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是綠色未來唯一解?美國晶片制裁中國將滿週年,「小院高牆」的策略是否將讓全球面臨惡果?及其他一週國際大事

(圖/pixabay)

AI 是綠色未來唯一解?矛盾在於 AI 能幫公司節能,本身卻很耗能、美國晶片制裁中國將滿週年,「小院高牆」策略讓全球面臨惡果?⋯⋯1% STYLE 希望持續服務一群獨特的夥伴:永遠渴望具體而微的生活建言、關注能豐富日常的獨特體驗、以及培養超越國界和時間的視野。

讓我們每週二從國際角度關注以下的未來大事紀:

  • 人工智慧》AI 是綠色未來唯一解?矛盾在於 AI 能幫公司節能,本身卻很耗能
  • 美中關係》美國晶片制裁中國將滿週年,「小院高牆」策略讓全球面臨惡果?
  • 電動車》反制中國無效?為何連 BMW 的電動車都得在中國製造,再運回德國販售?
  • 國際熱議》能源版圖大重整!亞塞拜然憑藉「它」吸引歐美金主投入大筆資金

- 

本週我們也推薦您閱讀好文章:1% OPINION|九月封面人物 - Bar Mood 主理人 吳盈憲

 

AI 是綠色未來唯一解?矛盾在於 AI 能幫公司節能,本身卻很耗能

一圖看懂

(圖/pixabay)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訓練AI模型,用電量能為家庭供電41年!AI的矛盾:幫公司節能,自己本身卻很耗能

為了達到淨零碳排目標,人們在產業應用中,利用 AI 技術可以即時監測污染、減少水及能源浪費,大幅減少人力成本。矛盾的是,雖然 AI 有助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但 AI 的訓練與使用過程卻相當耗能,讓減碳的效益打折扣。

《華爾街日報》指出,通訊產業碳排放量占全球總碳排的 3%,至於用於 AI 運算的資料中心,其碳排放量占比也達到 2%,和航空業相同。而隨著 AI 發展,訓練 AI 模型所需的能量也隨之增加。提升資料中心的能源使用效率將有助於降低碳排放量,是刻不容緩的議題。為了解決相關問題,Google 也在研究如何使用廢水、海水,降低耗水量,目標是在 2030 年前,為自然環境補充其資料中心 120% 的用水量。

 

美國晶片制裁中國將滿週年,「小院高牆」策略讓全球面臨惡果? 

一圖看懂

(圖/pixabay)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中國晶片已是「大白鯊」等級?美國制裁將屆周年,「小院高牆」策略將讓全球面臨惡果?

美國拜登政府為了反制中國的軍事野心,自去年 10 月在尖端半導體領域,開始對中國實施出口管制。為了應對美國的施壓,中國現在正加倍努力地推進技術獨立的戰略。如果中國不必懼怕西方的報復,它可能會更大膽地攻打臺灣,在南中國海和印度邊境提出領土索求,並爭奪亞洲霸權。

其他國家可能會與中國聯合起來,或者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術自給率,因為它們擔心自己可能會成為出口管制打擊清單上的下一個國家。拜登政府要想降低政策的不穩定性,就必須利用其相對於中國的重要優勢之一——法治——來制定具體的標準和申訴程式,以限制其未來行動的不確定性。

 

反制中國無效?為何連 BMW 的電動車都得在中國製造,再運回德國販售?

一圖看懂

(圖/pixabay)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制裁中國新焦點:電動車!為何連賓士、BMW的電動車都得在中國製造,再運回德國販售?

歐盟正式對外宣布,將開始調查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是否因政府補貼,獲得了不公平優勢。這個舉動被外界認為,西方制裁中國的目標將從晶片延伸至電動車。據了解,歐洲純電動汽車銷量中,有約 15% 是從中國進口的產品,特斯拉輸往歐洲的電動車中,有 30% 是從上海工廠出口的,就連 BMW 和賓士等廠商也必須在中國製造電動車,再輸往歐洲。

總體而言,補貼和其他政策,確實幫助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起步,而貿易壁壘可能會阻礙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的發展,但歸根結底,歐洲汽車製造商需要加快發展腳步,而非寄望於政府給外來競爭增加一點額外阻力來解決問題。

 

能源版圖大重整!亞塞拜然憑藉「它」吸引歐美金主投入大筆資金

一圖看懂

(圖/pixabay)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全球能源版圖大重整!這個乏人問津的中亞小國,突然吸引能源巨頭,拿大錢來拜?

全球地圖上,你能指出亞塞拜然(Azerbaijan)在哪?這個歐亞邊境的小國,最近吸引了大批歐美金主上門,原因是:天然氣。

亞塞拜然官員表示,到 2027 年,通過亞塞拜然的天然氣輸送量,將增加一倍。隨著歐洲切斷俄羅斯天然氣來源,除了亞塞拜然外,義大利能源公司埃尼公司(Eni)也在阿爾及利亞鑽探數十口氣井,昔日在能源世界裡不起眼的角落,正迅速改變能源版圖。一些歐洲議員擔心,若歐洲大陸對阿爾及利亞和阿塞拜疆的依賴度日益增加,反而會再次面臨專制能源供應國反覆無常的風險。但義大利前環境部長辛加拉尼(Roberto Cingolani)表示,保持供應來源的多元化依然是當前最佳政策。

 

1% 好文分享

1% OPINION|九月封面人物 - Bar Mood 主理人 吳盈憲

一圖看懂

圖片來源:林忠旻 攝

分享本圖

1% Style 9 月專題「1% 微醺航空」帶各位讀者踏進免稅酒的世界,我們特別邀請到曾獲世界調酒冠軍,同時也是亞洲 50 大酒吧 Bar Mood 主理人的 Nick 吳盈憲擔任本月的封面人物。

當我們依約來到採訪地點時,今天的主角 Nick 身穿一襲白色襯衫坐在電腦前處理公事,蛻下 bartender 的身份,白日裡的 Nick 散發著企業家的自信與專注,但當 Nick 發現我們的到來,便迅速解決了手邊的工作,進到後場抓了一件橘褐色的西裝外套穿好,親切的和團隊打招呼,完全沒有世界冠軍的傲氣或架子。直到訪談結束我們才明白,原來這些微笑和閃閃發亮的眼神,就是 Nick 對雞尾酒發自內心的偏愛,而這一切的感動,我們將這一切藏在文字裡,與您分享。

點此 ▶ 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照片資料來源:花蓮縣文化局官方資料)

隨「太平洋花蓮溫泉季」裊裊輕煙,走入秋季湯花之戀

當城市的氣溫開始微涼 ; 當樹梢的枝葉浮現紅、黃、橘三種色彩 ; 當花東縱谷間灑落的陽光,褪去猛烈,而變得溫柔可人 ; 當花蓮瑞穗溫泉公園,亮起了一盞盞燈籠...

把遲到視作理所當然的民族 首圖

把遲到視作理所當然的民族:凡事講求慢慢來的義大利人,如何享受「Slow Living」帶來的喜悅

想像著某一個週末午後,滿心期待一整個早上的浪漫飯局總算如期而至,準時甚至提早出現在餐廳門前等候的你,卻乾坐了五分鐘、十分鐘,甚至半小時都不見對方人影,...

資料來源:花蓮觀光資訊網

跨越時空,花蓮原古的島嶼語言,串起太平洋的珍珠項鍊

曾經,海洋是人類通往世界唯一的道路,而島嶼,則是一顆顆被細心安排的珍珠,「南島語系」就如同那根串起太平洋珍珠項鍊的線,用文化和語言,...

圖片來源:花蓮觀光資訊網

花蓮「台灣原住民慢食博覽會」,擁抱大地的美味節奏

慢食,走入大自然的豐盛 壯闊的高聳山陵,碧綠的波光粼粼,這裡有山的堅定沈穩,也有著河水的溫柔綿延 ; 這是大自然豐沛的累積,也是人們自在心靈的土地。...

作為石頭的故鄉,近三十年來,花蓮以不間斷舉辦的石雕藝術季,致力推廣著石雕藝術,試圖從岩石剛冷的切割線條中,尋找柔性的文化能量。(圖片來源: 2023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形象影片)

從石頭剛冷的切線中,尋出的柔性文化能量—— 2023 花蓮石雕藝術季

「風的輕咳和水的吻痕/在立霧溪兩岸的山壁上/塑出最完美的曲線/讓山川河海全都匯聚於花蓮/寫下夢與愛的諾言/讓整個臺灣驚艷」,這是詩人向陽筆下峻嶺深壑的花蓮,...

1_太巴塱_展覽第二區_續存.jpg

以口傳探尋部落起點,花蓮太巴塱文物館首展《TAFALONG 太巴塱》盛大開展,四大展區傳承遠古文化

秀水明山的花蓮縣光復鄉,亦是阿美族最大且最古老的部落「TAFALONG 太巴塱(塱,音同「朗」)」部落的所在地,「太巴塱」實為原住民語中的「白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