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出什麼任務?|關於蘇珊・庫恩的對生物、藝術、時間的跨距思維

(圖/Bluerider Art)

走進藍騎士藝術 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的白牆空間,映入眼簾的蘇珊・庫恩大尺幅創作,讓人頗有一種進入神話世界的魔幻感。

於 11 月 23 日開展的「蘇珊・庫恩:烏龜出任務」(Susanne Kühn: Turtle Quest),確實充滿一種魔幻思維,蘇珊・庫恩這一次的系列創作,藉由電腦遊戲以此探討生成、虛擬與真實之間的閾值,以及藝術能為人工智慧教學帶來的貢獻,展現跨科際領域的深刻思考。

一圖看懂

《 Turtle Quest 》(圖/Bluereider Art)

分享本圖

藝術家蘇珊.庫恩於 1969 年出生於德國萊比錫,現生活、創作於德國弗萊堡。她的風格充滿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和抽象的獨特融合,具有鮮明的對比和層次豐富的構圖;庫恩的創作不但色彩豐富飽和,充滿了生機勃勃的色調,這為她的場景增添了一種繁茂、近乎夢幻的氛圍,而且她的作品深受繪畫史的影響,從不同藝術運動中借鑒技法、主題和美學感知,並在當代語境中進行重新詮釋。

她專長從經典風景畫和靜物傳統中汲取元素,並融入其標誌性的超現實和抽象風格,採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透視和空間構圖手法,透過深度和層次感引導觀眾進入她的畫面,在空間、氛圍與光的層次上,讓現實產生精確的幻覺。她的經典創作——大型植物的「擬人」形象,很容易讓對於古典藝術作品的觀者產生歷史靜物畫中的植物「細節精確性」與人物的「光影與肌理」,但又突破了其傳統邊界,象徵著自然在城市化世界中的韌性;除此之外,她對建築元素和幾何形式的使用,也反映了現代主義畫家及包浩斯運動的影響,而她也將這些剛硬的形式與流暢的自然線條結合,營造出一種既熟悉又煥然一新的視覺和諧感。

像是她的經典作品《在水中抽菸》(Smoking Underwater)將自家種植的蘭花以擬人化呈現,也透過描繪水中環境的滋養與危險、吞雲吐霧的自在與健康隱憂來表現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她利用古典人物畫的視角呈現擬人化的蘭花的細緻姿態,也讓其與身處環境的矛盾對比,創造了一個看起來很不平衡,但是又姿態萬千的新世界。

一圖看懂

《 Smoking Underwater 》(圖/Bluereider Art)

分享本圖

還有此次展出多件新作中,庫恩特別以柔和的粉蠟筆色調營造可愛卻讓人不自在的人造世界:像是《浮華世界》(Vanity)的芭比傢具與孔雀肖像畫隱喻了人造世界的虛榮與膚淺;《觀察》(Observed)畫面中的建築結構取材自文藝復興時期畫作卻染上了人造玩具的粉紫色調,與背景中的日本卡通角色相映成趣,構築了有趣而瘋狂的世界。《切割》(Cut)則提供觀者透過娃娃屋般粉色建築的窺探視角,而真實的「人」的面目也跟著藏在畫面之外,這也或許是庫恩試圖呈現「現象」的刻意模糊化,如此的做法其實也讓「議題」的探討變得更加鮮明,創造了相當深刻的對話觀察。

一圖看懂

《 Observe 》(圖/Bluereider Art)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 Cut 》(圖/Bluereider Art)

分享本圖

 庫恩的作品充滿了微妙且帶有諷刺意味的幽默,溫柔地挑戰觀眾的認知與期待。這種幽默體現在她對比例和並置關係的巧妙處理上,誇大的植物、自然形態和超現實的景觀與精確而幾乎僵硬的建築元素,形成了詼諧的對比,對自然和人工元素的誇張融合,暗示了人類試圖控制或與自然共存的努力,有時帶來荒誕或意想不到的結果。

她的幽默感表現在本不應邏輯共存的元素中並列出現,創造出一種怪誕、夢幻的質感,在一些作品中,物體似乎「長」在彼此上或出現在意料之外的地方,為作品增添了輕鬆的氛圍,柔化了其中的哲學意味,也是值得深刻觀察的有趣細節。

一圖看懂

「蘇珊・庫恩:烏龜出任務」(Susanne Kühn: Turtle Quest)展覽現場(圖/Bluereider Art)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蘇珊・庫恩:烏龜出任務」(Susanne Kühn: Turtle Quest)展覽現場(圖/Bluereider Art)

分享本圖

庫恩交織超現實、拼貼與各種時空及領域的文化符碼,有如文藝復興時期的概念,窗框提供了敘述景觀的視角。在她的繪畫敘述,創造了一個豐沛生命力的複合體,融合當代網絡經驗的世界,與觀者在過去、現在與未來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她輕鬆而微妙的幽默為作品增添了概念深度,在哲學沈思和視覺享受之間達到了平衡。這種多層次的方式使庫恩的作品既具視覺吸引力,又富有思想性,在多個層面上與觀眾產生共鳴,值得一窺其作品中的深刻哲學與社會探討思維。

 

《Profile》

蘇珊・庫恩:烏龜出任務 Susanne Kühn: Turtle Quest

展期:2024.11.23 – 2025.1.23
地點: 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
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 101 巷 10 號 1F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圖片:Nothing)3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Nothing 中 聽見世界|Nothing Ear (Open) 評測:開放式耳機的美學誘惑與真實挑戰

Nothing Ear (Open) 以開放式耳掛設計與透明美學吸引設計愛好者,也為長時間配戴者帶來舒適新解方。然而在真實使用中,...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圖/@ARABAKIROCKFEST X)

2025日本必去六大音樂祭:落於山中湖畔 x 遠觀富士山,解鎖絕美聽團地點!

在人群中唱著歌曲,隨著旋律自由的擺動,彷彿靈魂被拉入音樂的世界…。 聽團,是許多人追尋自由的方式,享受音樂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喜愛樂團的人數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