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新詛咒?看報復性旅遊如何拖垮歐洲城市,及其他一週大事

(圖/Unsplash)

後疫情時代新詛咒?看報復性旅遊如何拖垮歐洲城市。綠能熱錢全往美國跑!英國、新加坡感嘆:「我們出不起大國給的補貼…」⋯⋯1% STYLE 希望持續服務一群獨特的夥伴:永遠渴望具體而微的生活建言、關注能豐富日常的獨特體驗、以及培養超越國界和時間的視野。。歡迎訂閱電子報,快速接收《明日速寫》的後續內容。

 

點此》免費訂閱電子報

 

在本週《明日速寫》的國際角度,我們關注以下事件對未來的影響:

 

  • 國際熱議》後疫情時代新詛咒?看報復性旅遊如何拖垮歐洲城市
  • 商業熱議》亞洲生產線優勢不再,勞工變老又變貴,將成西方通膨惡夢?
  • 半導體》美國商務部悄悄建立 36 人華爾街菁英部隊,將成重振半導體的關鍵?
  • 國際熱議》綠能熱錢全往美國跑!英國、新加坡感嘆:「我們出不起大國給的補貼…」

 

本週我們也推薦您閱讀好文章:1% OPINION|Douxteel 澄市設計創辦人 Amanda、Vivian

用鈑金劃破設計框架,以美學賦予器皿生命

後疫情時代新詛咒?看報復性旅遊如何拖垮歐洲城市

一圖看懂

(圖/Pixabay)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疫情解封了,卻帶來新的詛咒:報復性旅遊如何拖垮歐洲城市?

 

去年世界各國陸續解封,從歐美到亞洲,旅遊熱潮讓觀光產業逐漸回溫,在陸客重返各地街頭之前,歐洲各國民眾的「報復性旅遊」就已經發酵了,去年夏天,義大利觀光收入達到新台幣 2,000 億元,今年有很大的機會再創新高。

 

雖然觀光客能促進當地觀光業發展,但也會導致短期公寓租金上漲,進而苦到當地人。旅遊產業過度發展使當地生活成本增高,居民人數減少使服務業出現缺口,也會導致家庭醫療資源缺乏,反而造成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亞洲生產線優勢不再,勞工變老又變貴,將成西方通膨惡夢? 

一圖看懂

(圖/Pixabay)

分享本圖

華爾日報導讀:亞洲生產線勞工變老又變貴,西方的通膨惡夢,只會越來越嚴重?

 

過去 30 年來,全球化在過去 30 年為消費者提供了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但成本超級低廉的亞洲工廠勞動力,已進入暮年,想買低價時裝和平板電視的美國人,可能很快就要面臨價格上漲。

這一定程度上歸因於亞洲國家人口正迅速老齡化,例如 Nike 如今在中國的員工平均年齡為 40 歲,在越南的員工平均年齡為 31 歲。越南服裝廠 UnAvailable 的英國聯合創始人 Paul Norriss 也表示:「人們不得不改變消費習慣,品牌也是如此。」

 

美國商務部悄悄建立 36 人華爾街菁英部隊,將成重振半導體的關鍵?

一圖看懂

(圖/Pixabay)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美國重振半導體的關鍵,竟不在矽谷?商務部悄悄建立36人的華爾街菁英部隊,到底要幹嘛?

 

為重振美國晶片產業,拜登政府實施了二戰以來力度最大的干預行動之一,去年夏天,美國通過《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以來,美國商務部已經在悄悄組建一支由華爾街精英金融人士組成的小團隊,這個團隊目前有大約 36 名專業人士,年齡從 23 歲到 64 歲不等,其中近一半是女性,他們正商討如何以幫助向數以百計的公司分配來自納稅人的 390 億美元生產補貼和其它激勵措施。

 

團隊成員認為,美國依賴外國製造晶片已成為一個致命弱點,因此政府有理由插手干預,從長遠來看,美國的目標便是要打造出一個有足夠資金支持自身發展的產業。

 

 

綠能熱錢全往美國跑!英國、新加坡感嘆:「我們出不起大國給的補貼…」 

一圖看懂

(圖/Pixabay)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綠能熱錢全往美國跑!連英國、新加坡都感嘆:「我們出不起大國給的那麼多補貼…」

 

大量外國投資目前正湧入美國。因《降低通膨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美國在新能源產業,提供 3,690 億美元的激勵措施和資金,例如:德國汽車製造商 BMW 在南卡羅萊納州的一家新電池廠剛剛破土動工;現代汽車和 LG 新能源,宣布在喬治亞州建設一家造價 43 億美元電池廠;日本 Panasonic 正在堪薩斯州建設一家工廠。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美國去年吸引了全球約 22% 的外國直接投資,成為全球最大的投資流入地。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Lawrence Wong)不禁感嘆:「直截了當地告訴你們: 我們出不起大國給的那麼多補貼⋯⋯」

 

1% 好文分享

8 月封面人物——Douxteel 澄市設計創辦人 林洧緹、林宛儀

一圖看懂

(圖/風傳媒) 

1 % Style 八月份的封面人物將以「茶食尚」為題,邀請 Douxteel 澄市設計創辦人——臺南鈑金工廠澄茂企業二代負責人林洧緹、林宛儀倆姐妹(以下將以 Amanda 及 Vivian 代之)來與讀者聊聊,自 2016 年創立品牌以來,如何透過金屬餘料的再設計,客製化各式兼具品質及設計感的家具擺飾及杯盤器皿,翻轉大眾對鈑金的既定印象?如今又期許能透過概念店的空間設計及產品陳列,帶給顧客什麼樣的使用體驗?

 

點此 ▶ 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圖片:Nothing)3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Nothing 中 聽見世界|Nothing Ear (Open) 評測:開放式耳機的美學誘惑與真實挑戰

Nothing Ear (Open) 以開放式耳掛設計與透明美學吸引設計愛好者,也為長時間配戴者帶來舒適新解方。然而在真實使用中,...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圖/@ARABAKIROCKFEST X)

2025日本必去六大音樂祭:落於山中湖畔 x 遠觀富士山,解鎖絕美聽團地點!

在人群中唱著歌曲,隨著旋律自由的擺動,彷彿靈魂被拉入音樂的世界…。 聽團,是許多人追尋自由的方式,享受音樂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喜愛樂團的人數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