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購買藝術品」與「肩負起社會責任」怎麼選?為何藝術品會引來救濟組織的評判

(圖/artnet)

在近期的一場拍賣活動中,藝術家毛里齊奧.卡泰蘭(Maurizio Cattelan)的知名作品《喜劇演員》(Comedian)以625萬美元(約兩億台幣)的高價在蘇富比(Sotheby’s)售出,成為國際藝壇的熱點話題。然而,這次拍賣也引發了一場抗議活動,飢餓救濟組織(Hunger Relief Action)的成員聚集在蘇富比拍賣行外,對藝術市場的高額交易與全球飢餓問題的對比進行了尖銳批評。

一圖看懂

毛里齊奧.卡泰蘭《喜劇演員》。(圖/artnet)

分享本圖

《喜劇演員》是卡泰蘭於2019年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Miami Beach)首度展出的作品,該作品以一根普通香蕉和膠帶為素材,黏貼於牆上做呈現,作品推出後迅速成為媒體焦點,憑藉其極簡卻諷刺性的設計挑戰了觀眾對當代藝術的認知。此次拍賣中,該作品的價格由2019年的12萬美元飆升至625萬美元,顯示出藝術市場對話題性與稀有性的高度追捧。

但就在拍賣活動進行之時,飢餓救濟組織的抗議者在蘇富比外舉行了一場名為「抗議香蕉浪費」的活動。他們舉著標語,諷刺藝術市場將數百萬美元花在一根香蕉上,而全球卻有超過8億人正在面臨飢餓問題。抗議者分發真正的香蕉給路人,試圖讓公眾關注社會的不平等現象。飢餓救濟行動的發言人馬克.湯普森(Mark Thompson)強調「這並非反對藝術,而是希望挑戰我們的優先訴求。在全球存在飢餓問題的現實下,是否還應該有這樣奢華的消費?

一圖看懂

飢餓救濟組織(Hunger Relief Action)的成員聚集在蘇富比拍賣行外抗議。(圖/artnet)

分享本圖

卡泰蘭一向以挑釁與幽默的藝術風格著稱,他的作品經常引發激烈的反思與辯論。《喜劇演員》便是這些作品中的典型案例。支持者認為,這件作品體現了當代藝術對資本主義荒誕性的反思。正如卡泰蘭本人所言:「這不是一根香蕉,而是所有人都能看見的一種隱喻。」然而,這件作品的批評聲浪也不容忽視。一些藝術評論家認為,《喜劇演員》是對藝術市場極端商業化的直接諷刺,但也因此成為了資本與藝術深度結合的象徵。這樣的矛盾意涵使得作品無論是在學術領域還是大眾輿論中,都引發了長時間的爭論。值得注意的是,《喜劇演員》的市場價值並非完全基於其實物,而是依賴於其「概念性」。購買這件作品的藏家得到的是作品的「證書」以及重複創作的權利,這揭示了當代藝術市場中的獨特交易邏輯。

藝術與社會:飢餓救濟行動的批評

這次抗議活動讓藝術市場與社會責任的關係再度成為熱點話題。飢餓救濟行動的抗議者在活動中強調,藝術雖然有其價值,但當藝術市場的消費遠遠脫離現實生活的基礎需求時,就需要進行更深入的反思。

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的數據,全球每天有數百萬人因飢餓而受苦。湯普森表示:「將這些資源投入解決飢餓問題,可以拯救無數生命,而不是滿足少數富人的虛榮心。」抗議活動引發了現場圍觀者的共鳴,一些參與者認為,藝術界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來自倫敦的一位藝術愛好者表示:「我並不反對高價的藝術拍賣現象,但這些資金應該更多地用於推動社會變革。」

一圖看懂

《喜劇演員》成為當代資本與藝術深度結合的表徵。(圖/artnet)

分享本圖

蘇富比的反應與藝術市場的辯論

對於此次抗議,蘇富比方面並未做出直接回應,但拍賣行的一名發言人指出,《喜劇演員》的成交價格反映了市場對創新藝術形式的高度興趣。「藝術本身具有多面性,它可以是一種挑釁,也可以是一種對話。」一些藝術專家則認為這種現象正是當代藝術的本質所在。策展人莎拉.馬丁(Sarah Martin)指出:「卡泰蘭的作品暴露了資本主義體系中的荒謬與矛盾,它既是市場的產物,也是市場的挑戰者。」然而,這樣的解釋並未平息批評聲音。飢餓救濟行動的成員呼籲藝術界重新審視其資源分配,認為藝術應該更多地關注社會公益。

這場抗議凸顯了藝術與社會責任之間的緊張關係,也引發了對當代藝術市場運作模式的更深層思考。卡泰蘭的作品在挑戰藝術市場的同時,也體現了藝術市場的現實。部分人士認為,當代藝術的力量正是能夠激發反思,甚至引發社會對話。但對於飢餓救濟行動的成員而言,這並不足夠。抗議活動結束時,湯普森總結道:「藝術可以改變世界,但前提是它願意參與到解決世界問題的行動中。」

一圖看懂

抗議人士的行動凸顯了藝術市場與社會責任之間的矛盾、緊張關係。(圖/artnet)

分享本圖

藝術是否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資本與創意的邊界又在哪裡?《喜劇演員》的售出讓這些問題成為焦點,也促使人們再次審視藝術的意義與價值。這場由一根香蕉引發的爭議,超越了藝術市場的範疇,進一步探討了當代藝術在文化與社會中的位置。無論是支持者還是批評者,這次事件都證明了藝術作為對話與挑戰工具的獨特潛力,也提醒我們反思:在資本與人道之間,藝術應該如何定位自己?

 

本文轉載自 非池中藝術官網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攝影_Leon Hung)

跨界實驗室|關於微醺》當「金獎」不只是酒的事|獎項之後,誰能走得更遠?

每到春夏交接,全球酒業從競爭轉向慶典:一場場年度烈酒賽事公布榜單,風味、工藝與品牌哲學化為數字與金獎徽章。這不只是頒獎典禮,更是一場關於全球消費趨勢、...

(圖/楠弘集團 提供)

裝潢顯示個性?傢俱化衛浴興起原因|國際級設計師 教你開啟「浴室」對話美學

都說裝潢、擺飾,會顯示出居住者的個性,也會透露出人在某個階段的情緒與愛好,你怎麼設計你的臥室呢?是很多藝術擺飾,又或是簡單乾淨。除了追求廚房、臥室、客廳的設計...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圖/昂蒂布豪海角飯店)

盤點全球七大奢華酒店絕美泳池|在水中眺望,馬爾地夫夢幻玻璃海、義大利科莫湖浪漫山景

立夏過後,豔陽愈發炙熱,城市街頭瀰漫著幾近沸騰的空氣,讓人渴望一場徹底的清涼。今夏,一起投身世界頂級飯店的無邊際泳池吧!在沁涼池水中擁抱自然絕景,從山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