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實驗室|關於運動》高爾夫的故事敘事|娛樂化、制度挑戰與亞洲空缺

俞俊安

2025 年夏末至秋初,國際高爾夫舞台接連上演戲劇性時刻:Scheffler 奪下賽季第六冠,為 Ryder Cup 鋪路;McIlroy 在 Irish Open 點燃收視紀錄;LPGA 戰場則見證世界第一 Thitikul 的四推崩盤。BMW PGA Championship 的體制爭議與亞洲巡迴賽的政治取消,揭示高爾夫在傳統與變革間的拉扯。台灣選手 Kevin Yu、徐薇淩與李旻的努力,則映照出小國球員如何尋找被世界記住的時刻。

高爾夫,正進入一場以「故事」為核心的新時代。

Scheffler 的六冠與前進 Ryder Cup 的前哨

在 Procore Championship,世界第一的 Scottie Scheffler 再次展現無可撼動的高水準,拿下他本賽季第六冠,也是個人職涯第 19 場勝利。這場勝利不只是戰績的累積,更是 Ryder Cup 前最具指標性的訊號。

此外, Ryder Cup 將於 9 月底在紐約 Bethpage Black Course 舉行,Scheffler 的狀態讓美國隊信心倍增,他的勝利象徵著「核心球員的自我證明」,在團隊賽制裡,這種心理優勢比統計數字更有實質性的重量。

Rory McIlroy:家鄉的回聲

另一邊,Rory McIlroy 在 Irish Open 上的勝利,也值得關注。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成就,更帶動了 DP World Tour 的觀賽高潮,而他在最後一洞以老練的 eagle 拿下冠軍,並在延長賽中鎖定勝局。這場比賽創下 DP World Tour 在 Sky Sports 的收視紀錄,證明高爾夫的敘事張力,仍舊能吸引大眾目光。

更值得注意的是,Irish Open 宣布 2026 年將移師到川普家族擁有的 Doonbeg Links。這個決定再度凸顯高爾夫運動與政治、地產之間的緊密糾纏,使得比賽舞台不僅是運動競技,也成為權力與利益的交錯場域,但高爾夫,一直以來就跟這些議題無法脫勾,這也是非戰之罪。

一圖看懂

高爾夫的敘事性,連結了故事、地緣政治與不同領域的競合,確實讓人們青眼有加。(圖/pexels.com)

分享本圖

戲劇性時刻:因為失誤抓住的「世界第一」

換一個場景,在 LPGA 的 Kroger Queen City Championship,這一次觀眾見證了一個「不可能的失誤」。世界排名第一的 Atthaya Thitikul 在最後一洞出現四推失誤,將勝利拱手讓給 Charley Hull。

這一幕在電視轉播中帶來強烈張力:頂尖球員在壓力下失掉水準,提醒所有人高爾夫的本質不是「完美」,而是「如何應對不完美」。Hull 的勝利並非僅因對手失誤,而是她在緊繃時刻的冷靜與果斷,這是 LPGA 的縮影:女性高爾夫的觀賞價值,正逐步透過「戲劇性情境」被再次放大。

BMW PGA Championship:規則與體制的挑戰

歐洲巡迴的 BMW PGA Championship 則上演另一種戲劇性高潮。比賽中出現少見的「第二次 cut」規則,導致包括 Robert MacIntyre 在內的知名選手意外被淘汰。這個爭議讓觀眾與選手都意識到,高爾夫的體制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平衡競爭公平與觀賽效果之間反覆拉扯。

更具啟示性的是,LIV Golf 球員在該賽事中的活躍表現,從 Alex Noren 的奪冠,到 Jon Rahm、Patrick Reed 等人的穩定發揮,都證明了這場體制之爭仍在持續。當 LIV 與 PGA Tour 的競爭逐步延燒到觀眾認同與媒體價值,BMW PGA Championship 就成了最前線的縮影。

亞洲的缺憾:柬埔寨站的取消

在亞洲,高爾夫的全球化進程卻遭遇地緣政治阻礙。原定在柬埔寨舉辦的 Asian Tour International Series 因邊境緊張而臨時取消,這不只是賽程上的一個缺口,更讓球員錯失爭取排名、進入 LIV Golf 舞台的機會。

你會發現,高爾夫並非完全「脫離現實」的菁英運動,雖然它與商業、政治、權力極度掛鉤,也會受到地緣政治、國際安全環境的直接衝擊,亞洲高爾夫體甜的發展因此是否面臨不確定性,可以觀察。

台灣選手的足跡與挑戰

與國際舞台相比,台灣選手的動向雖然低調,但仍具有啟發性。

一圖看懂

Kevin Yu 俞俊安的長打能力與穩健揮桿使他具備在大賽立足的條件,讓他在美巡的多場比賽中展現潛力,也成為高爾夫球壇近期的關注焦點。(圖/J.LINDEBERG提供)

分享本圖

作為目前在 PGA Tour 上最受關注的台灣球手,Kevin Yu 俞俊安在美巡的多場比賽中展現潛力。他的長打能力與穩健揮桿使他具備在大賽立足的條件。雖然暫未在近期賽事中創造突破,但他的參賽經驗累積,將成為台灣選手持續拓展國際舞台的關鍵資產。

而在 LPGA 舞台上,Wei-Ling Hsu徐薇淩與Min Lee李旻兩位台灣女將依舊是國際巡迴的中堅力量,她們的表現雖不如 Hull 與 Thitikul 的「戲劇性搶眼」,但穩定參賽代表台灣在女子高爾夫上的持續存在,精彩可期。

不過,台灣選手的共同挑戰在於: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舞台中找到自己的「故事」,當國際高爾夫越來越依賴敘事性來吸引觀眾,台灣選手需要的不只是穩定發揮,更是能夠製造被全球記住的時刻。

一場關於「故事性」的戰爭

綜觀近一季的國際高爾夫球壇,被關注的關鍵點不在於「誰奪冠」,而是如何奪冠、為何失利,以及這些過程背後的故事張力。你可以看到Scheffler 與 McIlroy 提供了英雄般的敘事——一個是穩定的統治者,一個是浪漫的回歸者,也可以看到 Hull 與 Thitikul 上演了人性化的反轉,讓 LPGA 的舞台更具觀賞性。

在事件上,包括 BMW PGA Championship 與 Asian Tour 的事件,凸顯體制與外部環境正在重新定義高爾夫的全球化進程,而台灣選手的近期發展,則提醒我們,像台灣這樣的小國選手如何在國際舞台上留下足跡乃至於亮點,將是未來值得追蹤的焦點。

確實,高爾夫正走向一種「以故事為核心」的娛樂形態。觀眾不再滿足於冷冰冰的數據,他們追求的是戲劇張力、人物情感與文化意涵。高爾夫場上的每一個揮桿,都不只是技術展演,更是一場文化與制度的辯證。從美國到歐洲,再到亞洲,這項運動正在被重新定義:它既是競技,也是敘事;既是傳統的守護者,也是娛樂化的實驗場。

台灣選手的努力與挑戰,也讓我們看見一個更重要的關鍵:如何在全球體壇的巨大敘事裡,創造屬於自己的篇章;或許,當下一次國際高爾夫的故事被講述時,會有更多來自台灣的名字出現在其中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謝文(圖/嘉林餐旅集團提供)

與米其林主理人的一席話|當料理是一種修行:謝文師傅留給我們的火候、哲學與溫度

這是一篇屬於「懷念」的文章。謝文的一生,是半世紀的料理修行。從香港福臨門到台北文華東方雅閣中餐廳,再到捌伍添第與貳零捌公館,他始終相信料理要「真」與「純...

俞1

一步之遙的綠夾克夢:從練習場走上 PGA 巔峰,俞俊安改寫台灣高壇的下一頁

從中壢的小小練習場,到世界最嚴苛的 PGA 巡迴賽舞台,俞俊安用執念與冷靜闖出冠軍之路。差一桿的遺憾、數據與策略的養成,...

1

從自然汲取靈感,為夢想鍍上光芒:Jean Schlumberger 的異想與自然語彙,如何成為 Tiffany 百年靈魂

「對我而言,珠寶藝術首要是一種表達的方式,在時尚的慣常框架以外,表現另一種可能:純粹與持久的美態。」 —Jean Schlumberger...

新版旺卡,會跳踢踏舞?百老匯《巧克力冒險工廠》音樂劇開賣:3D視覺特效 x 魔術幻象,開啟奇幻旅程

還記得孩童時期,看完《巧克力冒險工廠》電影,總會幻想自己住在一座巧克力蓋的世界中,不論是椅子、桌子、電視,都是由巧克力製成,隨手一沾,...

(圖/貝克傢俱 提供)

用設計找到回家的歸屬感:四大療癒設計,從靜謐書房到與自然融合的戶外陽台,勾勒溫馨家園

下班後,走在熟悉的街道上,抬頭看著路燈照著黑夜,思考著一整天發生的事,轉眼間,來到家樓下,打開房門,家中獨有的清香迎面而來,深吸一口後,心情瞬間平緩,...

1

熱愛與真誠的力量|屬於于長君的燦爛星光:緩慢前行,也能很亮眼!

「我不敢說我有多成功,但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于長君說道。 每次給別人祝福的時候,我都會說:希望你能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中閃閃發光。...