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風有形狀、脈動,是不是能聽見風的聲音、聞到風的氣味,偶爾靜止無聲,又瞬間爆發強烈的張力。每年10月開始到隔年的4月,落山風翻過山脈,抵達恆春半島,季節性的強風,造就了半島地區不同的風光、風景與風情。
2021 屏東落山風藝術季以「萬種風情」為主題,藉由 18 組大型藝術品,帶領觀者體驗恆春半島地區特殊的落山風,將一萬種風的情調、情景,揉合成與山海沙地共生的作品,借無形的風,傳達有形的創意。
海邊教堂、墜落飛船等藝術作品,一同演繹風的萬種面貌!
范承宗|風來了
在每格結構間裝設了圓形金屬葉片,因海風的吹拂而搖曳、旋轉,為每個人們注視它的瞬間,組合出獨一無二的樣貌。 (圖/落山風藝術季官網)
分享本圖ROSO X(王識源+盛郁庭)|珊弧.山瑚
珊瑚為半島上珍貴的海底星空,作品表現海底珊瑚美麗的變幻樣態與純淨光澤,色彩則是與其互動的人們與光,相互共生而成的繽紛。(圖/落山風藝術季官網)
分享本圖朱志康|來自海上的祝福
佇立在海邊的教堂,隨著風的吹拂,時而恬靜,時而翩然起舞,這是來自海上最真摯的祝福。(圖/落山風藝術季官網)
分享本圖黑川|海之脈動(抓一把屏東的海)
藝術家以透明的數位螢幕將觀察到屏東海岸海浪的脈動記錄下來,將其轉化爲數位的數據,運用視覺藝術的呈現在作品之上,搭配音樂可以讓人們感受到最原始的海洋之美。(圖/落山風藝術季官網)
分享本圖黑川互動藝術|風之形
藝術團隊運用科技藝術捕捉落山風即時型態,透過電腦軟體將無形的風,轉化為風扇與粒子視覺。資料動能會影響風口與投影視覺,進而雕塑紗質布料,呈現出海浪般的舞動。(圖/落山風藝術季官網)
分享本圖賴彥勳|我心中的傍晚黃昏
伴隨著落日、風、海洋;透過轉動的風扇,捕捉到心中獨一無二傍晚時刻。(圖/落山風藝術季官網)
分享本圖王振瑋|風之舞
藉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的交換原理,形塑熱氣流交互的類呼吸作用呼應國境之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季節性氣旋作用所形成落山風的特殊形態。(圖/落山風藝術季官網)
分享本圖MisoSoupDesign X 長友大輔|跟風・起舞
在強風下,為打造一個柔和的氛圍,造型以弧形作為考量,透過藝術作品,讓這股風吹走生活中的疲憊,讓人們跟著風起舞。(圖/落山風藝術季官網)
分享本圖伊蔣藝術工作室seaInyang |飄移之海Drifting
彩色的水母,在海漫漫飛翔。藝術家希望將他在水中所看到的絢麗世界帶到沙灘上,搭配上巨大水母下方的鞦韆,讓人們坐在其中,就像是跟者水母一起漫遊在水中世界。(圖/落山風藝術季官網)
王誌成與耳邊風工作站|海口潮聲
利用電影擬音手法來探索「潮聲」的存在,思考潮聲置入空間裡的真實與虛構狀態,透過仿真「潮聲」徘徊真實與虛構的聽覺感官,透過聲音作為一種時間穿越的媒介,隱喻一段非典型的海口歷史。(圖/落山風藝術季官網)
分享本圖周宥妤|捕風計畫
風,藉由其他載體感受到的一股流體, 運用不同載體呈現風的姿態,以聲音呈現落山風之力的「捕風計劃」。 (圖/落山風藝術季官網)
分享本圖禹禹藝術|等一處風景、風神號
在一片沙灘中,蓋一棟小白屋。以等待為題,讓等待成為觀者與作品和場域相互交流的空間。(圖/落山風藝術季官網)
分享本圖運用金屬構件打造出如同未來的宇宙飛船墜落此沙灘的幻想場景,帶給觀者反思自己與自然如何取得平衡或許遺跡與寶藏一直存在。(圖/落山風藝術季官網)
分享本圖瑞士 A-space network|望風淺水艇
與現場海景呼應,潛水艇彷彿正緩緩航行,呼應當地逆風前行,與之共存堅忍的金屬外構,搭配童趣的淺水艇印象。(圖/落山風藝術季官網)
分享本圖群眾自造|風濤
波浪像是海面的波光,折射變成像悠游的魚群,而參展的人也沉浸其中。(圖/落山風藝術季官網)
分享本圖夜晚發光的作品《風濤》(圖/落山風藝術季官網)
分享本圖張為雲|山靈
冬末的屏東有著各式候鳥歇息;順風而來的後鳥們如同守護著半島的山靈,營造出帶有互動趣味感的山靈。(圖/落山風藝術季官網)
分享本圖Akira Sakashita|What we catch, What we Got
藝術家將他對居住的日本的記憶移至台灣,並在一個空間中展示了兩種景觀的重疊,漁網被用作捕捉回憶和風景的象徵。(圖/落山風藝術季官網)
分享本圖活動資訊|2021 屏東落山風藝術季
展出日期|2021 年 12 月 25 日 - 2022 年 3 月 1 日
展出地點|車城鄉海口港延伸至看海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