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復甦後的療癒之旅│以緩步營運思維重新回歸!太魯閣晶英酒店展現「永續旅遊」新篇章

(圖/太魯閣晶英酒店)

 

 2024 年 403 強震,台灣東部山林重創,尤其是太魯閣國家公園,更是如此。經過一年的沉澱與休養,太魯閣直到現今,自然環境已漸復甦,而坐落在國家公園內的太魯閣晶英酒店,也在風災路況影響兩度宣布暫停營業後,於 2025 年 1 月 16 日重啟營運,初期採「緩步恢復」模式,只在周四至周一迎賓,當旅客於周二中午退房後,就會休館兩日,與山林同步療癒,重新啟動「慢旅行」想像。

太魯閣晶英酒店一直是台灣高階度假飯店的首選之一,也是少數座落於國家公園境內的五星級酒店,身為台灣經典山嶽型度假飯店的代表,依山傍水的絕佳地理位置賦予其「自然療癒」的特質,在 403 震災後,除了推動低碳排放和減少食物里程等措施,酒店還與太魯閣國家公園密切合作,學習打造有助生態的「獨居蜂之家」,並邀請旅客參與,實踐「為太魯閣做一件事」的環保理念,推廣「責任式永續旅遊」的獨特思維。

迎接新生後,酒店持續以永續旅遊為主題,推出多項結合在地特色與當地文化的深度探索。包括「天祥漫步」、「太魯閣野學堂」、「山中小廚房」料理教室及「小米酒特調」等體驗,並致力於呈現最具當地特色的飲食體驗,不但大量採用鄰近「西寶農場」的新鮮蔬果與花蓮海域的漁產,並將酒店花園種植的香草和食用花融入菜餚,讓旅人品味到最原始的自然風味,為旅客帶來最有「在地感」的飲食體驗。

一圖看懂

太魯閣晶英為坐落在國家公園內的山岳型五星度假酒店。(圖/太魯閣晶英酒店)

分享本圖

責任式永續旅遊,開啟綠色旅行新篇章

身處山林之中,太魯閣晶英酒店在經歷了強震之後,希望在復業後於每一處細節都致力融入健康與綠色旅遊的理念,創造更為永續的旅遊觀,於是,從自選材到活動設計,都盡量以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為核心進行規劃;除了積極推動低碳排放、減少食物里程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措施,酒店還透過自然導覽和環保工作坊等活動,讓旅客親身參與並學習如何實踐對地球友善的行動,真正實現與自然共生的旅遊體驗。

一圖看懂

推廣責任式旅遊,太魯閣晶英酒店與國家公園聯手,將對生態有益的獨居蜂旅館製作方式教授給入住旅人。(圖/太魯閣晶英酒店)

分享本圖

在餐飲方面,太魯閣晶英酒店與來自西寶農場的當令鮮蔬及花蓮在地漁鮮,並將自家花園栽種的香草與花卉融入料理,希望每位旅客都能品嚐到來自天然的美味。為了讓旅客能夠更慢慢品味,酒店特別延長早餐用餐時間至中午 12 點,讓旅客能在慵懶的早晨悠閒享用一餐,慢慢品嘗每一道精心烹調的料理。讓每一餐都成為悠閒的享受。

一圖看懂

為了讓旅客能悠閒用餐,享受慢節奏的旅遊步調,飯店將早餐時段延長至中午 12 點。(圖/太魯閣晶英酒店)

分享本圖

戶外活動,則持續以「山林療癒」為主題,針對風靡全球的「健康旅遊」的趨勢,特別規劃了兩條全新主題路線:「天祥漫步」與「太魯閣野學堂」。

「天祥漫步」以太魯閣晶英酒店所在地的天祥地區為核心,遊客可在峽谷山林間散步,透過故事員的深度講解逐步「走入歷史現場」,並透過擁抱樹木、輕觸溪流等活動,感受大自然的療癒力量;除此之外,為了強化與自然的結合,「太魯閣野學堂」主題路線則帶領旅客深入全台首間公立森林小學——西寶國小親身體驗「教育」與「森林自然」的深度結合,並透過文化與自然的沉浸式學習,感受太魯閣山區獨特的教育氛圍與原生態環境。

一圖看懂

戶外遊程「天祥漫步」由故事員帶領遊覽太魯閣生態與人文風景。(圖/太魯閣晶英酒店)

分享本圖

太魯閣晶英酒店此次重啟,經典的館內活動也是不可或缺的精彩分享。每日從早上 8 點至深夜,包含早晨瑜珈、永續工作坊、香草學院、香氛精油體驗、小米酒調飲、山中小廚房、手作天然牙膏、磨砂膏課程、露天電影院及月光瑜珈等各式活動輪番登場,為旅客打造全天候的完美假期,也創造與都市旅遊不一樣的極致饗宴。

一圖看懂

餐飲團隊設計小米酒特調 diy 課程,推廣在地原民文化。(圖/太魯閣晶英酒店)

分享本圖

而為了讓旅遊更具教育意義,酒店團隊向太魯閣國家公園學習融入飯店活動中,契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讓旅客在放鬆之餘,也能參與環保行動,邁向永續旅遊的未來,值得期待。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圖片:Nothing)3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Nothing 中 聽見世界|Nothing Ear (Open) 評測:開放式耳機的美學誘惑與真實挑戰

Nothing Ear (Open) 以開放式耳掛設計與透明美學吸引設計愛好者,也為長時間配戴者帶來舒適新解方。然而在真實使用中,...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圖/@ARABAKIROCKFEST X)

2025日本必去六大音樂祭:落於山中湖畔 x 遠觀富士山,解鎖絕美聽團地點!

在人群中唱著歌曲,隨著旋律自由的擺動,彷彿靈魂被拉入音樂的世界…。 聽團,是許多人追尋自由的方式,享受音樂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喜愛樂團的人數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