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結合NFT與數位藝術,與Art Blocks等知名平台深入對談

本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搭上NFT熱潮,展示NFT藝術的無限潛能(圖/台北當代)

睽違兩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終於盛大復出!本屆順勢搭上席捲全球的NFT熱潮,與國際3大NFT平台Feral File、Art Blocks、Outland,以及台灣在地平台Soyl所有合作,首度策劃「藝動區塊」(Launch Stage)線上展區,展示NFT藝術的無限潛能。

為探討NFT市場與數位藝術的關係,台北當代舉辦「數位藝術的新疆土」(New Platforms for Digital Art)講座,邀請Feral File共同創辦暨策展人Casey Reas、Art Blocks創意總監Jeff Davis、Outland總編輯Brian Droitcour,與台北當代聯合總監Robin Peckham來場深度對談,探討形塑新興媒體藝術的原動力。

一圖看懂

台北當代日前舉辦「數位藝術的新疆土」(New Platforms for Digital Art)線上講座(圖/台北當代)

分享本圖

講座:數位藝術的新疆土/New Platforms for Digital Art

主持:Robin Peckham,台北當代聯合總監

講者:Casey Reas,Feral File共同創辦暨策展人

   Jeff Davis,Art Blocks創意總監

   Brian Droitcour,Outland總編輯

Q1:能否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和各自代表的平台?

  • Casey/Feral File

我在數位藝術圈打滾二十多年,大家大概是因為程式語言Processing而認識我,不久前創辦了Feral File,我們以團體展覽為主、從創作者出發,由藝術家自行尋找想要合作的對象,也會為藏家打造獨家作品,包括各種3D和軟體藝術。

  • Jeff/Art Blocks

我進入藝術界也有二十餘年,但我是從傳統漸漸轉型為生成藝術家,所以接觸生成藝術大概十年左右。其實在2019年我也什麼都不了解,但對數位藝術一直很感興趣,尤其是共創、程式上鏈這部分,和Art Blocks理念不謀而合,後來也有幸進入平台工作。

  • Brian/Outland

和其他兩位的背景不一樣,我是藝評作家,寫評論寫了二十多年,因為去年看到過去談過、想要介紹給大眾的創作者都上鏈了,所以才開始認識NFT,然後就在Outland這個平台深入介紹NFT作品,我們很注重創作者和收藏者間的關係,希望雙方能共同建立起NFT世界。

Q2:社群經營是NFT發展很重要的一環,平台是如何建立起自己的社群和受眾?和傳統有什麼不同?

  • Jeff

Art Blocks用戶基本上是原本就很瞭解區塊鏈、虛擬貨幣的人,所以很多是工程背景、對藝術不大了解,打算透過NFT開始探索藝術,大概是這種數位藝術的形式對他們來說比較容易理解。

至於NFT和傳統媒介的不同之處,我認為在於NFT讓創作者和收藏者的關係更加緊密了,像是共創或盲盒就讓彼此的互動更頻繁、更雙向,而且有了網路和去中心化的特性,現在也更容易推廣東西,甚至提供藝術家更多熟悉圈內人士的機會。

  • Casey

如方才介紹所言,Feral File是以創作者出發,所以像已經在圈內奠定基礎、名氣的藝術家,會將新進的後起之秀,甚至是一般的粉絲,帶進平台裡,漸漸把大家都邀入這個圈子,每個人都盡可能將有興趣的人帶進來,慢慢培養出更大的社群。

  • Brian

雖說現代藝術的NFT通常不是很受關注,但Outland創辦人眼光很獨到,加上他本身很瞭解市場動向,簡單說就是知道什麼項目比較吸睛,所以平台營運得挺成功。不過我們和Art Blocks本質上有點不同,我們是偏向讓藝術家認識NFT是什麼,讓他們知道藝術界正在發生什麼改變,然後幫助他們運用這項技術來走入大眾視野。

Q3:在數位藝術深耕多年,怎麼看待現在的事態?有世代交替、前人看後人,或是因年紀而彆扭的感覺嗎?

  • Jeff

其實數位藝術行之有年,以前可能只是在社群上按讚分享,但現在有了NFT,就讓數位藝術有商業上的發展可能,創作者可以獲利甚至以此維生。

我確實有感覺自己比較年長,但凡事有利就有弊,很多新進正在用NFT這個新的媒介探索數位藝術,相對的我就可以利用我過來人的經驗幫助他們。

  • Casey

數位藝術以前沒那麼受重視,就是因為相對沒有保障,不管是金錢、著作權還是所有權,但我相信創作的本質不變,一樣都是出於熱愛藝術的那份心,只是剛好現在有NFT市場提供創作上的保障,加上社群媒體如今很興盛,所以很多人嗅到商機、開始踏入數位藝術甚至以此維生。

Q4:NFT是生成藝術、數位藝術的唯一出路或市場嗎?

  • Jeff

就生成藝術來說,我覺得和NFT結合完全不意外,就像花生醬和巧克力一樣,天生就很合。但我不認為NFT是生成藝術唯一的展現方式,生成藝術本身就有無限的可能,NFT只是其中一種手段和媒介。

  • Brian

我覺得目前的NFT市場比較偏向商業買賣,如果要長久經營,勢必得訂定更完善的法規,才能往藝術保存方面發展,回到欣賞藝術的本質。

  • Casey

我覺得NFT是提供藝術家更多展現作品的選擇,以前也許只有畫廊或展覽,但現在有更無遠弗屆的平台,所以我不認為生成藝術或數位藝術會因NFT生、隨NFT死。

Q5:怎樣的NFT才是藝術?如何定義NFT藝術?

  • Jeff

我不會說這個是藝術、那個不是藝術,因為NFT本來就不只是藝術,它本來就有很多種可能,而且作品有沒有價值或意義,原本就取決於個人,只要你能在作品中找到共鳴、獲得感觸,那它就是藝術。

  • Brian

NFT最有趣的地方在於藝術和非藝術的結合,像現在很火紅的CryptoPunks,過去其實沒有非常有影響力,但隨著NFT的發展,大家開始看到藝術的不同面向、探索更多的可能。

  • Casey

其實我對現在的市場模式有點失望,感覺太以交易、賺錢、獲利為主,而忽略了藝術本身,我還是覺得藝術的價值在於無限的創造力,有創新和實驗性的嘗試就是藝術的魅力之處。

Q6:數位藝術和實體藝術的互動或差異?

  • Jeff

我認為與作品的實際連結很重要,像在畫廊你可以親眼看到畫作、和作品有直接的接觸,這種連結是藝術很重要的一環,前陣子我和Casey參加的NFT Art Berlin也展現了這點。不過NFT確實比實體藝術有距離些,所以如何展示NFT是件新的挑戰,大家都還在學習,尤其在疫情影響下,與外在有所連結真的是迫切的需求。

  • Casey

我覺得數位NFT藝術比起實體藝術,比較沒有限制、有各種花樣,而且可溯源又有保證。

  • Brian

現在的NFT藝術大多都只是將檔案輸出,比起以往的實體藝術少了些溫度,所以該如何呈現、展示NFT的確是件值得摸索的事。

Q7:當今NFT市場似乎缺乏女性創作者?

  • Casey

我們平台男女比例滿平衡的,大概一半一半。

  • Jeff

確實有感覺圈內的女性較少,可能和工程這個領域本身就比較少女性有關,但我們也積極嘗試平衡男女比。

*註:Outland和Soyl所有皆為女性領導的平台

Q8:有什麼建議想給NFT藝術的新手嗎?

  • Brian

我覺得還是要回歸到藝術的本質,有沒有產生共鳴才是重點。

  • Jeff

同意Brian,不要只把NFT當作投資或賺錢的手段,應該要更注重藝術品本身的價值和意義。

Q9:有特別喜歡的NFT創作者嗎?

  • Brian

無法講出特定的人,我覺得創作本來就有很多可能性,各種藝術都值得欣賞,我也樂於接受各種形式的藝術。

  • Jeff

我也無法回答,不過身為Art Blocks的創意總監,可以看到許多創作的幕後過程,我可以從中找到值得學習的地方,近一步有創新和挑戰自己的機會。

Q10:平台如何篩選藝術家?

  • Casey

Feral File就是創作者取向,比較不是由平台來挑選,而是偏向自發、自願的形式,像明年二月預計舉辦一場活動,今年六月就會開始開放報名,也沒有太多限制或侷限。

  • Jeff

我們平台也很開放,而且拒絕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只要有興趣、有能力,我們來者不拒,都會盡可能提供資源和機會。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photo2

1% KNOWLEDGE》什麼是藝術攝影?這家攝影藝廊又為什麼要在台灣辦攝影競賽?

藝術攝影正從紀實走向當代顯學,作品在國際拍賣場屢創高價,成為投資與收藏的新寵。1% Style 這次帶你解析全球攝影藝廊的版圖,...

K star 0

2025 K STAR 閃耀登場 在地產業伴手禮,蘊藏設計匠心

基隆擁有豐富的在地產業與特色商品,然而在品牌能見度與市場拓展上,仍具高度成長潛力。近年來,基隆市政府積極推動產業發展,透過創新行銷與品牌轉型,...

酒_開門

跨界實驗室|關於微醺》不只是賣給亞洲,而是為亞洲而釀|烈酒新品 揭示風味主導權的變化轉移

在烈酒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蘇格登、布萊迪、噶瑪蘭與金門高粱不再只是「把酒賣給亞洲」,而是開始真正「為亞洲而釀」。從深焙桶型到年份標示,...

(圖/玖尹 提供)

中秋獻禮(一)》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於月圓之夜為摯愛之人,送出最真摯的愛意

自古說,中秋夜,月圓人團圓,被寄予家人間團聚之意。夜晚時分,坐於戶外景觀餐廳中,與親朋好友小酌幾杯,抬頭望著天上皎潔的月亮,一邊暢談生活大小事,...

(圖/高雄萬豪酒店 提供)

夏日龍蝦季這樣吃!從肉質鮮甜的蒜蓉清蒸青龍,到奶香濃郁的爐烤波士頓龍蝦,來場衝擊味蕾的海洋之旅

時而天晴,時而暴雨,時而打雷,時而天氣悶熱,這是 2025 年的台灣夏日景象。在炎熱的夏日,高溫的天氣,時常使人沒有食慾,想品嚐道地的當季海鮮來消暑,...

The One1

給大人一場專屬的夏令營|劉邦初與 The One 如何為心中的孩子打造「大小孩童樂會」?

在台灣盛行親子夏令營的此刻,《 The One 》執行長劉邦初卻提出一個看似簡單,卻直指人心的提問——「我們都為孩子找過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