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過去「亞洲金融中心」觀點的香港,近年的香港愈來愈「藝術」了,其中扮演重要推手之一的 ART BAESL HK ,更是不可錯過的每年盛事之一,這一次,我們邀請 ART BAESL HK 總監樂思洋 Angelle Siyang-Le 帶我們走訪香港與 ART BAESL HK ,探尋屬於亞洲藝術的風格魅力。
確實,香港真的很不一樣了,Angelle 告訴我,2012年回到香港工作的她,一下飛機搭上計程車,司機問她回香港要做什麼?當對方知道他是回來參與藝術工作的時候,語重心長地告訴她:「妳沒聽說過嗎?香港是『文化沙漠』!」但十多年後的現在,香港確實變得很不一樣了,時至今日,你可以看到更多元化的的觀點推廣屬於香港生活的面貌,尤其是藝術與生活連結的觀點,也是更為清晰,她覺得不管是藝術與生活、藝術與商業,乃至於藝術跟多元領域的緊密連結,確實已創造了相當不一樣的氛圍,而且包括各類藝術館舍,從M+、故宮到大館,也創造了屬於香港藝術的多元場域。
(圖/ART BASEL 提供)
分享本圖Angelle 告訴我,ART BASEL HK 期待成為亞洲藝術觀點的平台,接下來的十年會有更多與藝術沉浸式的互動,她形容這是一種「遍地開花」的「藝術普及」想像:「明白地說,ART BASEL HK 可以說是我們在亞洲的主場,但整體的體驗想像並不僅止於香港。」她希望 ART BASEL HK 透過藝術影響整個亞洲,也想把整個亞洲的藝術影響力帶到國際:「所以我們也期待接下來以 ART BASEL HK 為平台,在亞洲的其他地方可以有更多不同的有趣想像。」她舉例 ART BASEL HK 已開始在亞洲啟動的 Art Week Tokyo 與新加坡的 S.E.A. Focus ,是 ART BASEL HK 對亞洲每個城市的深度理解與分析所創造「以藝博會以外」的形式與城市所進行的交流互動,「如果有更多城市願意與 ART BASEL HK 進行合作,我們都也很願意做一個對話,也希望可以跟台北乃至於台灣不同城市進行更深度的聯繫。」
立足亞洲 超越亞洲的想像
確實,亞洲是相通的,東亞很多城市就跟香港與台北一樣距離很近,在文化與思維上也有相當深刻的交流與互動,你可以想像,只要兩、三個小時航程就可以到達的城市,進行不同觀點與思維的深度藝術對話確實有機會更為密切,而在這樣文化碰撞的過程中,也不斷地形塑了屬於城市本身的藝術面貌。Angelle 認為,亞洲之所以現在得以有很多不同性質的博覽會,以及愈來愈多國際知名畫廊到亞洲設點,就是因為亞洲除了有「地域的共通性」之外,每個不同的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藝術個性」,而這,在東亞輻輳之地的香港與台北,其實都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我覺得 ART BASEL HK 的『第二個十年』,期待將整個亞洲串連在一起,當地域愈來愈『不本位主義』時,透過藝術進行跨域合作,我覺得會很精彩。」
(圖/ART BASEL 提供)
分享本圖回到香港,今年的 ART BASEL HK 可以說是藝術在香港「恢復元氣」的一屆,作為一個接軌亞洲與國際的平台,不但參展畫廊回復水準,帶來的作品與展覽也更加精緻,尤其是這一屆的特展展區,包括《藝術探新》所邀請的新興藝術家、《亞洲視角》梳理近年亞洲藝術市場的變化,或是以錄像藝術為標的的《光映現場》,都是博覽會試圖透過不同的觀點,期待與藝術愛好者進行更深度的對話的管道,「而且今年《亞洲視野》的展出,帶來了很多亞洲藝術史上的重要標的,策展人在當代的時空透過自身視角,去重述他們眼中的亞洲藝術史,這是我覺得有趣的議題,因為透過不同觀點反覆反芻,確實可以將觀點更為精煉,對於亞洲藝術的論述,也創造了更深刻的思維期待。」
從探索中 持續發掘驚喜
Angelle 說,如果以一個藝術愛好者的角度,她覺得 ART BASEL HK 確實是讓人們認識藝術香港的「起點」。確實,在展覽期間,特展區確實是每年 ART BASEL HK 的亮點之一,她告訴我,今年在這些展區,不少藝術家與藝廊都下了相當大的工夫,絕對是值得一看的展區;不過,如果是 ART BASEL 的 VIP,Angelle 建議絕對不能錯過 M+ 跟 ART BASEL HK 合作的 International Open Day ,M+ 會特別在展期開放一個休館日作為 VIP 的專屬參觀日,「如果可以在這種情境下進入 M+,用很沉浸式的體驗看展,我是覺得這會是精彩的一件事。」
(圖/ART BASEL 提供)
分享本圖說到 Angelle 自己的「觀展習慣」,她笑得很開心。以作為一個藝術圈的專業人士而言,在觀展之前確實會仔細研究藝展的「亮點」,但她更喜歡享受觀展的「驚喜」 ——她會先重展場的特展區開始著手,看看這些展區所帶來的亮點作品,然後從這些亮點為「定點」再去探索周邊的藝術家或者是藝廊的策展:「我發現,常常在這樣的探索中,你可以在展場周遭找到新的體驗,我覺得這是最有趣的地方。」她說,甚至有時在帶 VIP tour 或是與藝術家、藏家對話時,她常會在轉身時遇見可能是自己在當次展覽最驚艷、驚喜的作品,「這都是一種探索。」Angelle 覺得,觀展時回到學生時期、不用太多學術觀點包裝,就直接進入展場,以自己的觀點去詮釋這件作品、這個藝術家乃至於這個展覽想要表達的想法,其實反而會找到很多預期以外的驚喜,「所以如果你想很輕鬆地看展的話,我反而建議你可以不要做太多功課,完全透過自身的感受去體驗,我相信會看到很多新的東西。」另外,在展期間如果有更多的時間,Angelle 也建議可以去看看 ART BASEL HK 為公眾安排的節目,像是「與巴塞爾藝術展對話」座談會、「光映現場」的流動影像放映會、呈獻具實驗性項目的多功能開放平台「藝群匯集」,Angelle 覺得尤其是藝術對話的座談,因為邀請的藝術家都是在博覽會現場有作品的創作者,如果在聽完他們的對話再去看他們在展場上展示的藝術作品,也是很有趣的體驗。
東西合璧 古今交融的城市
走出展場,Angelle 也建議去看看展場之外的「新藝術據點」也是重要焦點,除了與 ART BASEL HK 合作位於太古廣場的大型裝置藝術作品,以至與 M+ 共同委約藝術家兼電影製作人楊福東創作、於 M+ 幕牆上播放的場域特定流動影像作品《雍雀》,「這些都是 ART BASEL HK 從對於香港這個城市的瞭解出發,透過文化與藝術的觀點與一般民眾去進行更直接的對話,這些都是我們透過藝術觀點與城市交流的積極想像。」除此之外,包括西九龍這邊的重要的機構美術館,或者是中環的大館、荃灣的 CHAT 等場館,也都帶來了非常具有亮點的展覽,Angelle 也覺得是非常值得到此一訪。
(圖/ART BASEL 提供)
分享本圖問 Angelle 如果要帶外國朋友到香港認識屬於香港的「藝術觀點」,她說最值得看的,應該是香港的「東西合璧」與「古今交融」:「如果我要帶一個外國朋友在香港認識香港的藝術觀點,首先我會帶他去荷李活道。」荷李活道一直以來就是穿插著古董與當代藝術的觀點,許多不同的藝術畫廊在那邊崛起,你可以看到民間對於藝術觀點的生動活力;另外就是剛剛提到的西九龍,尤其是 M+ 跟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兩者並排一起的景緻,其實有一種呈現「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在亞洲交互影響的獨特面貌。
的確,香港是國際、現代的,但仍然是聚集了非常豐富文化傳統的都市,你可以說香港是東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而在此所匯集的藝術觀點也是多元而奔放的,也因此香港不只是東西文化的橋樑,更是古今的橋樑,而這正是屬於香港的生活觀點,也創造了屬於香港的精彩氛圍,更為 ART BASEL HK 的未來十年,展現了相當繽紛且活潑的想像。
(圖/ART BASEL 提供)
分享本圖很多人在說,近幾年是亞洲藝術崛起的時刻,但從 Angelle 的觀點出發,其實亞洲已經崛起很久了,但近年亞洲確實在藝術市場上發展得相當快速,「而且亞洲現在不僅是發展自己的文化,更讓國際在亞洲發生的藝術事件也愈來愈多。」確實,接下來在亞洲,你會看到整個亞洲的藝術觀點會再次奔放地碰撞,以愈來愈「不本位主義」的態度迎接新的藝術觀點想像,尤其是透過藝術進行的「跨域」、「跨界」合作會更多彩紛呈,加上年輕的藝術創作者、藏家與藝術愛好者紛紛加入,從 ART BASEL HK 的「輻輳觀點」做出發,卻是愈來愈不一樣了,「我覺得透過各種類型的藝術博覽會與藝術愛好者對話,確實非常豐富而國際性的;透過藝術來做跨領域的合作,確實會是很精彩呈現,讓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