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從 9 月 21 日至 12 月 8 日隆重呈現「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特展,這場展覽不僅展現常玉、藤田嗣治等旅法名家風華,更以獨特視角探索他們與臺灣藝術先鋒如陳清汾、顏水龍、楊三郎、劉啟祥之間的深厚連結與創作互動。
此次特展打破以往僅聚焦於常玉個人作品的侷限,勾勒出臺灣藝術史多元豐富的面貌,並以跨世代的視野,從常玉到席德進,探討這些藝術家們在國際舞臺上如何在傳統與現代間進行創新與對話,為華人現代藝術注入了蓬勃的新生命。
史博館展覽現場 (圖/文化部 提供)
分享本圖19 世紀中葉以後,巴黎逐漸成為世界藝術的中心,吸引了無數藝術家前來追尋創作的靈感。1930 年代,臺灣前輩藝術家陳清汾、顏水龍、楊三郎、劉啟祥等人在這股藝術浪潮中,毅然前往法國,展開對現代藝術的探索之旅。而早在 1921 年,常玉便已隨著「勤工儉學」的潮流,作為首批留法藝術家抵達巴黎,並成為 1900 年至 1960 年間「巴黎學派」的重要成員。與常玉並列討論的,還有日本藝術家藤田嗣治,這位「巴黎學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亞洲藝術家,常被視為常玉的藝術鏡像與對照。
隨後,晚常玉一輩的趙無極、朱德群和吳冠中,作為第三代留法華人藝術家,並稱為「留法三劍客」,繼續在巴黎書寫華人藝術的傳奇篇章。而在留法藝術家群體中,潘玉良和袁樞真則以其堅毅的精神,成為少數卓越的女性代表。席德進也在 1963 至 1966 年間遊歷法國,並曾親訪常玉的畫室。兩人在 1966 年機場的惜別,為這段跨世代的藝術交流故事,增添了感人的一筆,見證了兩代藝術家的心靈交會。
常玉《菊》(圖/文化部 提供)
分享本圖國立歷史博物館代理館長王逸群表示,此次特展是史博館自 2 月重新開館以來最具分量的展覽,充滿了深刻的感動。他談到,首先,1930 年代的臺灣正處於艱困時期,但當時有四位臺灣藝術先輩,懷抱對藝術的熱忱,分別從臺灣和日本出發,遠赴巴黎,在那裡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相遇、交流。此次展覽呈現了他們在巴黎生活中所積累的豐富經驗,並彰顯了這些經歷對於創作的深遠影響。
(圖/文化部 提供)
分享本圖特展策展人陳貺怡表示,此次展覽透過藝術作品與藝術家生命故事的交織,描繪了在大時代背景下,臺灣藝術家創作風格的遷徙與變遷,並細緻呈現東方藝術教育如何融入西方元素的歷程。展覽透過講述這些藝術家之間交會與感動的故事,為觀眾提供了重新認識常玉的全新視角,賦予他的創作更多層次的意義。
(圖/文化部 提供)
分享本圖此次特展精選呈現了臺灣四位藝術先輩──陳清汾、顏水龍、楊三郎和劉啟祥的經典創作,包括陳清汾的《巴黎的屋頂》、顏水龍的《港風景》及劉啟祥的《法蘭西女子》,展現他們於巴黎的藝術歷程與風采。同時,展覽更集中展示了常玉 44 件極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包括重要作品《菊》與《四女裸像》。此外,藤田嗣治的精選作品也從國內外收藏單位匯聚於此,帶來日本旅法藝術家的獨特視野。
展覽不僅如此,還呈現了吳冠中的《巫峽魂》、朱德群的《他鄉夜》、趙無極的《抽象畫》,這些作品將東方特質與西方抽象完美融合,表達了他們在巴黎生活中的文化交融與創作突破。潘玉良的《酒吧+女郎》與袁樞真的《遠浦歸帆》亦同台展出,展現旅法女性藝術家對東西方藝術的深刻探索與再創造。
趙無極 《抽象畫》(圖/文化部 提供)
分享本圖自 1968 年以來,史博館持續收藏常玉的油畫作品,從教育部撥交的 42 件開始,至今已累積 52 件。自 1978 年至 2017 年,史博館曾多次舉辦常玉作品展,此次「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特展是第七次展出,以「庖丁解牛與西方前衛:常玉」、「巴黎學派中的日本人:藤田嗣治」、「進入世界的臺灣藝術先驅」與「留法三劍客、女性藝術家與常玉最後的訪客」四大主題為軸,深入探討 20 世紀初至中期的藝術家如何在文化衝擊中,反思自身文化根源與藝術傳統,並創造出嶄新的藝術風格。
常玉 《四女裸像》(圖/文化部 提供)
分享本圖隨著史博館今年重新開館,這場特展不僅是對常玉及臺灣現代藝術的全新研究階段的開啟,更是一次藝術之旅的深刻邀請,邀請觀眾一同探索這段跨文化交流與創新歷程,共同見證這段豐富而動人的藝術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