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灣觀眾紛紛守在電視機前,感受奧運刺激賽事的劍拔弩張,久違的讓人回想起曾經與親朋好友在螢幕前歡呼喧嘩(或是失控狂罵)的團聚回憶。可當視角轉入電視機內,那些在賽場上奮力拚搏的運動員,身後又背負著什麼樣的重擔?職業運動又真如觀眾眼中的那般單純嗎?
大多數的體育題材電影,為偉大的運動員歌功頌德,或是深刻描繪運動員「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艱辛訓練過程,又有些作品,卻能從職業、努力、榮譽以外的視角切入,聚焦在運動員故事背後的寫實世界。這些故事與觀眾的生活極為貼近,更可說是迫近,最容易吸引尋常人的深切共鳴。
他們的陰暗面,源於對勝利的異常執著,而那是人人都曾經歷過,我們稱為「無法自拔」的處境,今天分享的片單,就是為了讓各位看完心情複雜,思考著,還是在辦公室吹冷氣比較適合我吧!
《挑戰者》不單純的獲勝動機,網球賽場上也存在「第三者」
許多運動員曾經表示,賽事進行中的「孤獨」跟煎熬訓練痛苦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網球、高爾夫等項目的運動員,時常在球場上是形影單支的獨自奮鬥。
在 2024 上半年以網球為題材推出的《挑戰者》,將一場賽事形容為不只是自身與對手之間的雙人舞,而是可能有「第三者」介入的複雜爭鬥。
《挑戰者》電影海報(圖/IG @challengersmovie)
分享本圖由三位好萊塢熱門新星主演的《挑戰者》乍看之下,是場以體育外殼包裝的三角戀爆米花電影,但這部在夏日檔期橫空出世的奇作,創作源起卻比許多運動類型片,還要來得與賽場最前端有所聯繫,是一部故事、演技與技術面都極具「動感」的作品。
故事講述派屈克與亞特兩位自小一起在網球寄宿學校訓練長大的好友,多年來既是男雙搭檔,也是男單項目的競爭對手,兩人具競爭心態的友情可以用相知相惜來形容,但在 17 歲的某次賽事中,兩人都無可救藥地愛上同年齡的網球界未來新星塔希之後,情況開始產生了猛烈變化,為電影中橫跨數年的「三人對決」立下情感的流動能量。
《挑戰者》依靠極具巧思的動態鏡頭與雲霄飛車般的人物轉折,算是今年上半年口碑相當成功的非 IP 好萊塢電影。(圖/IMDB)
分享本圖《挑戰者》的主要戰場,很簡單的便是派屈克與亞特兩人多年重遇後的一場網球競賽,他們的角色個性與球路,就像節制與躁進、高貴與草根的區別,而塔希就是在觀眾席上立場搖擺的第三人,看似是贏家勝出後的獎勵,同時也是暗中挑起競爭的發起人,是三人之中勝負欲逼近瘋魔的矛盾角色而不自知。
《挑戰者》片中的三人對決戲碼,啟發自編劇於美國公開賽發生的小威廉斯與場外教練溝通的判罰插曲。(圖/IMDB)
分享本圖編劇 Justin Kuritzkes 透露,以「三角戀」為基礎的故事發想,源自他受到 2018 年美國公開賽中人稱小威廉斯的 Serena Williams 與大坂直美的對賽啟發,Williams 當時因接受場邊教練的指導而被判了一次警告,從未聽過這道規則的 Kuritzkes 深受震撼,原來網球也可以不只是場「孤獨的較勁」,於是延伸思考了如何在無需言語,僅須透過來回揮拍,就能做到場上場下深度溝通的效果,《挑戰者》的高戲劇張力由此而生。
擅以拍攝演員情慾流動的義大利導演 Luca Guadagnino 為這部運動類型作品賦予新意,網球對決的你攻我守,在片中化為傳遞激烈情感的心境拉扯,觀眾在觀看時也緊張得令人屏息。(圖/IMDB)
分享本圖《挑戰者》並不像尋常運動類型片講述著遠大情操,但提供了我們身為旁觀者看待運動員競賽目的的多重想像,勝利的初衷,可以是偉大的、醜惡的、夢幻的,用私慾與勁敵意識包裹的求勝意志,同樣也是種血脈噴張。
《魔球》裡的非典型逆轉勝,與不畏質疑的決心
雖然本屆奧運來到了沒有棒球項目的歐洲,但這項運動,在美國卻是貴為「國球」,於各個城市都有根深蒂固的競技歷史,《魔球》可說是和美國體壇息息相關的作品。
無論你是運動球迷,或是一日球迷,在運動賽事中的「逆轉勝」情節,永遠會是觀眾喜聞樂見的「劇情轉折」,而《魔球》電影中的非典型逆轉勝,並不以球員視角出發,反而是站在 MLB 美國職棒經營者的角度,見證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運動變革。
《魔球》改編自同名暢銷書《魔球:逆境中致勝的智慧》,講述末端球隊的建隊改革,陰錯陽差地改變未來聯盟建隊生態的真實故事。(圖/IMDB)
分享本圖《魔球》改編自同名暢銷書《魔球:逆境中致勝的智慧》(Moneyball: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故事聚焦在 Bred Pitt 飾演的美國職棒奧克蘭運動家隊的時任總經理 Billy Beane 正在承受賽季失敗後的巨大壓力,為了讓球隊重返季後賽,聘用了耶魯經濟系出身的的 Peter Brand 為助理,採用了後者熟悉的賽博計量學(Sabermetrics),挑選純數據表現最佳的球員組成一支最佳球隊。
此舉在當時的球隊內掀起了反對聲音,卻沒想到這一改變建隊方針的做法,改變了球隊的根本體質,令這支預算與市值吊車尾的隊伍,在該賽季奪得了西區分區冠軍,更締造 2002 單賽季 20 連勝的歷史紀錄。
在片中為求戲劇效果,電影令主角 Billy 在片中開除球隊總球探,及與老牌教練團產生對立,但現實情況相比起電影來的平和許多。(圖/IMDB)
分享本圖瀏覽 21 世紀後的運動影史,《魔球》這部步調沉靜的作品,仍然受許多人津津樂道,尤其在商業管理層面的備受推崇,只因他用了務實的手法反映了經營者的「勝利」,往往與運動員、教練(員工)的「勝利」有所差異。
從電影中可以得知,球探在評選球員時的審視眼光,仍舊擺在潛力、價值觀、球技,甚或有沒有「明星像」來吸引球迷進場等抽象的質性指標,來評估球員和球隊的適配度,Billy 以「球員的場上數據」當作唯一評估指標的作法,不只引起球探群的不滿,在球員心中,也把 Billy 看作罔顧球隊士氣跌入谷底的冷血上司一般看待。其做法顧名思義,的確把運動玩成了貨真價實的「Money Ball」數字遊戲,而在電影中,Billy 不畏質疑的貫徹到底,也反映出他曾經同樣身為大聯盟球員的鬥心,與球員轉換至經營者身分後,需要犧牲的同理心。
在電影最後,奧克蘭運動家隊令全聯盟跌破眼鏡的賽季成績,讓紅襪隊對 Billy 開出當時史上年薪最高的 GM 合約,而 Billy 卻拒絕的邀請,還是留在了他所喜愛的城市。(圖/IMDB)
分享本圖儘管《魔球》針對真實事件做了諸多改動,不老男神 Bred Pitt 的精采演譯,還有北爛喜劇出身的 Jonah Hill 難得「正經」表現,還是為本片增色了不少,故事也著重在經營者如何帶領整個商業球團,而非僅有場上球隊取得勝利,成就「小蝦米戰勝大鯨魚」的奇蹟案例,擴大了運動類型作品的格局視野,現實中的運動家隊老總 Steve Vucinich 曾表示《魔球》中的真實性大多符合現實。
《決戰終點線》追求極速的代價,賽場外的人生怎麼辦?
《決戰終點線》改編自 F1 一級方程式賽車於 1970 年代發生的真實故事改編,由奧斯卡金獎導演 Ron Howard 執導,編劇由擅長編寫近代歷史題材的 Peter Morgan 擔任。
電影不僅重現了史實中的賽季重大事件,也比較了兩人應對賽場時的心態差異,延伸至車手離開駕駛座後,該如何與脆弱的生命與重視的家人共處。就像在多年後上映的《賽道狂人》一樣,緊張刺激的競賽,在電影中確實是一大看點,但大抵還是退居次角,成為了主角們用來克服各自缺點的管道。
《決戰終點線》為力求真實,在時速近 300 的賽車上裝設多鏡位攝影機,攝影指導在觀察 F1 賽車時形容「我得知了許多歷史性的 F1 賽事,而那些賽車就像是毒蛇猛獸般的死亡機器、移動棺材,當你拆掉那些彩色面板,就只剩下宛如附著燃料的定時炸彈。」(圖/IMDB)
分享本圖故事圍繞在兩位個性風格截然不同的頂尖車手,James Hunt 與 Niki Lauda 在 F1 賽場展開的激烈競爭為主軸。James 在賽道上素來大膽,甚或玩命,也被認為是最適合 F1 這類危險賽事的運動員; Niki 則是與 James 全然相反的沉著冷靜,他凡事親力親為,熱衷於預測所有賽場變數,確保自己能在最安全的狀態下取得勝利,而電影後半段的轉折,藉由兩位主角的一明一暗,勾引出電影真正的精彩之處。
電影中時刻強調了賽車手對待生命與勝利的抉擇,Niki 與 James 應對危險的差異是電影中的精彩之處。(圖/IMDB)
分享本圖「每年 25 個選手中會有兩人死亡,是什麼樣的人,會想參加這種競賽?大概是叛逆者,瘋子,還有夢想家吧」Niki 對這項運動的調侃,引出了 F1 事故死亡率在當時高的嚇人的事實。
隨後,Niki 的批評,也應驗在自己身上,他於電影後半段,發生了嚴重的賽事意外,原以為將生命看得比競賽重要的他,會從此退出運動生涯,沒想到他在相隔 42 天後便重回賽場,希望與 James 完成未完的對決,但在電影最後一場下著大雨的日本大獎賽,Niki 在途中選擇了自主退賽,離開車艙後朝妻子的懷抱奔去,也讓相對孓然一身的 James 站在了該年頒獎台的頂端。
史實中的兩位主角雖在賽場上是勢均力敵的對手,但離開了賽場,兩人也坦承與對方的交情仍然非常緊密。(圖/IMDB)
分享本圖Niki 重回賽場,接著急流勇退的舉動,對比起 James 的始終如一,顯得格外反覆曲折,卻也帶出了極限運動員最大的敵人,很可惜的,就是那些他們遠離方向盤後,最在意的人事物,但不可否認,Niki 退賽的那刻,肯定是觀眾最想看到的畫面。
最後,這部電影的重點是「生命累積而來的選擇」,而非誰勝誰負,這種描述想必是觀眾能有所感的,你人生追求的是「瞬間的喜悅」還是「長久的幸福」?
美媒當年的評價認為本片幾乎是運動類型片的異類,但在劇本與拍攝技術精湛的加持下獲得了廣泛好評,同時有任何人看過就難以忘懷的雙人對手戲。
《是誰在造神》體壇史上最大醜聞,傳奇崩塌的一刻
每次在電視台轉至環法賽時,都不禁好奇一名運動員的體力條要多可怕,才可能在 23 天的賽程,完成 3500 公里以上的公路段,《是誰在造神》的主角 Lance Armstrong 便是該領域的佼佼者,連續七年奪得環法世界冠軍,卻在爆發史上最大的體壇醜聞後,為我們演示了,從頂峰跌至谷底的「英雄」故事。
《是誰在造神》改編自紀實報導書《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故事以調查記者 David Walsh 在 2004 年針對 Armstrong 提出禁藥指控為背景,這一指控在當時的外界看來是樁疑雲,也由於 Armstrong 的地位之高,使禁藥爭議沒有了下文。直到多年(2010)後 Armstrong 的前隊友坦承使用禁藥後,一併託出了 Armstrong 與多名選手合作,長年共同謀劃「禁藥計畫」的事實。
當時來自美國的 Lance Armstrong 在 1999-2005 年蟬聯了七屆冠軍,讓本來屬於歐洲的環法賽受到了全球矚目。(圖/IMDB)
分享本圖《造神》雖是劇情電影,但是以更為客觀的報導視角出發,描寫了 Armstrong 如犯罪首腦般的生涯起落。紀載了 Armstrong 從生涯前期因身體素質的限制,無法在賽場上拔得頭籌,之後罹患睪丸癌的噩耗,更險些傷及了自行車手最重要的肺部機能,可他卻並未被癌症打倒,撐過了艱難的化療康復之後,他與教練兼醫生的 Michele Ferrari 聯手,開始利用「紅血球生成素」(EDO)提升血液含氧量,令車手在高強度耐力賽事中,大幅提升體能耐久度。
Armstrong 在癌症康復後的一年內,便靠著驚人的進步震驚眾人,成就了近乎奇蹟的體育佳話,但在奪冠的路途中,他無人能敵的賽場表現始終備受質疑,他的應對說辭則是「各項藥檢皆符合標準」來做為反駁,質疑懸而未決,在自行車界的擁戴下,他是那位擊敗病痛與各界好手體壇巨星,長期投入抗癌的慈善捐款,也為他塑造了無法動搖的社會形象。
2012 年美國反禁藥組織控告 Lance Armstrong 在競賽期間與多名隊友使用禁藥生血素,後遭褫奪七屆冠軍頭銜,過去的隊友,也供出過去會使用生理食鹽水強灌,血液重新輸入體內的極端方式躲避藥檢,真相的不堪反映了過去體壇神話的虛假。 (圖/IMDB)
分享本圖英文片名「 The Program」意味著當年選手間口耳相傳的禁藥計畫,也是事件中最諷刺的一頁。電影中詳實演譯了參與計畫的選手躲避藥檢的真實步驟,以 Armstrong 為首的美國車隊靠著縝密的訓練流程,到禁藥使用技巧都一併教授,像是個重心齊力的犯罪集團。那麼為甚麼沒有人告密?報導中揭露車界的用藥現象實在過於普遍,告發所牽扯的利益範圍過於龐大,而 Armstrong 只是那位為求獲勝做到最極致的人罷了。
在電影《是誰在造神?》中,演員 Chris O’Dowd 飾演調查 Armstrong 多年的記者 David Walsh,本片與其說是以 Armstrong 為主角,更像是以記者的第三者角度,觀看這一橫跨數年的醜聞事件。(圖/IMDB)
分享本圖在真實事件裡,指控 Armstrong 的記者 David Walsh 在發表報導書後便受到泰晤士報開除,環法賽事總監也多次為他辯護,一次次地登上冠軍寶座,不斷通過的賽後藥檢,媒體爭相把他視為話題製造機與收視保證,更是許多車迷心中的偶像,因此罪證確鑿後的真相大白,才顯得多麼醜陋不堪。
Lance Armstrong 的禁藥事件誇張的如電影才會出現的情節,電影選擇以樸實手法翻拍,反而增添了這一事件本身的荒唐與諷刺,令觀眾不只驚駭於運動員對勝利的渴望,如何使自行車運動發生整體性的形象打擊,也令我們這些局外人思考,人們對「勵志故事」的崇拜究竟是福是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