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必看大展!故宮「鎮院國寶」睽違十年限時展出,三幅重磅名畫不容錯過的 5 大理由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圖 / 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故宮博物院「鎮院國寶—范寬、郭熙、李唐」特展於 10/6 開展,短短 42 天的展期中,展示三位北宋殿堂級畫家的山水畫:《谿山行旅圖》、《早春圖》及《萬壑松風圖》,是下半年度必看的大展。

1% Style 訪問了建築、歷史、文化領域上的專家——林墾 Kenn Lin,一探究竟此次特展不容錯過的理由!

【追縱 1% Style IG帳號】和1%頂尖專家一起提升生活質感

受訪專家|林墾 Kenn Lin

建築、歷史、文化領域專家,Youtube 頻道《肯定要旅行》主持人,具有台北市社區大學講師、人文歷史建築導覽講師等多重斜槓身份。

現正於中正社區大學開設建築文史課程:《跟著Youtuber探索世界走讀在地》,將過往在世界 50 國旅遊的經歷,彙整成深入建築、文史的課程,故宮國寶巡禮也是其中重點主題。

一圖看懂
鎮院國寶:范寬《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圖 / 故宮博物院)

Q1:為何這三幅畫值得所有人親臨觀賞?

故宮有很多千年以上的藏品,在眾多藏品之中,這三幅畫作並不算特別久遠,它們的重要之處,是確立了「山水畫」在華人世界中的價值,具有劃時代的指標意義;同時,它們也影響了後續非常多文人還有哲學思想上的發展。

在教科書、出版品上,只要提到山水畫,基本上都會出現這三幅作品。就像在西方文化中,只要想到人物描繪就會連結到蒙娜麗莎一樣,這三幅畫堪稱山水畫中的蒙娜麗莎。

Q2:為什麼這三幅畫被稱作「鎮院國寶」?

故宮比較有名氣的展品,可能是我們常說的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這三寶,它們當然有很高的價值,但是相較起來,《谿山行旅圖》、《早春圖》、《萬壑松風圖》在歷史、藝術......等綜合價值上,可能意義更為重大。

一圖看懂
常見三寶: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圖 / 故宮博物院)

這三幅畫都作於北宋,自北宋之後,較著名的畫作也幾乎都是山水畫,甚至一個作家如果沒有畫過山水畫,那他就很難奠定自己在藝術領域的地位,所以直到當代也還有不少畫家是以山水畫出名的。

Q3:「鎮院國寶」為何不是隨時都能見到?

這三幅畫中,最早的《谿山行旅圖》約距今一千年,最晚的《萬壑松風圖》大概九百年,三件近千年的真跡都是作在絹紙上,而絹紙類的古物特別敏感脆弱,平時要放置在故宮山洞的庫房中,在隔絕紫外線且恆溫、恆濕的狀態下保存及展出,例如要定期使用特殊工序除去水分。

一圖看懂
李唐《萬壑松風圖》(圖 / 故宮博物院)

因為維護上的困難,展出時間只能壓縮在短短 42 天(一般展期約為 90 天),每次間隔往往是三五年起跳,距離上次三件作品同時展出,更早已是 10 年前,所以今年有幸能一次目睹三件曠世巨作的絕世風采,實在非常難得,不管有沒有相關背景都非常建議大家去看看。

Q4:山水畫是怎麼反映思想的?

在傳統的華夏文化中,認為好的作品是與作者本身連動的,即便有再好的作品,也可能因為人品或是在其他領域上的缺失,造成作品的能見度受到阻礙,所以古時很講究畫如其人、人如其名。

范寬《谿山行旅圖》就是一個滿有趣的例子:范寬原名范中正,「中正」就給人比較正直中立的感覺,但他本人其實性格寬大寬容,早在三十多歲就已經隱居深山,所以大家便漸漸以范「寬」稱呼。

一圖看懂
范寬《谿山行旅圖》(圖 / 故宮博物院)

對比他的作品《谿山行旅圖》,畫中的主山很高、人非常渺小,顯現對大自然的崇敬態度,體會到人在天地之間只是過客,必須沉澱自我心靈才能了解自然的哲理及思維模式,能看出作品確實可以反映作者的思想、哲學。

Q5:一般人如何欣賞「鎮院國寶」?

建議先從落款看起,主要是因為古時畫家不少畫作的確切作者與年代都有爭議,或極難判別,但這三幅畫很特別,它們都有明確的落款甚至年份,這在古代來說很少見,加上北宋是山水畫發展的重要時期,所以落款可以幫助追溯孰先孰後、誰效仿誰,又是誰臨摹、傳承哪一位前人的作畫技巧,是拼湊歷史和山水畫發展的有力證據。

其次是體會畫作的「可觀、可行、可遊、可居」,傳統山水畫是以遠、中、近景建構視覺上的層次,利用平遠(平視)、深遠(俯視)、高遠(仰視)等多重的視角描繪景物,因此在觀畫的時候,會感覺自己就像在一個真正的山水世界中遊覽。

山水畫書畫合一,更細節的部分就是欣賞不同的「皴法」,大致可以用書法、毛筆的方式理解,例如范寬的雨點(芝麻)皴、郭熙的捲雲(雲頭)皴、李唐的斧劈皴,這三種筆法各有千秋。以郭熙《早春圖》為例,捲雲皴描繪出濕潤、飄渺的雲霧,S 型的山面呈現流動的氣韻,大地初回春的氣息更是用枯枝展現,畫中這種靈動的氣息就是郭熙厲害的地方。

一圖看懂
郭熙《早春圖》(圖 / 故宮博物院)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 鎮院國寶—范寬、郭熙、李唐

展覽日期: 2021/10/6~11/16

展覽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

前往》國立故宮博物院,獲得更多相關資訊

撰文/謝丞芳

責任編輯/陳鈞煥

【追縱 1% Style IG帳號】和1%頂尖專家一起提升生活質感

延伸閱讀

建築、歷史、文化領域專家,Youtube 頻道《肯定要旅行》主持人,具有台北市社區大學講師、人文歷史建築導覽講師等多重斜槓身份。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photo2

1% KNOWLEDGE》什麼是藝術攝影?這家攝影藝廊又為什麼要在台灣辦攝影競賽?

藝術攝影正從紀實走向當代顯學,作品在國際拍賣場屢創高價,成為投資與收藏的新寵。1% Style 這次帶你解析全球攝影藝廊的版圖,...

K star 0

2025 K STAR 閃耀登場 在地產業伴手禮,蘊藏設計匠心

基隆擁有豐富的在地產業與特色商品,然而在品牌能見度與市場拓展上,仍具高度成長潛力。近年來,基隆市政府積極推動產業發展,透過創新行銷與品牌轉型,...

酒_開門

跨界實驗室|關於微醺》不只是賣給亞洲,而是為亞洲而釀|烈酒新品 揭示風味主導權的變化轉移

在烈酒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蘇格登、布萊迪、噶瑪蘭與金門高粱不再只是「把酒賣給亞洲」,而是開始真正「為亞洲而釀」。從深焙桶型到年份標示,...

(圖/玖尹 提供)

中秋獻禮(一)》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於月圓之夜為摯愛之人,送出最真摯的愛意

自古說,中秋夜,月圓人團圓,被寄予家人間團聚之意。夜晚時分,坐於戶外景觀餐廳中,與親朋好友小酌幾杯,抬頭望著天上皎潔的月亮,一邊暢談生活大小事,...

(圖/高雄萬豪酒店 提供)

夏日龍蝦季這樣吃!從肉質鮮甜的蒜蓉清蒸青龍,到奶香濃郁的爐烤波士頓龍蝦,來場衝擊味蕾的海洋之旅

時而天晴,時而暴雨,時而打雷,時而天氣悶熱,這是 2025 年的台灣夏日景象。在炎熱的夏日,高溫的天氣,時常使人沒有食慾,想品嚐道地的當季海鮮來消暑,...

The One1

給大人一場專屬的夏令營|劉邦初與 The One 如何為心中的孩子打造「大小孩童樂會」?

在台灣盛行親子夏令營的此刻,《 The One 》執行長劉邦初卻提出一個看似簡單,卻直指人心的提問——「我們都為孩子找過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