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機械錶,你會想到什麼?精密、規則、幾近固執的傳統?但總有些例外存在,它們不按牌理出牌,把經典形式拆解重組,讓圓形、酒桶形或任何一種輪廓都變得有個性起來。這不是回頭懷舊,也不是硬要未來感,而是在高端製錶世界裡,找到一種能自由呼吸、既輕盈又複雜的節奏。這次的作品,就是這種「偏離預設軌道」的代表之一。
三大亮點搶先看
- 搭載鉑金微型擺陀的全新鏤空自動上鍊機芯
- 小秒針顯示位於6點鐘位置
- 兩種錶殼款式:全五級鈦合金款 & Carbon TPT® 碳纖維配 5N 紅金款
這次又有什麼新花樣?

(圖/RICHARD MILLE 提供)
分享本圖RICHARD MILLE 這次推出的 RM 33-03 自動上鍊腕錶,基本上就是在延續他們家一貫的「不斷進化」精神。這支新錶搭載了鉑金微型擺陀的全新鏤空自動上鍊機芯,小秒針顯示位於 6 點鐘位置,而且還有兩種錶殼款式可以選擇:一款是全五級鈦合金款,另一款是 Carbon TPT® 碳纖維配以 5N 紅金款。
這款新錶承接了前一代 RM 33-02 的精華,但在原有的人體工學設計基礎上,加入了更多複雜的結構和細節。最有趣的地方是,它把圓形錶殼和酒桶型設計融合在一起了。圓形的平衡美感遇上酒桶型的動感線條,就像是古典與現代的完美握手。
機芯有什麼厲害的地方?
這次的主角是全新的 RMXP3 鏤空自動上鍊機芯。厚度只有 3.28 毫米,這個數字聽起來可能沒什麼感覺,但在製錶界這已經算是超薄的境界了。能做到這麼薄,全靠那個精心打造的實心鉑金一體成型偏心式微型擺陀。
這個擺陀很有意思,整塊都是用鉑金打造的,裝在陶瓷滾珠軸承上面。它有個雙向自動上鍊系統,能夠高效蓄能,既確保了整個機芯極度緊湊,又能穩定地傳輸能量。
機芯是安裝在經過 Titalyt® 電漿氧化處理的鈦合金底板上,這樣處理過後硬度和耐用性都大大提升。橋板也是用鈦合金材質,還經過了黑色 PVD 處理。這些材料和表面處理工藝搭配起來,讓整體結構變得更堅固,表面也更平整,齒輪系統就能順暢運轉,走時也更精準。
在機芯外圍,有一枚經過黑色 PVD 工藝處理的鈦合金日期盤,半瞬跳日期會在 5 點鐘位置的視窗顯現,而且日期是襯在白色背景上的,看起來清晰好辨認。
小秒針顯示採用了 6 點鐘位置的設計,這在 RICHARD MILLE 腕錶上其實不常見。這個功能不只是讓錶盤看起來更有動感美學,也是對經典製錶傳統的一種致敬。為了凸顯機芯的立體架構,18K 5N 紅金數字時標被固定在刻度圈和機芯之間的鈦合金導軌上,就這樣懸浮在機芯上方。
材質和外觀呢?
RM 33-03 自動上鍊腕錶承襲了前作的美學基因,但又重新塑造升級了。五級鈦合金和Carbon TPT® 碳纖維這些前沿材質,讓這支錶有了獨特的個性。這兩種錶殼材質不只有卓越的抗刮性,還兼具讓人驚豔的輕盈質感和視覺美感。
兩種款式的外觀都很纖薄,直徑是 41.7 毫米,厚度只有 9.7 毫米。這個尺寸設計得很巧妙,能完美契合不同的腕圍。錶帶設計延續了錶殼獨特的線條,從 6 點鐘和 12 點鐘方向延伸出來,營造出富有動感的視覺效果。漸縮的線條更進一步延伸了錶殼設計的張力。
RM 33-03 自動上鍊腕錶推出兩款精選作品:全鈦合金款和 Carbon TPT® 碳纖維搭配 5N 紅金中層錶殼款。這延續了 RICHARD MILLE 品牌融合尖端材質與前沿科技的傳統。新作秉承品牌哲學,以先鋒視覺語言與創新技術,成就了當代舒適佩戴體驗的典範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