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果實|栗原香織 Kaori Kurihara 風靡巴黎的夢幻陶作

栗原香織 9

 

「受到植物世界的啟發,我特別關注它們的形狀及幾何序列。自然界中的每一元素,似乎都在重複,但卻有著無窮的多樣性。我深切渴望將腦海中的果實具體化,通過自己的眼睛去思考它們。」

—— 栗原香織 Kaori Kurihara

陶土的可塑性,搭配釉彩與窯燒的變化,作為創作媒材,充滿了發揮的空間。之前也為大家陸續引介過許多不同的陶瓷技藝。目前定居於法國的日本藝術家栗原香織( Kaori Kurihara ),則運用瓷土形塑出與眾不同的想像作品。看起來像是釋迦、鳳梨或是荔枝等熱帶果實,卻不可能在自然界中找到它們。這些作品往往出現精緻的設計細節與協調的色彩,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栗原香織,從京都到巴黎的華麗變身

一圖看懂

栗原香織工作室(圖/©Kaori Kurihara 官網)

分享本圖

不存在於自然界的奇妙果實,最初是在什麼樣的土壤中醞釀而成的呢?

出生於日本大阪的藝術家栗原香織( b.1987 ),學生時代考入歷史古都,在「京都五藝大」之一的京都精華大學專攻陶瓷工藝。京都精華大學以漫畫學部聞名,鼓勵所有藝術生找到自己的表達方式。期間栗原香織也受到奥村博美( Okumura Hiromi )、川崎千足( Chitaru Kawasaki )、宮永甲太郎( Miyanaga Koutarou )等位陶藝家前輩的指導。畢業幾年後,她動身前往法國留學開拓眼界。因未能尋得合適的陶藝學校,選擇在巴黎法國應用美術發展與教育協會( AFEDAP )就讀珠寶設計。

一圖看懂

栗原香織。 (圖/ ©Kaori Kurihara 官網 ©Sabrina Budon)

分享本圖

栗原香織的藝術之路,在琺瑯等技法與華美飾物的思考中,似乎也一步步走出專屬於自身的模樣。她曾在受訪中表示,珠寶創作時需要使用放大鏡.細節甚至可以只有 0.1 公釐。在日本古都培養的工藝基礎上,融合巴黎城市的時尚目光,還有珠寶設計領域更為精細的注意力與技術,她發展出有著精緻花朵並形似熱帶果實的陶藝作品,注重細節表現的同時也充滿想像力。

2015 年,栗原香織的陶藝獲得法國藝術工作坊( Ateliers d’Art de France )的「青年藝術創作獎」,這對她來說是個很重要的鼓勵。2016 年,她在巴黎成立工作室,至今已果實纍纍。

自然中的幾何序列,珠寶般的設計細節

一圖看懂

(圖/FB @Kaori Kurihara)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圖/FB @Kaori Kurihara)

分享本圖

觀賞栗原香織的作品,彷彿同時獲得某些各異其趣的體驗:在大自然中探索造物者的神奇、欣賞珠寶的精巧美麗,以及陶土特有的溫潤親切感。

如同釋迦或是荔枝的果實紋理,像鳳梨那般有著植物莖梗,上頭開出創意的花朵。有時候果實的蒂頭像是珠寶設計的珠扣。我們可以看到在果殼外皮上,細緻而重複的刻畫,就像大自然中的黃金比例與韻律。

栗原香織如此描述她的創作觀:「受到植物世界的啟發,我特別關注它們的形狀及幾何序列。自然界中的每一元素,似乎都在重複,但卻有著無窮的多樣性。我深切渴望將腦海中的果實具體化,通過自己的眼睛去思考它們。」

最早的靈感,其實來自東南亞原產的熱帶水果「榴蓮」。她訝異於這個散發特殊氣味的果實,獨特而宏偉形狀,也由此開始「想像中的水果」系列陶藝創作。

一圖看懂

(圖/FB @Kaori Kurihara)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圖/FB @Kaori Kurihara)

分享本圖

「通過自然,在現實與幻想之間尋覓著,我受到啟發與鼓舞。這是屬於我的創造力。」栗原香織說。

一圖看懂

(圖/IG @Kaori Kurihara)

分享本圖

圖片.資料來源|栗原香織-WebsiteFacebookInstagram

經《城市美學新態度》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圖片:Nothing)3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Nothing 中 聽見世界|Nothing Ear (Open) 評測:開放式耳機的美學誘惑與真實挑戰

Nothing Ear (Open) 以開放式耳掛設計與透明美學吸引設計愛好者,也為長時間配戴者帶來舒適新解方。然而在真實使用中,...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圖/@ARABAKIROCKFEST X)

2025日本必去六大音樂祭:落於山中湖畔 x 遠觀富士山,解鎖絕美聽團地點!

在人群中唱著歌曲,隨著旋律自由的擺動,彷彿靈魂被拉入音樂的世界…。 聽團,是許多人追尋自由的方式,享受音樂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喜愛樂團的人數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