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第八區,一幢十九世紀末的宅邸靜靜佇立,俯瞰著蒙索公園的綠意盎然。這座由 Simone & Cino Del Duca 基金會維護的建築,不只是歷史的載體,更成為一次對工藝、時間與風格進行對話的空間。Berluti 選擇在這裡展開一次新的探索,不僅是為了展示作品,更像是一次自我源頭的回望——一場穿越家族記憶與藝術精神的沉浸式漫遊。
這座府邸的兩位歷史人物,Torello Berluti 與 Cino Del Duca,皆出身義大利瑪律凱地區,皆在二十世紀初來到巴黎,從鞋匠與出版的不同軌跡出發,在異鄉建立起風格與文化的事業。這份背景,讓這場展覽在時空的交織中多了一份隱約的呼應。
鏡頭與視角之間的對話
整場展覽以「Champ-contrechamp」為題,一種源自電影語言的手法,在正反鏡頭的交錯中,展開細緻的敘事。這裡,工藝不再是靜止的物件,而是可以觀看、感受、甚至與之對話的主體。
足部的科學與藝術

(圖/Berluti 提供)
分享本圖走進大沙龍,迎面而來的是一只巨大的腳部雕塑,彷彿從米開朗基羅時代穿越而來。這件裝置不只是視覺的震撼,更隱喻著Berluti 對人體構造的深刻研究——從 28 塊骨頭到百條韌帶,每一個細節都在訴說著「舒適與優雅」之間如何達成平衡。地板上的測量圖,則像是一張張工匠筆下的譜表,記錄著對每一雙腳的理解與尊重。
材質的記憶
穿越到下一個空間,展覽來到被稱為「Cordovan Room」的廳室。這裡彷彿是皮革的實驗室,也是 Berluti 歷史記憶的觸覺檔案。從 Venezia 皮革到柔軟麂皮,每一張皮革都有它的用途與故事,而匠人們在切割與染色間,讓這些素材獲得靈魂。空間名稱來自古老的鞋匠傳統,那些被稱為「cordwainer」 的手藝人,曾是帝國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他們為貴族打造鞋履,甚至讓這些鞋成為遺產的一部分。
書寫在皮革上的語言
圖書館中的陳設則是對 Scritto 圖紋的致敬。那來自十八世紀公證文書的書法筆跡,被刻入皮革,成為鞋面、皮件上的詩行。這不僅是工藝的再現,更是歷史的轉譯,一種穿戴在身的語言藝術。
如糖果盒般的日常提包

(圖/Berluti 提供)
分享本圖隨著參觀者上樓,一個宛如糖果盒般繽紛的空間展開,呈現的是 Jour 系列口袋包。這些小巧的包袋被設計為伴你同行的日常物件,如同一本平裝書,輕便又隱含風格。每一種色彩——從幹邑棕到高爾夫綠——都像是一場微型的個人宣言。
一雙「不是拖鞋」的運動鞋
橘色沙龍裡,Berluti 以幽默的語言向雷內·馬格利特致敬——「這不是一雙查蘭泰斯拖鞋」。這裡展示的 Shadow 運動鞋,輕盈如空氣,僅重 450 克,結合冷感網眼與高彈記憶泡棉,將運動鞋推向工藝的邊界,也重新定義了「穿鞋」這件事的感官體驗。
在風格中靜坐
二樓的開放空間則讓人得以稍作停歇。這裡展出的 Forestière 夾克選用多種面料,從青檸綠毛呢到亞麻與粗花呢混紡的夏季新材質,每一款皆展現出穿搭的無限可能。你可以在這裡靜坐、觀看蒙索公園的天光雲影,或端起酒杯,寫下一段屬於自己的風格故事。
在這座宅邸裡,Berluti 所展示的不僅是物品,而是一種觀看世界的角度;不只是時尚,更是一種與時間共處、與身體對話的方式。每一步、每一筆刻痕,都是關於工藝的哲學、風格的沉思。

(圖/Berluti 提供)
分享本圖

(圖/Berluti 提供)
分享本圖

(圖/Berluti 提供)
分享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