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絕美空間展出!《V|Chapter 1》呈現新世代藝術藏家思維,精選草間彌生等18位國際藝術家

《V|Chapter 1》在LIGHTWELL展出(圖/取自LIGHTWELL臉書)

《V》是以私人藝術收藏為核心的系列策展計畫,期待透過年輕世代的 Viewpoint、Voice、Venture 與 Vision,為藝術界創造更多樣的面貌。《V》計畫首度呈現——《V|Chapter 1》,由共同召集人暨收藏家謝亞修 Matthew Shieh、共同召集人暨 LIGHTWELL 創辦人李品濤 Pingtao Lee等人共同策劃。在 LIGHTWELL 的二、三樓分別以「Materials and Free Worlds」和「The Changing Subject, The Changing Us」兩個單元呈現,展出十八位國際藝術家的作品。

多件名家經典之作平常僅可見於美術館與私人會所,此次難得公開展出,兩位召集人希望透過這個展覽呈現藝術家、收藏家和策展人的三方視角,提供觀眾欣賞作品的多元觀點。

【追縱 1% Style IG帳號】和1%頂尖專家一起提升生活質感 

一圖看懂

LIGHTWELL 創辦人、共同召集人 李品濤與總召集人Matthew Shieh 謝亞修(圖/取自LIGHTWELL臉書)

分享本圖

Materials and Free Worlds,20世紀藝術運動的縮影

展出八位戰後藝術家的作品,經由物質性的展現,他們實踐且創造新的關係及美學經驗。本次展覽獲得不少臺灣著名藏家的幫助,使我們得以一窺藝術史中那個輝煌時期裡,素材及表現上無垠的可能性。

這八位藝術家及其展出作品正是二十世紀中期一些重要藝術運動的縮影,無論是藉由單一物質的物理特性、對事物本質的尋思、一種應用於環境的外推法、或是一種對顏色及語言的操縱。以「物質」作為媒介,這些時空各異的藝術運動會展露出的特色在展中一覽無遺。

戰後時期全球湧現一股被新民主及自由思想,物質也同等地在新美學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作品中將看見當混亂、偏狹、鎮壓、動盪幾乎佔據的時代,在思想中那有可能存在且更自由的世界之蹤跡。

菅木志雄、安東尼‧葛姆雷,以木頭、石頭、鐵片素展現「物的本質」

一圖看懂

首區以「木頭、石頭、鐵片」為元素呈現(圖/取自LIGHTWELL官網)

分享本圖

在戰後,一個以自由世界為政治口號的年代,藝術家們在混沌中探索藝術的範疇,在自由思想的牽引中解放了材料與技術,創造出藝術史上重要的一頁。二樓展間以圍繞探討「物質」為核心,回望20世紀中期重要藝術運動的縮影。

以1960年代日本物派的重要人物菅木志雄的作品《散存》作為起點,其以純粹的自然材料「木頭、石頭、鐵片」所構成,木頭上白色的油漆塗料、藉由螺絲固定在木頭上的石頭,和彎曲的鐵片在空間中形成的環形等,都為視覺產生有趣的氛圍。光、影、和兩者之間的變化,是菅木志雄作品的重要元素,此件作品更完整展現了「物的本質」,強調物與空間的排序、兩者相對應的關係。

一圖看懂

安東尼‧葛姆雷之作品〈Reeach 6 meme (III)〉(圖/風傳媒攝影)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以「木頭、石頭、鐵片」為元素呈現物的本質(圖/風傳媒攝影)

分享本圖

草間彌生、松谷武判等藝術家,以物質為媒介表達觀點

草間彌生、松谷武判、李元佳等藝術家,在各異的時空創作的作品,皆以「物質」為媒介,藉由不同的創作方法表達自身的觀點。

《Yellow Dots》是草間彌生從 1960 年代開始的堆積系列創作,平坦的畫布上充滿凸出的填充物,在畫布和填充物表面再畫上經典的黃黑圓點,表現雕塑品與畫作的融合,也展現了草間彌生對於自身的恐懼與自我消融。

一圖看懂

草間彌生之作品《Yellow Dots》(圖/風傳媒攝影)

分享本圖

松谷武判的《Circle 07-6-6》創作融合膠水和墨等複合媒材,再用吸管和電扇吹動畫布,產生如時間凝固一般靜止的低垂凸出物,表現一件作品不只是被上色的過程,媒材如觀點般,同時也在互相交融、向外突破框架,彷彿可以感受到每一個流動和滴落的瞬間。

一圖看懂

松谷武判之作品《Circle 07-6-6》(圖/風傳媒攝影)

分享本圖

美國觀念藝術家 Mel Bochner以高彩度傳達藝術理念

美國觀念藝術家 Mel Bochner ,作品《Fucked up and far from home》是以機械壓製主導的觀念創作,以高彩度的色塊、塗料和文字語言呈現作品。1970年代興起的觀念藝術著重創作背後的觀念和想法,而有形的表現並不那麼重要。

《Blah Blah Blah》為Mel Bochner 的機械壓製作品,是藝術家晚期極度成熟的作品。在超過200公分的畫布上,只有16個英文字母, 將觀念簡化為純粹的文字及色彩,傳達藝術家的觀念。

一圖看懂

Mel Bochner 之作品《Fucked up and far from home》(圖/風傳媒攝影)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Blah Blah Blah》(圖/取自LIGHTWELL臉書)

分享本圖

The Changing Subject, The Changing Us,探討「肖像創作的流變」10位藝術家以思想賦予肖像另一層面的定義

肖像的基本概念就是記錄下某人或某群人的藝術表現。隨著科技與社會的進步,這種藝術表現出現了多種形式;從一開始的雕塑與繪畫,到現代科技的攝影以及溫度儀圖像。各種形式的科技融入到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之中,也呈現對於世界不同的理解方式。

一圖看懂

以肖像為主題的展區(圖/取自LIGHTWELL)

分享本圖

肖像的初衷及目標是展示重要人物及其特質並作為國家的象徵;簡單的來說,早期統治者肖像就是國家象徵。而早期的藝術中所包含的「閒暇」特質,讓肖像成為了特定階級和某些人的特權。直到19世紀的工業革命改變了肖像的主題,從原本的少數特權群體轉換底層階級,如此變化與科技創新跟新興的消費文化有著關聯的一致性。普羅大眾也開始擁有並掌控「肖像」的權利。

這區以探討「肖像創作的流變」為核心,肖像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經由中古世紀到文藝復興,再到18世紀 、19世紀。在歷史的長河中,通過10位藝術家的探索,重新思考人類自身的變化。

各國作家同台展出,從漫畫到雕塑,作品多元

中國藝術家曾梵志的《毛》與薛松的《接見》,兩者畫風介於抽象與具像間,呈現同代藝術家在21世紀初對文化根源的探索;對應於年輕世代的美國藝術家 Jonas Wood 與迦納藝術家 Conrad Egyir 色彩鮮明、融入大眾文化與日常物件的人物肖像。此外也展出了英國藝術家 Antony Gormley 與2020年甫於北美館舉辦個展的奧地利藝術家 Erwin Wurm 之雕塑、日本藝術家松浦浩之的卡漫風少女、美國藝術家 Deborah Brown 的影子自畫像、美國藝術家 Sebastian Black 以熱感應畫面呈現的人與科技複合面貌,以及法國藝術家 Claire Tabouret 為捕捉內在情感而描繪的親密愛侶。

這些肖像是私人的,也是公眾的,策展人希望透過作品間互文關係形成的藝術群像,提供觀眾一個從資本主義、科技進展、與大眾文化中看見自我的感性途徑。

一圖看懂

Erwin Wurm之作品〈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圖/風傳媒攝影)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日本藝術家松浦浩之作品(圖/風傳媒攝影)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迦納藝術家 Conrad Egyir人物肖像作品 (圖/風傳媒攝影)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美國藝術家 Sebastian Black 之作品(圖/風傳媒攝影)

分享本圖

相關資訊

地點: LIGHTWELL(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0巷6-1號)

展出日期: 2021/10/02~2021/12/26 

購票網站:https://www.thisislightwell.com/products/ticket-v-chapter1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AirVision1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它,不是未來,而是延伸未來視角的起點:ASUS AirVision M1 智慧眼鏡評測報告

當大多數科技品牌都還在為「未來眼鏡」打造願景時,ASUS 選擇了一條「不華麗」、卻在目前技術觀點上,找到屬於自身戰力得以發揮的最佳路線...

(圖/KKday 提供)

自由行成趨勢?2025年自助套裝行程,這樣玩:從泰國體驗泰奶製作,到越南高奢郵輪兩日遊

近年來,隨著疫情逐漸趨緩,與國旅價格高漲,大家開始出國遊玩,以及嘗試自由行行程,泰國、日本、韓國、越南、香港,皆是熱門旅遊地。趁著下半年即將到來的中秋、...

(圖/PEXELS)

重返哈瓦那:當古巴的雞尾酒魂遇上香港的城市節奏,復刻黃金時代的魅力

在加勒比海的熱風中,古巴這座島嶼不只醞釀出了音樂、革命與文學,更在酒杯裡注入了一段段活生生的歷史。古巴雞尾酒文化並非單純的飲食娛樂,而是一種深刻的文化表徵,...

(圖/DAMIANI 提供)

你可能沒有注意到的 2025 米蘭設計週,亮點一次看!一次感受打開傳統 x 現代藝術的交叉對話

談到米蘭,大家先想到的是,時尚之都、時裝週、米蘭大教堂、義大利麵、gelato,但你知道在每年的四月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米蘭設計週嗎?在那個星期裡,...

(圖/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提供)

春季必吃時令菜色,頂級「白蘆筍料理」五大推薦餐廳|從中式到歐式,以白蘆筍寫下新春魅力

隨著天氣逐漸轉熱,春天也悄然而至,這幾天氣溫逐漸飆升,甚至還到30幾度,但好天氣不長,即將進入梅雨季節,下星期又開始降雨了,在這多變的天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