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帽商到搖擺世代的時尚領袖!Mary Quant 以「迷你裙」掀起 60 年代女裝革命

瑪麗官

英國《Sunday Times》副主編,同時為知名女權作家的 Ernestine Marie Carter 於 20 世紀時曾為當下時尚界下一個註解:「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與對的天賦下出生,是一種幸運。在現今的時尚界有三個這樣的領導人物:Dior,Chanel 和 Mary Quant。」

一圖看懂

Mary Quat(圖/Mary Quat europe Instagram)

分享本圖

「當時我不喜歡我的衣服,所以我就拿出剪刀和床罩,企圖做一件讓我滿意的服裝,這個興趣延續至今。」

出生於 1930 年英國伍爾維奇(woolwich)的 Mary Quant,從六歲開始就對服裝的改造與收藏感興趣,進入大學之後,Mary Quant 並未停下服裝設計的愛好,她憑藉獎學金進入英國的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就讀(Goldsmith's College),卻在中途輟學轉而去龐德街(Bond Street,英國著名的購物街)做一名女帽販賣商。然而在 1950 年代的倫敦,販售帽子並不是一個容易的職業, Mary Quant 與攝影師丈夫 Plunkett Greene 只能依靠著十分微薄的薪水度日,直到  Mary Quant 開始轉行製作服飾,兩人逐漸聞名於「Chelsea Set」——一個由藝術家、設計師、攝影師組成,對 1960 年代的英國影響深遠的藝文團體。

構築了年輕女孩的時尚夢——以服裝店「Bazaar」開啟 Mary Quant 的時尚之路

1955 年,Mary Quant 與丈夫在國王路(King's Road)成立了服裝店「Bazaar」專門販售服裝和首飾,但服裝店前期慘澹的生意使商店入不敷出,直到 Mary Quant 在販賣的服裝中加入自己設計的衣服。

一圖看懂

Mary Quant 與丈夫 Plunkett Greene (圖/Kelvingrove Museum Instagram)

分享本圖

Mary Quant 製作的衣服恰巧符合了年輕女孩的心思——她們不想穿的像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一樣,且當時英國正值戰後經濟復甦之時,多數人的生活開始變得富裕,年輕女孩有了消費能力,漸漸能將錢花在衣服和首飾上。

一圖看懂

V&A 曾展出 Mary Quant 於 1963 年品牌設計的連衣裙和迷你裙,裙子的所有人 Jenny Fenwick 說:「Mary Quat 的裙子讓我不用穿得像我媽媽。」(圖/ Mary Quant Europe Facebook)

分享本圖

迷你裙與 PVC 來襲!打破英國戰後的「低調」傳統

迷你裙其實早在 1950 年代就已問世服裝界,只是當時並沒有被廣泛的宣傳,路上穿迷你裙的人也非常少,一直到 Mary Quant 加以改造並成功推廣,使這種在當時被視為「非常裸露」的膝上裙,逐漸成為一種「解脫束縛」的新女性象徵。

一圖看懂

膝上裙對當時英國社會來說就已經非常裸露,因此 Mary Quant 的設計遭遇許多反彈聲音(圖/ Mary Quant Europe Facebook)

分享本圖

迷你裙在倫敦風靡一時,年輕女孩走出服裝束縛後紛紛對 Mary Quant 的設計讚譽有加 ,但此舉也引來極大的社會輿論,許多男性、老一輩的英國人甚至對這種設計感到反感。

在 Mary Quant 1960 年的回憶錄中,就曾記錄下當時男人跑到 Bazaar 外面抗議她的服裝,「戴著圓頂帽的紳士會用雨傘敲打商店櫥窗,並大喊 Immoral!(不道德)。」Mary Quant 寫道,「但大家還是蜂擁而至地來這裡購買迷你裙。」

戰後的英國社會風氣十分保守,對女性的各種規範更甚以往。而不止英國,整個歐洲、俄羅斯甚至是大西洋對岸的美國都是如此,不僅巴黎與紐約的女性認為迷你裙是一種「瘋狂」的服裝穿搭,俄羅斯更將迷你裙所帶來的社會革命認定為一種「淫蕩的干擾」(floozy distraction),一位署名 Miss A Belskaya 的俄羅斯作家就曾寫道:「迷你裙、自由戀愛、吸食大麻是資本主義對社會主義的攻擊。」

一圖看懂

英國名模 Twiggy 原名 Dame Lesley Hornby,以標誌性的短髮、眼線與超纖細身材在 60 年代紅極一時,圖為 1966/67 年她身穿迷你裙的拍攝照(圖/Instagram @twiggylawson)

分享本圖

種種批判並不阻止 Mary Quant 的腳步,英國名模 Twiggy 向 Bazaar 伸出的橄欖枝讓迷你裙更加受到英國人民的歡迎, Twiggy 甚至一度成為 Mary Quant 服裝系列的御用模特,並且長時間有著十分密切的合作關係。

此外 Mary Quant 更是第一位與 PVC (聚氯乙烯,為最廣泛使用的塑膠之一)製造商合作的服裝設計師,她將 PVC 運用在雨天系列服飾中,模特 Jackie Bowyer 就以一張身穿黑色 PVC 材質中長版大衣、帽子雨高跟靴的黑白照片聞名英國,而這套服裝甚至在 1963 年首屆《Sunday Times》國際時尚獎中登場。

一圖看懂

Mary Quant 是少數領先將 PVC 等特殊材質帶入服裝中的設計師,更為當時時尚界寫下全新的一頁(圖/ Mary Quant Europe Facebook)

分享本圖

「King's Road 的女孩子對迷你裙的發明功不可沒。」 Mary Quant 說道「我製作的衣服簡單、好看且更適合年輕人,同時又讓你活動自如,你可以穿著衣服跑跳不受拘束,而且我還能根據客人的要求修改裙子的長度⋯⋯我自認為我已經把迷你裙修改到很短了,但女孩子總會跟我說:『再短一點,再短一點!』」

奧黛麗赫本也風靡!時尚跨界美妝、設計,打造屬於 Mary Quant 的世代潮流

1966 年, Mary Quant 以領先性的設計維獲得大英帝國勳章(OBE)殊榮,同時她成功將黑色手套和緊身熱褲帶入市場並再次引發熱議,街上處處可見女孩子穿著熱褲或連身短裙,裙子下擺甚至還有越來越短的趨勢,直到六零年代末期,Mary Quant 擁有三間店舖,更是一躍成為英國炙手可熱的設計師之一。

1970 年代,以服飾為外人所稱道的 Mary Quat 選擇轉換跑道朝家居用品與化妝品邁進,1988 年她為限量版的 MINI 汽車進行內裝設計,同時為汽車方向盤中間加上標誌性的雛菊圖騰,並以「Designer Mini」為車輛命名。12 年後,她將化妝品牌「 Mary Quant」賣給了日本企業,很快「Mary Quant」在日本流行了起來,短短幾年就開設了兩百多家分店。

一圖看懂

品牌 Mary Quant 不僅生產化妝品,更涵蓋首飾、包包等其他時尚配件(圖/Mary Quant official Instagram)

分享本圖

領先性的服裝設計為舊女性掙脫過去的保守束縛, Mary Quant 開放的思想更在當時震驚許多人,「她並不避諱談論性關係。」 V&A 時尚策展人 Jenny Lister 說「但這也說明了她為什麼能夠創造出這些衣服。」

除了服飾以外,波波頭、防水的睫毛膏等流行也是出自於這位走在時尚尖端的女士,甚至影響了美國女明星奧黛麗赫本,使得這種俏麗短髮風格一度成為紐約都會的髮型經典。

一圖看懂

Mary Quant 為她的髮型師朋友 Vidal Sassoon 推廣由他所創的「波波頭」造型後,波波頭便成為了當時潮流之一(圖/Mary Quant europe Instagram)

分享本圖

「我總是在想,我的天,我怎麼會有一個如此不簡單的人生。」Mary Quant 說「我告訴自己我是個幸運的女人,才能在短暫的年歲當中享受到那麼多的樂趣。時尚真是太有趣了!」作為六零年代的時尚要角,Mary Quant 大膽地在服裝中開創自己的風格,同時讓性感與自由重現於英國社會。2021 年,演員兼導演的 Sadie Frost 拍攝了紀錄片「Quant」,同時邀請時尚界知名人士如超模 Kate Moss、設計師 Dame Vivienne Westwood 等人為影片提供素材,期望以一種新方式替這位傳奇女性留下永垂不朽的時尚足跡。

一圖看懂

紀錄片「Quant」(圖/Mary Quant europe Instagram)

分享本圖

參考資料:

  1. 《BBC》:Dame Mary Quant:Fashion designer dies aged 93
  2. 《Independent》:Mary Quant death:Designer who pioneered Swinging Sixties fashion dies aged 93

責任編輯/鄧羽辰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謝文(圖/嘉林餐旅集團提供)

與米其林主理人的一席話|當料理是一種修行:謝文師傅留給我們的火候、哲學與溫度

這是一篇屬於「懷念」的文章。謝文的一生,是半世紀的料理修行。從香港福臨門到台北文華東方雅閣中餐廳,再到捌伍添第與貳零捌公館,他始終相信料理要「真」與「純...

俞1

一步之遙的綠夾克夢:從練習場走上 PGA 巔峰,俞俊安改寫台灣高壇的下一頁

從中壢的小小練習場,到世界最嚴苛的 PGA 巡迴賽舞台,俞俊安用執念與冷靜闖出冠軍之路。差一桿的遺憾、數據與策略的養成,...

1

從自然汲取靈感,為夢想鍍上光芒:Jean Schlumberger 的異想與自然語彙,如何成為 Tiffany 百年靈魂

「對我而言,珠寶藝術首要是一種表達的方式,在時尚的慣常框架以外,表現另一種可能:純粹與持久的美態。」 —Jean Schlumberger...

新版旺卡,會跳踢踏舞?百老匯《巧克力冒險工廠》音樂劇開賣:3D視覺特效 x 魔術幻象,開啟奇幻旅程

還記得孩童時期,看完《巧克力冒險工廠》電影,總會幻想自己住在一座巧克力蓋的世界中,不論是椅子、桌子、電視,都是由巧克力製成,隨手一沾,...

(圖/貝克傢俱 提供)

用設計找到回家的歸屬感:四大療癒設計,從靜謐書房到與自然融合的戶外陽台,勾勒溫馨家園

下班後,走在熟悉的街道上,抬頭看著路燈照著黑夜,思考著一整天發生的事,轉眼間,來到家樓下,打開房門,家中獨有的清香迎面而來,深吸一口後,心情瞬間平緩,...

1

熱愛與真誠的力量|屬於于長君的燦爛星光:緩慢前行,也能很亮眼!

「我不敢說我有多成功,但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于長君說道。 每次給別人祝福的時候,我都會說:希望你能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中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