在各式產品上,敏銳了解顧客的需求與社會的轉型,便是品牌能延續百年的核心價值。

一圖看懂

愛馬仕以馬具起家(圖 / 愛馬仕官網)

分享本圖

愛馬仕在創新之餘也不忘本,自 2010 年起年年舉辦 Saut Hermès 馬術比賽,來自世界各地的好手齊聚挑戰障礙超越賽,希望透過此等國際級賽事,延續並持續發揚優良的馬術傳統。

一圖看懂

Saut Hermès 馬術比賽(圖 / Hermès@Twitter)

分享本圖

LOGO:馬車整裝待發,等待駕馭者出現

一圖看懂

愛馬仕商標(圖 / Hermès@Facebook)

分享本圖

公爵與馬車的經典商標是愛馬仕自 1945 年來沿用至今的圖樣,靈感來自法國畫家 Alfred de Dreux 的一幅水粉畫《鞍轡已備,整裝待發》(Le Duc Attele, Groom a L'Attente)。之所以選用此設計,除了與馬車的淵源傳統外,圖中的馬車整裝待發、恭候主人上車的模樣,就是愛馬仕的化身:每一件愛馬仕的商品都像這部馬車一樣,靜靜等候著能夠完美駕馭的客人。

一圖看懂

Alfred de Dreux 《鞍轡已備,整裝待發》(圖 / 愛馬仕官網)

分享本圖

「愛馬仕橙」原是滯銷色

二戰之前,愛馬仕都是使用象徵權貴的米白色系包裝,豈料戰爭導致資源匱乏,所有物資均須配額分發,得不到米白色卡紙的愛馬仕,不得已改用不被民眾喜愛、大量剩餘的橙色卡紙,沒想到此舉卻廣受顧客好評,加上戰後為了紀念這個資源短缺的艱難時代,愛馬仕便決定把產品包裝全部更改為橙色,形成如今赫赫有名的「愛馬仕橙」。

一圖看懂
愛馬仕經典的橘盒包裝(圖 / Hermès@Instagram)

將拉鍊專利傳入歐洲

一圖看懂

Émile-Maurice Hermès 領導期間將愛馬仕的哲學概括為皮革、運動和精緻優雅的傳統(圖 / 愛馬仕官網)

分享本圖

第三代繼承人 Émile-Maurice Hermès,一戰時前往美國採買製作法國騎兵隊馬具的皮革,美國當時已在使用的拉鍊引起他的高度興趣,事後他帶著拉鍊技術回到法國,融入自家產品設計,成為第一位在皮革中使用拉鍊專利的設計師,而 1920 年代世界首件拉鍊皮夾克便是由愛馬仕出品。

一圖看懂
愛馬仕將拉鍊傳入歐洲(圖 / 愛馬仕官網)

柏金包誕生於飛機嘔吐袋

一圖看懂
柏金包(圖 / 愛馬仕官網)

1981 年,當時的品牌執行長 Jean-Louis Dumas 搭乘飛機,恰巧目睹鄰座知名女星珍.柏金(Jane Birkin)的東西從包裡散落整地,因緣際會之下,便答應設計一個全新的、適合日常使用的大型包款給她,據聞 Dumas 當下就把設計草稿畫在飛機嘔吐袋上,想不到愛馬仕旗下最著名、單價最高的柏金包(Birkin bag)竟是這樣誕生的!

一圖看懂
珍.柏金(Jane Birkin)(圖 / Jane Birkin Daily@Facebook
一圖看懂

柏金包是不少名人的標配包款(圖 / High Street Branded@Facebook

分享本圖

因王妃而爆紅的凱莉包

一圖看懂

凱莉包(圖 / 愛馬仕官網)

分享本圖

1935 年愛馬仕推出了一款名為 Sac à dépêches 的馬鞍袋,然而一直沒沒無聞,直到​​摩納哥王妃葛莉絲.凱莉(Grace Kelly)拍攝雜誌照片時,為了隱藏其懷孕的肚子而使用此包遮掩,這才掀起一陣浪潮。而後在取得摩納哥王室同意後,改以王妃名字紀念此包款,從此凱莉包(Kelly bag)便成為品牌常青經典款之一。

一圖看懂
Grace Kelly與凱莉包(圖 / lovelygracekelly@Instagram
一圖看懂
Kylie Jenner收藏許多凱莉包(圖 / Kylie Jenner@Instagram)

首款 LOGO 包——康康包

愛馬仕包款皆由建築角度出發設計,康康包(Constance bag)看似簡單方正的外型,其實從縫製到完成至少耗費 14~18 小時,更由高達 50 項零件才能組成。

一圖看懂

康康包(圖 / 愛馬仕官網)

分享本圖

康康包最大的特色就是大大的 H 標誌,風格內斂低調的愛馬仕其實很少有顯眼的標誌設計,康康包便是品牌的第一個 Logo 包款,摩登簡約的設計加上四種尺寸的多樣選擇,長年榮登品牌搶手商品之一。

一包只經一工匠之手

一圖看懂

純手工製造的愛馬仕包款(圖 / 愛馬仕官網)

分享本圖

為延續優良工藝及維持高品質,愛馬仕出品的每款包皆為 100% 純手工打造,並且一個包僅由一名工匠獨立製作,每位工匠使用一套專屬於自己的工具,以傳承逾百年的精湛工藝,一針一線縫製而成,在包款內側還會標示編號、代碼對應製造的工匠,方便日後由同位師傅負責保養、維修。

一條絲巾耗時一年半

一圖看懂

愛馬仕的第一條絲巾(圖 / 愛馬仕官網)

分享本圖

絲巾做為品牌當家花旦之一,講究的製程自然是少不了,從發想、草稿到選色、定案,每個階段不厭其煩的討論,最後才能交由里昂的工匠逐一印刷、套色,不同色彩需以不同網版印製,意即有多少顏色便有多少次套色,因為如此精細繁瑣的工序,一條絲巾的製作便耗時一年半以上。

一圖看懂

愛馬仕絲巾有各種尺寸、用途(圖 / 愛馬仕官網)

分享本圖

Hermès Horizons,替顧客圓夢無極限

一圖看懂

Hermès Horizons 作品(圖 / 愛馬仕官網)

分享本圖

愛馬仕從發跡以來便擁有一個神秘的特殊訂製部門「Hermès Horizons」,位在法國郊區龐坦(Pantin),專為高端客戶服務,既沒有產品目錄,也沒有經手範圍,小至鳥籠、大至飛機,只要能替客戶圓夢,什麼都能做、什麼都不奇怪,並且所有訂製產品皆為獨一無二,每個設計、零件都只有該計畫能使用,無法複製,是貨真價實的全球唯一!

一圖看懂

Hermès Horizons 作品(圖 / 愛馬仕官網)

分享本圖

Petit h 工作坊,將剩材脫胎換骨

同為愛馬仕旗下的「Petit h」則以惜材為宗旨,將製作產品時留下的閒置素材注入新生命,由於回收的材料有限,因此每件創作皆為絕無僅有的珍品。除了官網上不時上新的創意生活小物,如鏡子、手環、鑰匙圈等,也會在各國舉辦工藝巡迴展,依當地文化推出具在地特色的作品,像是去年台灣站的「台灣黑熊懶骨頭」,可愛模樣根本不像用零散材料再造的產品!

一圖看懂

Petit h 台灣巡迴展獨家作品(圖 / 愛馬仕)

分享本圖

專櫃配貨潛規則

雖然公司至今未曾承認,但愛馬仕的配貨儼然已是業內不說破的規則——入手熱門的 BKC(柏金包、凱莉包、康康包)前,必須先貢獻包款以外的商品。不同國家對配貨的物品、比率不盡相同,消費紀錄也不通用,但共同的默契是皮件類不算數,若是購買相對較冷門的產品,拿到 BKC 入場券的機會也會比較高。

一圖看懂

不同國家的專櫃配貨規則不同(圖 / 愛馬仕推特)

分享本圖

責任編輯/江庭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photo2

1% KNOWLEDGE》什麼是藝術攝影?這家攝影藝廊又為什麼要在台灣辦攝影競賽?

藝術攝影正從紀實走向當代顯學,作品在國際拍賣場屢創高價,成為投資與收藏的新寵。1% Style 這次帶你解析全球攝影藝廊的版圖,...

K star 0

2025 K STAR 閃耀登場 在地產業伴手禮,蘊藏設計匠心

基隆擁有豐富的在地產業與特色商品,然而在品牌能見度與市場拓展上,仍具高度成長潛力。近年來,基隆市政府積極推動產業發展,透過創新行銷與品牌轉型,...

酒_開門

跨界實驗室|關於微醺》不只是賣給亞洲,而是為亞洲而釀|烈酒新品 揭示風味主導權的變化轉移

在烈酒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蘇格登、布萊迪、噶瑪蘭與金門高粱不再只是「把酒賣給亞洲」,而是開始真正「為亞洲而釀」。從深焙桶型到年份標示,...

(圖/玖尹 提供)

中秋獻禮(一)》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於月圓之夜為摯愛之人,送出最真摯的愛意

自古說,中秋夜,月圓人團圓,被寄予家人間團聚之意。夜晚時分,坐於戶外景觀餐廳中,與親朋好友小酌幾杯,抬頭望著天上皎潔的月亮,一邊暢談生活大小事,...

(圖/高雄萬豪酒店 提供)

夏日龍蝦季這樣吃!從肉質鮮甜的蒜蓉清蒸青龍,到奶香濃郁的爐烤波士頓龍蝦,來場衝擊味蕾的海洋之旅

時而天晴,時而暴雨,時而打雷,時而天氣悶熱,這是 2025 年的台灣夏日景象。在炎熱的夏日,高溫的天氣,時常使人沒有食慾,想品嚐道地的當季海鮮來消暑,...

The One1

給大人一場專屬的夏令營|劉邦初與 The One 如何為心中的孩子打造「大小孩童樂會」?

在台灣盛行親子夏令營的此刻,《 The One 》執行長劉邦初卻提出一個看似簡單,卻直指人心的提問——「我們都為孩子找過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