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貴的葡萄酒-天堂佳釀「羅曼尼康帝」,為何能讓紅酒收藏家為之瘋狂?

羅曼尼・康帝被譽為「天堂佳釀」,是葡萄酒之中的頂級選項(圖/取自維基百科)

說到葡萄酒之中的王者,來自法國布根地(或稱勃根地)、由 DRC 所出產的羅曼尼・康帝,絕對是不容錯過的頂級存在。究竟為何羅曼尼・康帝能被譽為「天堂佳釀」,讓收藏家為之瘋狂呢?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大是文化】

【追縱 1% Style IG帳號】和1%頂尖專家一起提升生活質感

世上最昂貴的葡萄酒,莫過於位在法國布根地的羅曼尼.康帝酒莊(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簡稱DRC)所出產的羅曼尼.康帝(Romanée-Conti)

(圖/大是文化)
(圖/取自大是文化)

其實,羅曼尼.康帝原是葡萄園的名稱。因為DRC在羅曼尼.康帝葡萄園釀造出這款葡萄酒,便以此命名。

一般說來,布根地的葡萄園大多由幾戶農家共同持有,如市面上不少葡萄酒都掛名「李奇堡」(Richebourg),便是因為這些廠家全在該地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羅曼尼.康帝特級園卻是由DRC公司獨占。換言之,世界上能打出羅曼尼.康帝字號的只有DRC。

羅曼尼.康帝的地質與其他特級葡萄園相比,營養成分更高,但土地面積卻僅有1.8公頃。除此之外,他們採取去蕪存菁的做法,摘除不夠理想的葡萄,集中栽培健康結實的果實。在如此嚴苛的競爭下,才孕育出羅曼尼.康帝的專屬葡萄。這些活力充沛、吸取日月精華的葡萄,可說是少之又少。因此,這款酒一年產量只有5,000至6,000瓶。

只有1.8公頃葡萄園釀造出來的羅曼尼.康帝,更顯彌足珍貴。因此,自古以來便有「天堂佳釀」的美譽。羅曼尼.康帝受到無數人的景仰,更散發出無比魅力,成為自古至今的兵家必爭之地。

其中,最有名的鬧劇莫過於18世紀,龐巴度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與康帝親王爭奪這塊以康帝親王命名的葡萄園:聽說,龐巴度夫人因未能如願取得羅曼尼.康帝的所有權,而心有不甘,於是,下令凡是布根地的葡萄酒,都不准踏進凡爾賽宮一步。

此外,羅曼尼.康帝在1945年產的「獨角獸」(Unicorn Wine)也引起不小的騷動。這款酒在拍賣會一推出,便造成轟動,只能用戰況激烈來形容(按:這件事市場雖時有傳聞,但未經證實)。

曾有人形容1945年產的羅曼尼.康帝,是「此酒只應天上有」。如此大有來頭的葡萄酒,惹得全球的收藏家為之瘋狂也不足為奇。

這個青史留名的競標賽,刷新世界紀錄,創下將近1,643萬元的天價。這個破天荒的成交價足以證明羅曼尼.康帝被譽為天堂佳釀,絕非浪得虛名。

DRC公司除了羅曼尼.康帝,還有其他自有或租賃等七處特級葡萄園,這些農園釀造出來的葡萄酒,不僅各有特色,而且均有一定水準。

例如,塔須園(La Tache,同為DRC獨有)產出某些年分的酒,不輸羅曼尼.康帝;位在羅曼尼.康帝隔壁的李奇堡;馮內.侯瑪內村(Vosne-Romanée)內最古老的羅曼尼.聖維馮園(Romanee St.Vivant);近來異軍突起的大埃雪索園(Grands Echezeaux);品質穩定的埃雪索園(Echezeaux);產量稀少而顯珍貴,白酒中極品的蒙哈榭園(Montrachet),與物美價廉的高登園(Corton)等。

(圖/大是文化)
(圖/取自大是文化)

除此之外,一級葡萄園馮內.侯瑪內或不對外開放的巴達.蒙哈榭園(Batard-Montrachet)白酒也全屬DRC旗下。巴達.蒙哈榭只供內部訂購,素有白酒幻影之稱。根據傳聞價格之昂貴,連羅曼尼.康帝都自嘆弗如。

作者介紹|渡辺順子

Premium Wine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90年代赴美。在因緣際會下接觸頂級葡萄酒後,從此與葡萄酒結下不解之緣。

之後,遠赴法國留學。2001年,任職於國際老字號拍賣公司「佳士得」的葡萄酒部門,成為紐約佳士得首位亞裔葡萄酒專家。任職期間表現亮眼,負責為各國富豪與企業經營者介紹、講解拍賣精品。此外,也為頂尖的商業人士開設葡萄酒講座。

2009年離職後,回日本自創Premium Wine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推廣葡萄酒拍賣文化。同時,鎖定亞洲的富裕層或律師等舉辦葡萄酒研討會。2016年就任於以紐約及香港為據點的老字號拍賣行施氏佳釀(Zachys),擔任日本代表。負責日本衛星直播拍賣會。提供拍賣委託、競標與頂級葡萄酒之諮詢服務。著作另有《商業人士必備的紅酒素養》(大是文化出版)。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大是文化《商業人士必備的紅酒素養2:頂級葡萄酒的知識與故事:想快點成為專家,就從「頂級」著手,這是世界精英的共通語言。》(原標題:一杯近300 萬元,葡萄酒的王中之王)

責任編輯/焦家卉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照片資料來源:花蓮縣文化局官方資料)

隨「太平洋花蓮溫泉季」裊裊輕煙,走入秋季湯花之戀

當城市的氣溫開始微涼 ; 當樹梢的枝葉浮現紅、黃、橘三種色彩 ; 當花東縱谷間灑落的陽光,褪去猛烈,而變得溫柔可人 ; 當花蓮瑞穗溫泉公園,亮起了一盞盞燈籠...

把遲到視作理所當然的民族 首圖

把遲到視作理所當然的民族:凡事講求慢慢來的義大利人,如何享受「Slow Living」帶來的喜悅

想像著某一個週末午後,滿心期待一整個早上的浪漫飯局總算如期而至,準時甚至提早出現在餐廳門前等候的你,卻乾坐了五分鐘、十分鐘,甚至半小時都不見對方人影,...

資料來源:花蓮觀光資訊網

跨越時空,花蓮原古的島嶼語言,串起太平洋的珍珠項鍊

曾經,海洋是人類通往世界唯一的道路,而島嶼,則是一顆顆被細心安排的珍珠,「南島語系」就如同那根串起太平洋珍珠項鍊的線,用文化和語言,...

圖片來源:花蓮觀光資訊網

花蓮「台灣原住民慢食博覽會」,擁抱大地的美味節奏

慢食,走入大自然的豐盛 壯闊的高聳山陵,碧綠的波光粼粼,這裡有山的堅定沈穩,也有著河水的溫柔綿延 ; 這是大自然豐沛的累積,也是人們自在心靈的土地。...

作為石頭的故鄉,近三十年來,花蓮以不間斷舉辦的石雕藝術季,致力推廣著石雕藝術,試圖從岩石剛冷的切割線條中,尋找柔性的文化能量。(圖片來源: 2023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形象影片)

從石頭剛冷的切線中,尋出的柔性文化能量—— 2023 花蓮石雕藝術季

「風的輕咳和水的吻痕/在立霧溪兩岸的山壁上/塑出最完美的曲線/讓山川河海全都匯聚於花蓮/寫下夢與愛的諾言/讓整個臺灣驚艷」,這是詩人向陽筆下峻嶺深壑的花蓮,...

1_太巴塱_展覽第二區_續存.jpg

以口傳探尋部落起點,花蓮太巴塱文物館首展《TAFALONG 太巴塱》盛大開展,四大展區傳承遠古文化

秀水明山的花蓮縣光復鄉,亦是阿美族最大且最古老的部落「TAFALONG 太巴塱(塱,音同「朗」)」部落的所在地,「太巴塱」實為原住民語中的「白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