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中國際光影藝術節以「光・舞弄・影」為主題,讓觀者在展覽所形塑的「光之劇場」裡,讓知覺與身體沉浸於數位打造的光與影情境之中,進入光影交織的世界,並參與交融於光影和諧的曼妙氛圍。2022台中光影藝術節邀請來自臺灣、日本、澳洲、法國藝術家,以藝術、科技與表演之跨域創作的精神,打造10組具表演性裝置特質的「光之劇場」,每件作品都有各自獨特的敘事情境、互動感知體驗與科技應用策略,作品將透過所建構的程序系統、訊號轉譯與電訊再現的傳訊中,引導觀者參與作品演繹的過程。
2022國際光影藝術節結合AR、5G的科技,組造戶動式新體驗(圖/國立台灣美術館)
分享本圖【追縱 1% Style IG帳號】和1%頂尖專家一起提升生活質感
多國藝術家聯合開展!大型裝置藝術作品搶先看!
當若科技藝術|Metastage-來場不連續的跳躍
作品《Metastage-來場不連續的跳躍》(圖/光舞弄影官網)
分享本圖作品命名原自「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意即在未來更理想化的虛擬社會裡,人們將以虛擬身分(avatar)在其中生活,打破物理性邊界的概念。本作品將建構擺盪於實體與虛擬之間的「舞台」,讓表演者及觀賞者在國美館的玻璃帷幕平面前,透過數位媒體呈現「遠程在場」、「虛實共演」的狀態,消弭了人、時間、空間的關係,以一種雙層結構展開鏡像迴映的效果。
紅聲數位設計:金啟平、吳冠穎|迷宮幻遊
作品《迷宮幻遊》(圖/光舞弄影官網)
分享本圖《迷宮幻遊》作品的物理造型發想自臺中眷村的天際線與巷弄,觀眾在進入作品的同時,將可利用手持裝置在5G技術所創建的擴增實境(AR)中,自由穿梭在「現實」與「虛擬」的迷宮之間。虛擬迷宮與現實殘留的斜平錯落巷弄互相瓦解、顯現並依附共存,人類在迷宮中像是被網路附身的載體,在裝置螢幕中的光點即是觀眾的意識與動作在虛實間交替與遊走。
後藤映則|ENERGY #01
作品《能量#01》(圖/光舞弄影官網)
分享本圖《能量#01》為一裝置作品,將動態的線性光線投射至懸掛在空間中的3D列印雕塑。作品透過雕塑的造形形態和線性光線的投射動作,將時間在流動中的片段獨立出來,突顯人類動作的表現性潛力。每一件3D列印雕塑的形狀是依循編排過的身體運動軌跡所塑造。隨著光投射在雕塑上而出現的光流和其形成的動勢,時間獲得了闡述,揭示出過去、現在和未來。
人嶼|光之雨林2.0
作品《光之雨林2.0》(圖/光舞弄影官網)
分享本圖《光之雨林2.0》是一個將「地心引力」轉換成為動態光影的一個動力機械裝置,嘗試讓自然現象成為藝術的主體。作品的機構設計以童玩「翻身板」為啟發,連動的機制讓鏡面板塊由上而下翻動,鏡面的反射光隨著板塊的翻動落下,過程中發出敲擊聲響,彷彿是由光點所構成的雨滴,動態的光線亦照射在四周的空間,讓觀者沉浸在充滿光和聲響的奇幻氛圍當中。
江元皓|風景切片
作品《風景切片》(圖/光舞弄影官網)
分享本圖作品《風景切片》透過「光」來表現不同個體間的交流方式,進行一場「風景」與「風景」交流的儀式。基因、成長歷程與數不盡的偶然性,形塑著我們的「自我」。人們透過各種方式與他人交流,閱讀彼此、分享際遇,同時也像在觀看一幅畫,或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然後再透過他人的視角來豐富自我的世界,增艷內心的「風景」。這裡指涉的風景即是光。
西蘇工作室|轉瞬即逝
作品《轉瞬即逝》(圖/光舞弄影官網)
分享本圖《轉瞬即逝》是一件非永久性的沉浸式聲光建築結構,以此探索短暫而不斷變化的人類經驗。藝術家透過模擬泡泡的「魔幻感」,訴求泡泡的趣味性和孩提時期的快樂感受。夜晚時,這件雕塑的個性會有所轉變,隨球體的反射性與外殼中的照明動畫躍動,為觀眾創造出全新的經驗。此作概念上則是希望產生觀眾和身處環境間一種具震撼性的社會連結。
札卡哈米達|切割-懸擺
作品《切割-懸擺》(圖/國立台灣美術館)
分享本圖這件作品中的紅球─擺錘刻意被設定為自由狀態直到其動態自然消退,而沒有動力恆定維持。意指此作需要觀眾進入所設定的光圈之中,透過推動紅球,才會產生自然的物理性運動。而紅球擺動的同時,也啟動了一種介於人類和機械之間混種呼吸聲響,人們所有的感知也隨之投射其中。當動態自然消退,聲響逐漸停止,一切的感官又將回到原始自我的狀態。
莫名奇妙|光溯迴廊
作品《光溯迴廊》(圖/光舞弄影官網)
分享本圖作品《光溯迴廊》在探尋人們回憶過往時的記憶印象再加以編排和重組,藉此創造全新的故事。此作不只在視覺上透過光圈形成的迴圈帶人們走入回憶廊道,也透過觀眾在觸發互動後所創造出的多重聲響:回溯過去的語音、森林鳥語、火車聲、海潮聲,以及三種不同流速的水滴聲,讓人們在大腦中重組交融這些複合的聲音印象,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記憶篇章。
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模造光城遊境
作品《陽台城市文明-模造光城遊境》(圖/光舞弄影官網)
分享本圖本作拼裝物件原始的塗層色彩與在夜晚所散發的螢光代表白天與黑夜兩個概念,白天的城市文明與夜晚都會不夜城相互對應,一座城市反應著兩種面相,進而啟發觀者反思。這些生活模組物件被安置在具臺灣本島、臺中市與臺南市地圖外型的基地之中,並拼組出都會城市與廟宇神殿的樣貌,隱喻人們在都會文明中的壓抑及殘酷的現實壓力與精神寄托的交織。
作品《陽台城市文明-模造光城遊境》(圖/國立台灣美術館)
分享本圖安藤英由樹等人|你的肢體笑顏 將是我的全部
作品《你的肢體笑顏 將是我的全部》(圖/光舞弄影官網)
分享本圖表達自己的心情是所謂的「情緒」,而「情緒」是一種複雜的表情與肢體語言綜合體。然而因為疫情關係,人們的互動變成沒有肢體語言的線上會議,或是隱藏在口罩下沒有表情的線下見面。此作即是希望透過5G技術的即時影像辨識與傳輸,將所捕捉到的各種肢體與表情進行各式的「交匯」與「融合」,藉以探討在疫情之後,人與人之間「社交」的可能性。
活動資訊
光・舞弄・影—2022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 活動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戶外園區
- 活動日期|2021 年 12 月 25 日 - 2022 年 2 月 28 日(除夕及初一照常開放)
- 活動時間|17: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