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次參戰!巴黎「文化奧運」今年盛夏,匯聚台灣島嶼風華的自由願景

文化奧運 4

2024 年最受矚目的國際盛事夏季奧運即將在 7 月26日至 8 月 11 日於法國巴黎登場,臺灣獲邀在本屆新舉辦的「文化奧運」(Olympiade Culturelle)設置臺灣館展演,將與法國、捷克、巴西、加拿大等 10 餘國同場較勁。

(圖/文化部 提供)

分享本圖

可能有人好奇,文化奧運是甚麼時候出現的,怎麼完全沒聽說過的樣子?實際上,上一次奧運會與官方大型文化展會結合,還要追溯到 1948 年的倫敦奧運舉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藝術競賽」,從 1912 年舉辦至 1948 年,這是由現代奧運會之父皮耶 · 德 · 弗雷迪( Pierre de Frédy )發起的一系列以藝術結合體育為主題,專門接納業餘藝術家的國際創作競賽,以「肉體與心靈的結合」為名,當時的參賽者分別以建築、文學、音樂、繪畫、雕塑五種領域跨海參與競賽,而獎牌的授予,也和奧運會一樣比照辦理(金銀銅牌),在當時就已成功吸引了大量國際旅客,在觀賞運動賽事之虞,還能在奧運期間的美術場館欣賞破萬件藝術創作。

一圖看懂

1932 年奧運藝術競賽現場(圖/katerinamorgan.art)

分享本圖

到了 1949 年,奧委會收到調查報告,發現參與奧運藝術競賽的羅馬藝術家,幾乎全是行業內的專業人士,因此掀起了藝術展會是否應該在奧運會期間「競賽化」的爭辯。從那之後,藝術競賽也因戰後各主辦國的經濟和時間考量而沉寂了好一段時間,更注重跨文化和諧交流的文化節目才開始陸續出現。

而以「國家」單位的策展框架為基礎,巴黎在本屆首次正名這一系列文化節目為「文化奧運」,能夠在奧運文化節目體現屬於臺灣的熱情的島嶼個性和藝術動能,是我們能在今年巴黎奧運盛會可以特別關注的共好美景。

臺灣藝文參與 2024 年巴黎文化奧運籌備,自 2020 年東京奧運後即已啟動,在掌握拉維特園區受指定為文化奧運官方場地後,園區藝術總監馬澤里( Frédéric Mazelly )於 2023 年初訪臺,馬澤里並主動邀請臺灣參與文化奧運,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以「自由之聲、島嶼風華、當代新藝、世界共融」為 4 大主題,邀集 22 組表演團隊、120 多人,將在 7 月 27 日到 8 月 10 日於園區,安排音樂、戲曲新編、舞蹈、DJ 演出等近達 60 場節目,另外還將數位輪播台灣平面、立體及錄像等近 300 位藝術家作品影像,據此交織呈現臺灣多元文化地景與新創藝術能量,尤其讓國際看見青壯新銳的充沛活力,與世界分享臺灣對自由、平等、性別、族群、母語、混種等價值認同的轉化及實踐。

一圖看懂

金曲歌后 ABAO 阿爆受邀參與「島嶼風華」主題展會,傳遞臺灣島嶼風采與真誠的人情味。(圖/文化部 提供)

分享本圖

參與「自由之聲」的團體包括「 DJ 林貓王」、「 DJ 妖嬌」、「 DJ 混種亞人」、「謝銘祐&麵包車樂團」,襯托臺灣自由土壤所孕育出的音樂創作;「島嶼風華」則邀請「 ABAO 阿爆」、「 DJ 汝妮」、「 TAI 身體劇場」、「林宗範/風中燈牽亡歌團」,傳遞臺灣島嶼風采與真誠的人情味;「當代新藝」邀請「臺北木偶劇團」、「三個人」、「三牲獻藝」、「同根生」、「邱淑蟬」、「 Go Go Machine Orchestra 跑跑機器人」,分享當代臺灣表演創作者對自身文化的再詮釋;「世界共融」則是邀請「創造焦點」的女性馬戲、「楊乃璇/小事製作」、臺灣變裝皇后「妮妃雅與瘋家」、「 DJ QuestionMark 」,展現臺灣對世界共融的價值呼應。

一圖看懂

近期奪得魯保羅變裝秀冠軍的臺灣變裝皇后「妮妃雅」及變裝皇后團體「瘋家」將參與文化奧運。(圖/文化部 提供)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結合臺灣宗教與電子音樂的三人樂團「三牲獻藝」受邀參與「當代新藝」展會。(圖/文化部 提供)

分享本圖

此外,「島嶼風華」主題特別力邀「阮劇團」、「薪傳歌仔戲劇團」、「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秀琴歌劇團」、「明華園日字戲劇團」,群力構築臺灣傳統戲曲新編的當代樣貌。藉由所有團隊的接力登台,串連全長共16日的精彩演出,期盼成為園區內最熱鬧、最具動態張力及話題性的藝文據點。

臺灣館主視覺由多次擔任金曲獎、金穗獎、臺灣文博會視覺統籌的顏伯駿操刀,設計以「Taiwan」中的「W」為視覺核心。顏伯駿解釋,「W」在英語中代表雙重的「U」,而在法語中則是兩個「V」的結合,不僅表徵臺灣對國際合作的開放態度,也反映臺灣願意攜手與全世界共享雙贏的文化願景。延伸設計中,則將「W」與世界通用的視覺語彙結合,展現更豐富的語境,並期融入雙贏、同理及多元價值,發揮臺灣館的現代性、親和力與包容性,既強化文化奧運臺灣館文化交流平台的意義,也向世界傳遞相信自由、一起美好的清楚訊息。

一圖看懂

(圖/文化部 提供)

分享本圖

在巴黎登場的跨領域系列台灣節目,從國家交響樂團( NSO )4 月巴黎香榭麗舍劇院演出《來自臺灣》的音樂會揭開暖身、結合臺北時裝週發表代表團開閉幕典禮入場隊服、6 月臺灣品牌團隊預計巴黎專場演出,到 7、8 月奧運期間的重頭戲「臺灣館」揭幕,試圖形成一股文化內容的黑潮暖流,向全球遞出臺灣多樣繽紛的文化名片,希望使國際看見臺灣青壯世代創作者的活力及對自身文化的演繹,同時彰顯臺灣與世界共同堅守自由、民主、平等、和平等價值信念,讓世界瞭解臺灣始終與世界並肩,值得期待。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photo2

1% KNOWLEDGE》什麼是藝術攝影?這家攝影藝廊又為什麼要在台灣辦攝影競賽?

藝術攝影正從紀實走向當代顯學,作品在國際拍賣場屢創高價,成為投資與收藏的新寵。1% Style 這次帶你解析全球攝影藝廊的版圖,...

K star 0

2025 K STAR 閃耀登場 在地產業伴手禮,蘊藏設計匠心

基隆擁有豐富的在地產業與特色商品,然而在品牌能見度與市場拓展上,仍具高度成長潛力。近年來,基隆市政府積極推動產業發展,透過創新行銷與品牌轉型,...

酒_開門

跨界實驗室|關於微醺》不只是賣給亞洲,而是為亞洲而釀|烈酒新品 揭示風味主導權的變化轉移

在烈酒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蘇格登、布萊迪、噶瑪蘭與金門高粱不再只是「把酒賣給亞洲」,而是開始真正「為亞洲而釀」。從深焙桶型到年份標示,...

(圖/玖尹 提供)

中秋獻禮(一)》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於月圓之夜為摯愛之人,送出最真摯的愛意

自古說,中秋夜,月圓人團圓,被寄予家人間團聚之意。夜晚時分,坐於戶外景觀餐廳中,與親朋好友小酌幾杯,抬頭望著天上皎潔的月亮,一邊暢談生活大小事,...

(圖/高雄萬豪酒店 提供)

夏日龍蝦季這樣吃!從肉質鮮甜的蒜蓉清蒸青龍,到奶香濃郁的爐烤波士頓龍蝦,來場衝擊味蕾的海洋之旅

時而天晴,時而暴雨,時而打雷,時而天氣悶熱,這是 2025 年的台灣夏日景象。在炎熱的夏日,高溫的天氣,時常使人沒有食慾,想品嚐道地的當季海鮮來消暑,...

The One1

給大人一場專屬的夏令營|劉邦初與 The One 如何為心中的孩子打造「大小孩童樂會」?

在台灣盛行親子夏令營的此刻,《 The One 》執行長劉邦初卻提出一個看似簡單,卻直指人心的提問——「我們都為孩子找過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