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eyond News》他讓紅毯學會優雅|Armani 的故事,不只是服裝而已

5

Giorgio Armani 不只是設計師,他用柔性剪裁和低調奢華,徹底改變了好萊塢紅毯的語言。他讓明星不只是穿上衣服,而是講述角色與態度的故事;讓女性力量透過套裝展現優雅,也讓男性魅力跳脫嚴肅刻板。從《美國舞男》到奧斯卡盛典,Armani 以半世紀的創作,讓世界理解什麼叫「優雅」。

2025 年 9 月 4 日,米蘭時尚街區的 Armani 總部前靜靜地放著一朵紅玫瑰。義大利時尚教父 Giorgio Armani 於這天辭世,享年 91 歲。這個消息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謝幕——那位以柔和西裝、無聲奢華、低調優雅重塑全球審美的男人,帶著半世紀的品牌帝國與文化符號,真正地走入了歷史。你可以說, Armani 的故事並不僅只屬於時尚圈,他設計的不僅是服裝,而是一種生活態度;不僅是品牌,而是一個跨越電影、紅毯、職場與全球文化的時代語言。

一圖看懂

從醫學生到時尚帝國的締造者

一圖看懂

(圖/WWD

分享本圖

1934 年,Armani 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皮亞琴察(Piacenza),家境平凡的他,年輕時就讀於米蘭大學醫學院,卻因服兵役而改變了自身的生命軌跡,從而轉而投入百貨櫥窗設計與採購,正式踏入了時尚世界;1957 年,他成為米蘭 La Rinascente 百貨的櫥窗設計師,並在 Nino Cerruti 的工作室累積了對西裝結構與面料的細膩感知。

1975 年,他與 Sergio Galeotti 創立 Giorgio Armani S.p.A.,帶著對服裝柔性線條的堅持,顛覆傳統男裝的厚重形象;他開風氣之先去掉西裝內襯、強調舒適與流動感,讓男人的優雅不再需要僵硬表達,從創業之初就將簡約與實用推向時尚舞台,開啟一個「優雅不是炫耀」的新時代。

隨著品牌快速發展,Armani 建立了完整的副線與生活領域版圖:Emporio Armani 為年輕族群服務,Armani Beauty 帶領香氛與彩妝市場,Armani/Casa 將設計美學推向家居空間,而杜拜哈利法塔的 Armani Hotel 則讓時尚品牌跨足酒店業,這是一位設計師親手打造的完整生活帝國,也是一場義大利美學的全球實驗。

好萊塢的教父級造型師

Armani 成名的轉捩點,來自 1980 年的電影《American Gigolo》(《美國舞男》)。Richard Gere 身上那套灰色無襯西裝,成為男性魅力的經典象徵,也讓 Armani 一夜之間站上國際舞台。這不僅是電影服裝,更是電影與時尚互相賦能的里程碑。

一圖看懂

Richard Gere 在電影《American Gigolo》(《美國舞男》)身穿灰色無襯西裝。(圖/BAMF Style

分享本圖
 
 
 
 
 
 
 
 
 
 
 
 
 
 
 

A post shared by Vogue (@voguemagazine)

從此之後,Armani 就成為了奧斯卡紅毯的代名詞,不管是 Julia Roberts、Cate Blanchett、Leonardo DiCaprio、Lady Gaga 等巨星都曾穿著 Armani 禮服與西裝登上國際舞台;對 Armani 來說,紅毯不是單純的表演舞台,而是一個時尚觀點的展示平台,他將明星的形象打造成具有故事性的「角色」,讓紅毯成為奢華與美學的無聲宣言。

Armani 也為超過 100 部電影設計服裝,包括《The Untouchables》、《Batman Begins》等經典作品。他的作品讓服裝成為角色塑造的一部分,使時尚成為文化記憶的一環。這種文化策略不只是商業合作,更是一種品牌哲學——用故事和角色延續設計語言。

引領科技進入時尚領域的先驅

時間來到 2006 年底,米蘭的冬夜裡 Armani 正為 2007 春夏系列籌備一場前所未有的實驗。當時社群媒體剛剛萌芽,YouTube 還是小眾平台,但 Armani 卻大膽選擇與 MSN 合作,將這場高級時裝秀透過網路全球直播,打破了以往時尚只屬於秀場前排的神祕感。

螢幕前的觀眾第一次能即時看見模特兒穿著極簡優雅的絲質長裙、利落的套裝,在伸展台上行走,這不只是服裝秀,更是一種品牌態度的宣告。Armani 認為時尚應該走向世界,而非只留給業界菁英,這場直播將高級時裝文化普及化、數位化,也預示了未來的潮流——時尚不再只是巴黎、米蘭前排的專利,而是一個透過螢幕可觸及的夢想。

這個舉動讓 Armani 成為第一位把高級時尚帶入網路即時視覺體驗的設計師之一,也奠定了他在數位時代的開創地位。那一年,MSN 上無數年輕觀眾透過電腦螢幕看著米蘭的伸展台,Armani 的簡約線條與品牌哲學,從此跨越了時區與國界,進入了更廣闊的大眾文化語境中。

這個「事件」不只是品牌創新的行銷策略,你可以說 Armani 以此徹底改變了時尚產業的權力結構。過去,伸展台是編輯、買手與明星專屬的封閉場域,時尚話語權掌握在少數菁英手中;然而,Armani 讓全球觀眾透過螢幕同步參與,首次打破了高級時裝的神祕壁壘,開啟了「時尚民主化」的序幕。這場實驗,也讓時尚品牌首次意識到數位媒體的力量:觀秀不再只是現場的特權,而是全球品牌溝通的重要工具。此舉也預示了 Instagram、YouTube、TikTok 等平台後來對時尚圈的顛覆性影響,品牌開始投資直播與線上體驗,甚至將系列發表與觀眾互動緊密結合。

Armani 的這次嘗試,不僅是行銷手法的創新,更是時尚產業的一次文化轉向——它從舞台秀變成一種全球內容,從封閉圈層走向開放共享。今天的時尚直播早已司空見慣,但追溯源頭,2007 年那場透過 MSN 傳送到全球的米蘭伸展台,是品牌數位化、觀眾參與式時尚時代的重要起點,也讓 Armani 再次證明,他不只是服裝設計師,更是時尚文化的戰略家。

文化符號:靜謐奢華與時代審美的投射

在時尚產業高速運轉的浪潮裡,Giorgio Armani 始終是那位堅持慢下來、讓衣服與人共呼吸的設計師。他的作品沒有喧囂的標誌,也不追逐浮誇的潮流,卻以極簡的線條和無聲的力量,塑造出一種全球皆懂的「優雅語言」。Armani 不只是品牌名稱,更是文化審美的一面鏡子。

靜謐奢華的原點

「Quiet Luxury 靜謐奢華」在今日已成流行關鍵詞,但 Armani 在 1970 年代就已奠定了這種美學——無誇張標誌、以質感和剪裁取勝。他的作品是低調與尊嚴的象徵,也是全球高端階層的共同語言。

女性力量的時尚投射

Armani 讓女性職場套裝不再是男性權威的模仿,而是柔中帶剛的力量宣言。從 Diane Keaton 在奧斯卡的隨性西裝,到 Julia Roberts 穿 Armani 禮服領獎,Armani 讓「女性力量」有了新的文化符號:冷靜、智慧、優雅。

全球視野的設計哲學

Armani 的美學並非封閉於歐洲,他將旅行視為設計養分。1994 年造訪印度後,他將當地服裝元素融入品牌系列,如「achkan」靈感套裝,為 Armani 的設計加入文化深度與全球視野。

品牌的獨立精神與傳承計劃

Armani 與其他奢侈品牌的最大不同,是始終堅持獨立。不同於 LVMH 或 Kering 的收購浪潮,Armani 集團至今仍是私人企業,由 Armani 親自掌舵直至晚年。他拒絕讓品牌淪為資本遊戲,而是將其視為延續美學哲學的載體。

為保障品牌未來,2016 年 Armani 成立基金會 Giorgio Armani Foundation,確保品牌不會在短期內上市或出售。接班架構已逐步公開:合作近 50 年的設計夥伴 Leo Dell’Orco 將接任創意總監,家族成員 Silvana、Roberta Armani 與 Andrea Camerana 分管品牌營運。這套制度的目標,是在傳承設計語言的同時,讓品牌擁有長期獨立性。

確實, Armani 的辭世帶來另一個問題:品牌將如何延續「靜謐奢華」的文化基因?當 Gucci、Balenciaga 等品牌以張揚風格爭奪話語權,Armani 的低調與極簡在市場上似乎顯得「克制」;然而,時尚週期性的本質與消費者對「經典」的持續追求,讓 Armani 仍然擁有無可取代的價值。

未來的關鍵在於平衡——如何保留 Armani 的優雅美學,同時注入新世代設計語言。Leo Dell’Orco 的延續性與女性家族成員的視角,將可能塑造更柔軟與多元的品牌語言。基金會的設計確保了品牌不被集團收購,但在高競爭的奢侈市場,Armani 也需在電商、可持續時尚、數位時裝領域持續布局,以保持其國際影響力。

Giorgio Armani 不只是服裝設計師,他是生活方式的塑造者,是「靜謐奢華」文化的化身。他用無內襯的西裝顛覆了男裝的嚴肅刻板,為女性帶來力量感的時尚語言;他讓紅毯從混亂變成高級秀場,也讓電影服裝躍升文化符號。

他的離世,不僅是時尚界的新聞,更是全球文化史的一個註腳。他留下的不僅是一個品牌,而是一種審美哲學、一種關於優雅的語言。未來的 Armani 將面對巨大的市場與文化挑戰,但這個名字已經不再只是商標,而是優雅與智慧的永恆符號。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photo2

1% KNOWLEDGE》什麼是藝術攝影?這家攝影藝廊又為什麼要在台灣辦攝影競賽?

藝術攝影正從紀實走向當代顯學,作品在國際拍賣場屢創高價,成為投資與收藏的新寵。1% Style 這次帶你解析全球攝影藝廊的版圖,...

K star 0

2025 K STAR 閃耀登場 在地產業伴手禮,蘊藏設計匠心

基隆擁有豐富的在地產業與特色商品,然而在品牌能見度與市場拓展上,仍具高度成長潛力。近年來,基隆市政府積極推動產業發展,透過創新行銷與品牌轉型,...

酒_開門

跨界實驗室|關於微醺》不只是賣給亞洲,而是為亞洲而釀|烈酒新品 揭示風味主導權的變化轉移

在烈酒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蘇格登、布萊迪、噶瑪蘭與金門高粱不再只是「把酒賣給亞洲」,而是開始真正「為亞洲而釀」。從深焙桶型到年份標示,...

(圖/玖尹 提供)

中秋獻禮(一)》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於月圓之夜為摯愛之人,送出最真摯的愛意

自古說,中秋夜,月圓人團圓,被寄予家人間團聚之意。夜晚時分,坐於戶外景觀餐廳中,與親朋好友小酌幾杯,抬頭望著天上皎潔的月亮,一邊暢談生活大小事,...

(圖/高雄萬豪酒店 提供)

夏日龍蝦季這樣吃!從肉質鮮甜的蒜蓉清蒸青龍,到奶香濃郁的爐烤波士頓龍蝦,來場衝擊味蕾的海洋之旅

時而天晴,時而暴雨,時而打雷,時而天氣悶熱,這是 2025 年的台灣夏日景象。在炎熱的夏日,高溫的天氣,時常使人沒有食慾,想品嚐道地的當季海鮮來消暑,...

The One1

給大人一場專屬的夏令營|劉邦初與 The One 如何為心中的孩子打造「大小孩童樂會」?

在台灣盛行親子夏令營的此刻,《 The One 》執行長劉邦初卻提出一個看似簡單,卻直指人心的提問——「我們都為孩子找過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